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御風
特朗普的耐心終于耗盡,他對俄羅斯發出了最后通牒,只有普京最后50天期限完成停火,否則將面臨“重大后果”,而這對中國來說也是個壞消息。
(特朗普會見呂特)
據央視等多家媒體7月15日報道,當地時間周一,特朗普預熱多時的“對俄重大行動”終于公布,美國總統在會見到訪的北約秘書長呂特后表示,雖然和普京的通話“總是十分愉快”,但他對俄羅斯的行為“非常非常不滿”,如果在未來50天以內無法達成俄烏停火協議的話,那么美國將對俄征收“十分嚴厲的關稅”。
特朗普進一步解釋道,對俄征收的關稅是所謂的“次級關稅”,稅率約為100%,他意味深長地警告稱:“你們知道這代表著什么”。緊接著,白宮官員在回應媒體問詢時給出了更多細節,特朗普口中的對俄“次級關稅”分為兩部分,一是對俄實施100%的關稅,二是對所有購買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和鈾礦的國家進行“次級制裁”。
特朗普威脅對俄羅斯實施100%的關稅,這其實沒有什么實質意義,多年的對俄制裁使得美俄貿易大幅萎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舉例來說,美俄2024年的貿易額只有大約35億美元,其中美國進口俄商品約為30億美元,出口俄商品約為5億美元,別說美國對俄征收100%的關稅,就算征收1000%的關稅,對俄羅斯來說也沒啥實質性影響。
(俄羅斯經濟高度依賴于能源出口)
特朗普對俄“最后通牒”的重點其實是“次級關稅”,核心邏輯是通過經濟封鎖切斷俄羅斯的戰爭資金來源,同時迫使購買俄羅斯能源的國家“選邊站”。
據報道,俄羅斯的經濟高度依賴于能源出口,能源收入占據俄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2024年俄光靠賣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就收入了大約2824億美元,相比其他地區的石油,俄油的價格有較大折扣,因此不光是中國,印度和土耳其也大規模進口俄油,三國的份額分別為33%、25%和22%,占據了俄能源出口的絕大部分份額。
(普京和特朗普)
一旦美方落實所謂的“次級關稅”,那么中印等國未來再購買俄能源的話,將被美國征收100%的懲罰性關稅,美方希望用這種手段大幅削減俄能源出口收入,從而重創俄經濟,進一步加劇俄羅斯通脹,使得莫斯科無力維持對烏克蘭的戰爭。
對俄能源貿易征收“次級關稅”,這其實是美方手中最后一張“王牌”,在此之前,美國曾多次威脅要征收“次級關稅”,但普京始終不為所動,拒絕在俄核心利益問題上做任何讓步,一口咬定必須要滿足俄方所有安全關切,這使得俄烏停火陷入僵局,也讓特朗普逐漸惱火,終于對普京“釋放大招”。然而,面對特朗普“次級關稅”的威脅,俄方大概率不會讓步,因為購買俄油的主要買家都不是好惹的。
(埃爾多安)
然而,“次級關稅”卻是一把雙刃劍,要知道,目前進口俄能源的主要買家不光是中國,還有土耳其和印度這種美國的“座上賓”,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也是在中東和俄烏沖突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地區強國,美國都要在諸多問題上仰仗土耳其,一旦被征收“次級關稅”,“埃蘇丹”埃爾多安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不排除會進一步向俄羅斯、伊朗等美國敵人靠攏,嚴重影響美方的戰略布局。
(莫迪和特朗普)
印度也不是美國可以輕易拿捏的對象,近期特朗普一直在對印度“極限施壓”,威脅對印度商品征收26%的“對等關稅”,面對美方步步緊逼,莫迪當局一改此前委曲求全的態度,宣稱要“從實力出發和美國打交道”,威脅對美國關稅戰發動強硬反擊,如果特朗普又對印度征收100%的巨額“次級關稅”,那么印度肯定無法接受。
要知道,印度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一環,美國在遏制中國問題上還要拉攏印度,本來關稅戰就讓美印關系惡化,若特朗普得寸進尺的話,莫迪就算再能忍也得爆發。
對中國而言,美方威脅征收“次級關稅”當然也不是個好消息,中俄之間的能源貿易已經十分成熟,而且規模非常可觀,據悉2024年,俄羅斯石油占據中國總進口的20%,超越沙特成為中國頭號石油進口國。一旦美方“次級制裁”落地,可能給中方企業帶來巨大的額外成本。
此外,不排除特朗普政府會實施“雙重標準”,對印度、土耳其等國“高抬貴手”,重點打擊中俄能源貿易。然而一旦特朗普政府這么做,勢必將使得中美剛有所緩和的關系再次陷入動蕩,中國作為和美國實力相當的大國,具有應對美方打壓的強大經濟韌性,勢必對美發動強硬反擊,包括進一步加強對稀土物項的出口管制,這是美方無法承受的巨大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