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伯虎財經(bohuFN)
作者 |劉萍
周五傍晚的廣州琶洲,下班不久的白領李薇走進盒馬門店,點了一份冷鮮花泥猛魚和白蜆子,過了一會兒,工作人員把做好的食物端上桌,李薇美美地享受了晚餐。
“不用自己回家折騰做飯,且盒馬的份量剛剛好,一頓吃完,不用糾結剩菜,也不用擔心食材不新鮮?!崩钷笔莻€忙碌的上班族,每天下班累得根本不想動,可又不愿點外賣湊合,所以對于她來說,盒馬簡直是打工人的福音。
李薇代表了年輕人的新消費觀念,他們的嘴更挑,更注重健康,抗拒預制菜,將新鮮與品質掛鉤,愈發愿意為美好的生活體驗買單。
年輕人在社交平臺曬出的盒馬購物清單中,寫滿了對品質生活的追求。有人反復購買招牌波士頓龍蝦,評價其“鮮活度高,肉質鮮美,適合煮、蒸、烤等多種烹飪方式”。有人偏愛有機蔬菜,認為盒馬提供的種類多、新鮮、認證嚴格,吃得放心……
盒馬能把年輕人的胃伺候得服服帖帖,背后是對“生鮮電商”的十年堅持,并主動融入消費者的生活,以產品和服務定義“生活方式提案者”,讓“新鮮”不只是口號,而是能被感知、被分享的生活態度。
01 從“生鮮超市”到“生活解決方案”
“來盒馬買菜,就是看中品質過硬,能閉眼買”。這是李薇逛盒馬的理由,也是廣大年輕人走進盒馬門店的因素。
在零售業,“新鮮”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消費者提起“新鮮”,盒馬是他們首先想到的少數品牌之一”。從一杯牛奶,就能窺見盒馬對新鮮的定義。
清晨7 點,北京朝陽公園附近的盒馬門店,低溫奶貨架完成補貨,包裝的生產日期與上市日期完全一致,且標簽醒目標注“只賣24 小時”。晚上8 點,未售罄的牛奶將被統一處理。
保質期同樣是7天,在傳統商超中,牛奶往往從第3天開始打折促銷,最終損耗率有20%~30%。而盒馬的日日鮮牛奶,讓消費者省去了仔細查看生產日期的功夫,顛覆了傳統商超的牛奶銷售邏輯,損耗率低至2%。
民以食為天,食以鮮為天。人們的消費理性,并非以犧牲品質為前提。盒馬深以為然,其最初的標簽就是“生鮮電商”,通過重構零售的“人、貨、場”的邏輯,建立用戶對“新鮮”的絕對信任。
盒馬的“日日鮮”系列的起點是蔬菜,2017年推出時明確標注“只售當日”,很快便成為消費者放心購買的產品,2018年延伸至牛奶。如今在盒馬的商品體系中,“新鮮”是貫穿全品類的標準。蔬菜水果要帶露水,海鮮水產要活蹦亂跳,肉類要標注宰殺時間。
數據顯示,部分“日日鮮”產品復購率是普通生鮮的2倍、“日日鮮”牛奶年銷量持續增長,牛奶從工廠到貨架僅需3小時。
盒馬的海鮮區是門店人流最密集的區域之一,經常還得排隊,是許多人的打卡地,許多家長甚至把這里當作“水族館”。
蘇琪有個5歲的女兒,是盒馬海鮮區的???,能親眼看到食材的處理過程,讓她覺得安心?!皫Ш⒆庸浜旭R,既能認識海鮮,又能直接吃到做好的,比去餐廳劃算,比在家做飯省事。”
購買即食、新鮮平價,這是盒馬一直以來的優勢,海鮮區是最佳體現。在盒馬門店,海鮮池常年保持著至少30 種活鮮的供應,從波士頓龍蝦、帝王蟹到皮皮蝦、鮑魚,消費者常常會在現場掃碼選擇做法,糾結選蒜蓉還是芝士。
尤其是即買即食的便捷體驗,直接擊中了年輕人的痛點。一方面,消費者能直觀看到食材的新鮮狀態,消除冷鏈運輸導致品質下降的顧慮。另一方面,加工服務解決了“買得回來做不好”、或者“累得做不動了”的難題。
大家忙碌一天后,無需回家自己動手烹飪,只需在門店干凈整潔的海鮮池邊挑選心儀的海鮮,交給廚師加工,不久一頓美味的海鮮餐就擺在面前,契合當代年輕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
對于盒馬來說,海鮮區的熱鬧既是難得的流量入口,也是加強用戶忠誠度的粘合劑。體驗式消費讓生鮮從單純的“功能性商品”,轉變為“場景化服務”,完成從“賣產品”到“賣生活解決方案”的跨越。
02 新鮮不是口號,而是效率的戰爭
消費者看到的是海鮮池里的活蹦亂跳,看不到的是跨越千里的供應鏈網絡。盒馬的“新鮮”,是供應鏈的環環相扣。
湖北以蓮藕聞名,全國各地的消費者都愛吃。2018年開始,盒馬就將新鮮出水的湖北藕帶、紅菜薹等地方特色,源源不斷輸送到全國其他城市的餐桌。
為了讓外省市的消費者吃上“日日鮮”的脆嫩藕帶,“盒馬村”藕帶的采摘時間提前到凌晨4點,一出水就以最快速度清理打包,簡直是爭分奪秒。
盒馬對品質的要求非常高:必須是新鮮的黃白色,長度要達到40—45厘米,且是不分叉的“單筆尖”藕帶?!霸谡麄€產地,‘單筆尖’的藕帶產量占比僅10%,口感是最嫩最好吃的?!焙旭R生鮮采購負責人曾介紹道。
在運送過程中,全鏈路保鮮在15攝氏度左右,與藕帶水下環境保持一致,相當于還在水下生長般,最大程度保持藕帶的新鮮和脆嫩口感。
