7月15日,山東臨沂市聯合調查組發布情況通報:
近日,針對蘭山區一飯店因發布菜品視頻擬被高額處罰一事,臨沂市高度重視,成立由市司法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并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共同參與,對此事件進行提級調查。
經調查,蘭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執法辦案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處罰證據不足。僅憑當事人發布的視頻照片作出處罰告知,事實不清。二是執法程序不當。當事人提出聽證申請后未按規定組織聽證;在作出不予處罰決定后,未按規定期限送達書面《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
針對以上問題,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按程序對該行政執法行為予以撤銷,對蘭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時任黨組書記齊某進等五名相關工作人員作出停職處理。后續將對此事件繼續調查,根據調查結果依規依紀依法嚴肅處理。責成蘭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刻汲取教訓,舉一反三,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堅決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此前據媒體報道,7月11日,山東臨沂的張女士向記者反映,她因隨手拍攝的一段短視頻,被臨沂市蘭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為“涉嫌違反廣告法”,且拒絕配合調查,被罰款45萬元。
據張女士介紹,她在臨沂市蘭山區經營一家名為欽知坊的老菜館。飯店的面積不大,加上包房也只有幾張餐桌。今年2月左右,她在短視頻平臺上發布了一段自己隨手拍攝的店內菜品“蛤蟆湯”的視頻。3月22日,她突然接到蘭山區市監局工作人員的電話,稱有人舉報她發布的那段菜品視頻涉嫌為違法廣告,讓她配合調查。
張女士說,因自己當時在外地,于是在電話中表示會在一周內前往接受調查,并第一時間刪除了視頻。但張女士依然對此事感到莫名其妙,她說,自己只是在短視頻平臺分享美食,并沒有打廣告,且所謂“蛤蟆湯”實際是當地一道特色菜,食材是在市場購買的牛蛙,并非國家“三有”保護動物中華蟾蜍(俗稱“癩蛤蟆”);因當地風俗中牛蛙慣稱“蛤蟆”,故菜品以此命名。她不明白一條美食視頻為何會引來市場監督部門對她的調查。
視頻中出現的菜品(當事人供圖)
3月24日,一份《行政處罰告知書》被塞進張女士的飯店門縫。告知書稱,餐館涉嫌發布法律禁止的廣告行為,且“當事人拒絕配合調查”,擬依法從重處罰45萬元。
張女士收到的《行政處罰告知書》
這一金額令張女士難以接受,她告訴記者, 自己從未拒絕配合調查,蘭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也從未現場調查取證。
于是3月28日,張女士在拿到《行政處罰告知書》后5天內提交了《陳述申辯書》和《聽證申請書》,主張發布的視頻并非廣告、不存在違法行為。但此后三個多月里,蘭山區市監局既未撤銷告知書,也未作出最終處罰決定,始終未給出明確答復。
張女士無奈之下于7月4日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行政處罰告知書》,7月10日,法院的立案審核通過。
就在法院對她的行政訴訟案件立案的第二天,7月11日晚,蘭山區融媒體中心發布的情況通報稱,5月12日市監局已綜合事實和危害程度,決定不再作出行政處罰并告知當事人。這份通報的落款為“蘭山區聯合調查組”。
張女士對通報中的說法表示質疑,她說,5月12日,她曾被市監局叫去協商,當時根本沒人提撤銷處罰的事,更沒有書面通知。她無奈之下才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7月14日7時許,臨沂市蘭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多名工作人員上門,向張女士送達《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并要求其簽字。張女士拒絕在這份落款時間為5月12日的《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上簽字。
監控畫面顯示7時04分,蘭山區市監局工作人員上門。
最終,在餐館所在社區居委會人員見證下,市監局工作人員完成“拒簽送達回證記錄”。事后,張女士的代理律師龔華質疑市監局送達的這份《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遲到了兩個多月,涉嫌程序違法。
7月14日下午,張女士的委托人王先生與代理律師赴蘭山區市監局溝通,要求確認當日送達的《不予處罰決定書》無效;并撤銷這一行政處罰案件,未獲實質性進展。
龔華表示,他們曾追問蘭山區市監局“為何7月14日緊急送達《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法律顧問回應“現已送達,你們還想怎樣”,隨后未再正面回應該問題。
來源:綜合自央視新聞、封面新聞、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