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美國財政部突然公布了一份“黑名單”,18家中國企業赫然在列。就在全球還在猜測制裁背后的真實用意時,一則更為引人注目的消息緊隨其后——英偉達CEO黃仁勛即將在7月16日公開現身北京,舉行媒體發布會。
時間點的巧合令人不禁懷疑,這是美國政府有意釋放的“震懾信號”,還是又一次“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這場圍繞芯片出口的博弈,早已不只是商業競爭,而是牽動全球格局的科技戰。黃仁勛的這趟中國行尚未啟程,美方卻已連出三招,步步緊逼,試圖在起跑線上將其“拽回去”。
要知道這不是黃仁勛第一次被盯上。早在4月,他就因公開批評美國出口管制政策而引發熱議。當時美國剛剛出臺最新芯片出口限制,英偉達為中國市場特別研發的H20芯片被一刀切斷。這一政策直接讓英偉達損失高達45億美元,預計下一季度還將再損失80億。
面對如此打擊,黃仁勛的態度卻異常堅定:不能放棄中國市場。他曾明確表示,中國的AI芯片市場在未來2到3年內將達到500億美元的規模。如果英偉達無法參與其中,不僅是商業上的巨大損失,更是美國在全球技術競爭中的戰略失誤。
7月10日,事情又起波瀾。美國兩黨參議員聯名致函黃仁勛,要求他訪華期間不得與“涉軍”“涉情報”的中國企業接觸。
信件語氣頗為強硬,甚至要求其避開所有美國出口管制清單上的中國公司。這種前所未有的“跨黨合作”,反映出美方對黃仁勛這次訪華的深度焦慮。
就在信件發出后不久,一個更具象征意義的動作出現了——黃仁勛悄然現身白宮,與特朗普進行了一場閉門會談。
雖然會談內容未對外公布,但隨后傳出消息稱,英偉達將在9月推出一款為中國“量身定制”的新AI芯片,內部代號為“紅龍”。這款芯片在架構上進行了特殊設計,既規避了美國的算力紅線,又保留了圖像識別等關鍵能力。
換句話說,黃仁勛手上握著一張“合規又能賺錢”的底牌。與此同時,中國市場也在加速變化。2024年,英偉達在中國數據中心的市場份額一度高達90%,但隨著華為、江原科技等國產芯片的崛起,這一份額正快速被蠶食。
華為昇騰910B的性能已逐步逼近英偉達A800,而江原科技的新一代D20芯片更是瞄準了H100的70%性能目標,且將在9月量產。更令人驚嘆的是,在美國制裁的倒逼下,中國AI芯片的自研能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升。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數據,國產GPU在訓練場景下的性能差距已從三年前的10倍縮小至不足2倍。華為的MindSpore開發者數量已突破665萬,合作伙伴超過8800家,國產AI生態正在逐步從“邊緣角色”成長為“主角”。
美方制裁的本意顯然不是這個結果。原本以為通過限制英偉達,就能卡住中國AI發展的咽喉,誰知卻成了國產替代的加速器。
英偉達斷供華為后,昇騰芯片在中國服務器市場的搭載率從28%猛增至73%。應用材料公司也透露,中國客戶采購國產替代設備的比例在一個季度內飆升至65%。
特朗普政府還沒顧得上慶?!按驂旱檬帧?,就迎來盟友的集體不滿。7月5日,美國向28個國家發出關稅通牒,宣布將于8月1日開始征收“懲罰性關稅”。
其中,歐盟和墨西哥的稅率高達30%,越南也被迫接受了20%的高關稅。越南官員透露,原本談妥的關稅協議在簽字前夜被加價,河內當局憤怒不已。
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7月12日,特朗普又宣布對日本與韓國征收25%關稅。日本首相石破茂的反應格外激烈,直接在千葉縣為自民黨拉票時表示:這場關稅談判是賭上國家利益的戰斗,不能忍受被美國看扁。
在這種背景下,華為、比亞迪、江原科技等中國企業卻在國際舞臺上獲得了更多空間。特斯拉上海工廠二季度啟用的新數據中心,全部采用華為昇騰替代了原本計劃采購的英偉達產品。戴爾中國供應商也透露,將在2026年前完成60%的國產化替代目標。
歐洲汽車廠商正在悄悄與比亞迪洽談本地化建廠合作,越南半導體協會近來也頻繁訪華,探討人才培訓與生態合作。一邊是美國四面出擊、孤立無援,一邊是中國穩中求進、合作不斷。
7月14日,英偉達方面確認,黃仁勛將在7月16日于北京舉行媒體發布會。這將是他在4月之后再次公開亮相中國市場,顯然是對美國政治壓力的有力回應。
英偉達的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1月,中國市場為其帶來了170億美元營收,占總營收的12.5%。即便面臨重重壓力,黃仁勛依然選擇不放棄中國市場,這是現實所迫,更是戰略判斷的體現。
他曾說過:“我們的技術只領先一代,如果美國不參與,就將失去中國市場?!?/strong>在美方不斷加碼制裁的背景下,英偉達的策略更像是一場技術與法律之間的“走鋼絲”。
每一次產品設計都必須精準繞過紅線,每一次市場動作都要權衡政治與商業的邊界。而中國的態度也異常清晰:歡迎合作,但絕不接受脅迫。
財政部發布專項補貼政策,對采用國產AI芯片的企業給予高達30%的采購支持;工信部牽頭組建“自主可控算力聯盟”,已有200多家企業加入。國產芯片專區在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首次亮相,吸引全球目光。
特朗普政府費盡心思打壓中國企業、限制英偉達對華出口,卻意外促成了中國AI芯片生態的全面加速。
到2025年底,中國自主AI生態的市場份額有望達到40%,不再只是美國的“追趕者”,而是“并駕齊驅”的對手。
美國原本想讓英偉達“選邊站”,卻沒想到黃仁勛用一場訪華之旅,讓市場再次看清了現實——技術的發展無法被政治鎖死,合作才是唯一出路。美國揮舞的“制裁大棒”,最終砸中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辛苦維系的技術盟友和供應鏈信任。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科技攻防戰中,中國并沒有主動挑釁,卻在被圍堵中一步步突圍;沒有高調宣誓,卻用事實贏得了局面。美國祭出的每一輪制裁,似乎都在為中國產業補課,幫中國企業掃清前路。
這場圍繞黃仁勛訪華展開的芯片風波,暴露了美國在科技博弈中的焦慮與失衡。美方步步緊逼,本意是遏制中國,卻不料催生了中國芯片產業的全面提速。中方在逆境中穩扎穩打,不僅守住了市場,更在全球產業鏈重構中占據主動。
信息來源:
[1]黃仁勛:不必擔心中國軍方會使用英偉達芯片,這有風險,且“中國已具備足夠的計算能力” 環球時報
[2]黃仁勛訪華,16日將于北京舉行媒體發布會 直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