從采摘到上架,全程不超過24 小時。即使是距離湖北盒馬村較遠的一些城市,上架的時間均嚴格控制在48小時內。
多年來,盒馬打造了數以百計的基地和盒馬村,覆蓋蔬菜、水果、肉類等核心品類,保證了餐桌上的美食是新鮮高品質的。而生鮮產品基地直采,減少了采購中間環節,降低采購價格,從而讓利給消費者。
在盒馬供應鏈的第一門功課,就是選品,做到比本地人還懂本地胃。每個城市的門店,商品結構必須貼合當地飲食習慣。
作為阿里孵化出來的新消費品牌,盒馬天然擁有大數據積累和分析優勢。通過精準捕捉各城市的飲食偏好,每個城市的商品團隊會自主開發相應的區域專屬SKU。
眾所周知,在上海,醉蟹和鮮肉月餅是街頭巷尾的傳統味道。與此同時,這里還聚集了大批年輕打工人,獨居的比例也在增加,對“一人食”商品的需求不斷增加。于是,盒馬推出“半只醉蟹”“2 個裝鮮肉月餅”等小份量產品,讓年輕人花更少的錢,就能品嘗到合適份量的美食。
當本地食材滿足了日常所需,盒馬將目光投向了全球。對于追求品質的消費者而言,如果能不出國就吃到各國美食,就再好不過了。
曾幾何時,想吃在海外產出的帝王蟹,只能去高級海鮮餐廳。盒馬率先將其引入門店,并把價格打了下來。多少年輕人的第一頓帝王蟹大餐,就是在盒馬實現的。
在春夏交際,榴蓮就成了水果界的“頂流”。由于榴蓮果肉被厚殼包裹,打開前無法確定果肉的品質和數量,這種“拆盲盒”般的體驗感讓年輕人覺得非常有趣,成為一種新的社交貨幣。
每年4-5 月榴蓮成熟季,盒馬的直采團隊會駐場泰國東部的榴蓮產區,篩選達到糖度標準的金枕榴蓮,通過全程冷鏈空運至中國,48小時內出現在北上廣深的門店。
同樣的邏輯適用于挪威三文魚。盒馬與當地漁業公司合作,三文魚從挪威海域到中國門店的時間壓縮至72 小時,且全程保持 - 18℃冷鏈,抵達門店后再進行現場分割,確保消費者買到的是“冰鮮而非冷凍”產品。
目前,盒馬與全球超過60家海外零售商和品牌商達成戰略合作,涵蓋進口水果、乳制品、海鮮、肉禽等多個品類,讓消費者在家門口輕松享受到世界各地的新鮮美食。
03 “鮮美”不只是生活,也是一種社交貨幣
在小紅書上,“盒馬打卡”相關筆記超過數以萬計。有人曬出波士頓龍蝦的加工過程,有人分享在熟食區吃到撐的快樂,還有人拍下排隊等電梯的長隊,配文“盒馬的周末比菜市場還熱鬧”。
這些看似零散的分享,實則勾勒出一個新的消費圖景。盒馬早已跳出“傳統超市”的框架,成為年輕人心中兼具購物功能、體驗場景與社交屬性的 “生活空間綜合體”。
“逛盒馬”是再平常不過的社交活動,忙碌的上班族在周末叫上朋友,一起去看看盒馬上新了什么產品,去發現新的生活拼圖。閨蜜團點上一份海鮮拼盤、幾杯特調飲品,邊吃邊聊,把超市變成了社交場。
事實上,盒馬在門店設計時就融入了“社交基因”。海鮮區旁邊設置堂食區,配備餐桌、餐具和充電口,年輕人想小聚時,知道總有一個不貴又舒服的地方。
盒馬在部分門店增設“盒馬夜肆”酒吧區,提供諸如冰鎮啤酒配現烤生蠔、果酒搭鹵味拼盤等“微醺套餐”,直擊年輕人 “下班后想小聚卻嫌酒吧貴” 的痛點。這里比酒吧更接地氣,比家里更有氛圍。
在盒馬的消費邏輯里,“情緒價值”與 “功能價值”不分主次。因為年輕人不僅關注“買什么”,也在意“分享后別人怎么看我”有著強烈的的分享欲與身份認同感。
場景是骨架,產品是血肉。盒馬時刻關注年輕人的喜好和需求,刺激年輕人愿意“為分享而消費”,這種關注藏在產品的設計邏輯里。
這屆打工人,紛紛提前了養生的時間點,順勢捧紅了0糖0脂氣泡水和無糖茶兩大網紅單品。隨著中式養生水的爆火,洞察到這一趨勢后,盒馬推出了蘋果黃芪水、紅豆薏米水、無花果亞麻籽輕養水等多款養生水,主打簡單又干凈的配料,吸引了眾多消費者購買,并在社交平臺分享喝后感、測評文案。
小倉每次去盒馬,都會買紅豆薏米水,“雨下不停濕氣重,又老愛在空調房里呆著,真的無法離開紅豆薏米水。”
盒馬在做的,表面是關于“吃“,內核一直是對生活方式的重新定義,核心是 “連接”——用場景和產品連接人與商品、人與人、人與生活方式。
在盒馬,消費者買到的不只是新鮮,更是對美好生活的確定感?!昂旭R有沒有”,成了很多消費者的品質標準,讓消費者在購買、分享、互動中,自然傳遞“懂生活、有品味”的社交形象,最終實現品牌價值與用戶社交需求的雙向滿足。
注:文中李薇、蘇琪、小倉均為化名
文章封面首圖及配圖,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若版權者認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聯系我們,本平臺將立即更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