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o熱。
——今天的編輯 譚孃
選一家合適的外賣是很難的。
尤其還要在國潮外賣和預制菜中層層選拔,挑一個新鮮、現做、味道能與大眾有所區別的,就更難。
終于錨定了一家現炒,而且還夠“臭”,吃過后仍愿意再點的,爆炒生料,很是有意思。
作為一個愛吃臭的人,看見“螺螄”“老友”“酸筍”,幾乎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極愿意追隨。
不過今天不是要說外賣,而是在點過許多次爆炒生料后,不斷有朋友相繼推薦,那么就去線下吃一次看看。
鄭華爆炒生料,兩家店,今天去新華公園店。
偶一次經過發現這間門店巨大,光是站在門口想要把門頭拍全,開廣角都無法實現,再追憶,舊址好像是嘎嘎鴨腦殼的地盤。
還沒走進店,甚至還沒到其廚房邊界,一股臭味爆炸襲來,裹挾著今天的熱浪,結實地如一張塑料薄膜,迎面罩上臉,密不透風。
往天都是線上標準規格的半斤一斤點,只用牛雜豬雜作區分,到店才曉得原來“雜”里包含這么多款式:豬頸肉、豬板筋、眉毛肉,牛肋條、肥牛、牛肚牛脊髓等等,就很好按需選擇了。
兩個大冰柜分為三類肉,價格也依次遞增。暖光燈把肉照的鮮紅,看起也新鮮,@土豆 一邊說每樣少夾點,一邊又拿著夾子在不同的盤子里流轉,最終加起來還是達到了接近一斤的肉量,對于夏天都吃不下飯的女娃娃來說,量應該剛好四人份。
現稱的部分需結賬后現炒,其余菜品則在每桌掃碼點單。
吃過的人有經驗,曉得哪些下飯,但菜琳瑯滿目的,好像也不用依靠經驗,只看肚皮夠不夠大。
所以貪心地又加了一葷兩素,最后想必是打包收尾了。
沒來店里前沒有人告訴我,在店里吃會這么好玩。這部分交給主食自助臺,米飯、稀飯、米粉任選,甚至把冒粉的環節交給食客,又像姑姑宴,又像胡鬧廚房現實版,每個人都可以實現30s的開面館的夢想。
這類館子的風格大體都一致,有點像沙膽彪,各種字都寫得滿當,天花板上墻上桌子上貼懣,于是不需要師傅領進門,光看標語就曉得咋個冒粉。
真的挺好耍的,粉燙好只用30s,然后就是加料。貪心地想要做成一碗螺螄粉,實際料臺相對簡陋,怎么打,就又考驗烹飪手藝。好在自負后果,難吃與否都在個人。
廚房半開放,隔著玻璃可以看見爆炒過程,鍋氣十足,當然,加了酸筍,臭氣也十足。
私以為冒好的米粉最好的食用方式是把剛上桌的爆炒多夾幾筷子蓋起,一下多了葷腥,再來幾勺湯汁,攉勻拌轉,約等于多肉版干拌螺螄粉,十分之美味。
爆炒有兩種口味可選,老友味和香辣味,單個口味起炒量至少需7兩,就遺憾沒有嘗到香辣味。喜臭人自始至終都忠于老友味,從不轉移。
所有菜伙到一起炒,再加巨量豆芽、干海椒,炒得是個生猛,空口吃偏咸偏辣,配干飯或米粉就剛合適。
魷魚圈是看到走菜臨時加的,也火爆,但偏老,干濕海椒一起下了猛料,直腸子朋友建議不點。
再就是下飯菜的虎皮青椒,豉油味較重,芡汁偏甜,就顯得極其味美。
咸蛋黃絲瓜應該是絕妙的搭配,第一口也確實如此,但苦于過于實在的原料,如果不是人特別多特別能吃,就不建議點,只吃兩筷子的情況是最優解。
飲品中的馬蹄爽和冬瓜茶都好喝,不過椰子冰里加了白木耳,吃不慣的朋友或有些排斥。
沒有規定數量,只知道不浪費是最好,那就臨走前再去冒一趟粉,再把剩菜和湯湯一并帶走,又是一份大份干拌米粉,一頓飯吃成兩頓,極其性價比。
不銹鋼盆盆盤盤桌桌凳凳,整個不銹鋼天地,@普卡 說這樣的鍋碗配置在老家是拿來喂貓貓狗狗的,方便清潔打理,然后就被門外的小貓聽到,也在高溫天氣里進門吹空調。
另一邊,大榜拍拍群的攝影大師@王浩然 也傾力推薦爆炒生料,只不過在新華公園另一頭,肥源記,他給出以下評價:
當然啦,還有醋蛋、酸筍燒螺螄、鴨腳煲等等好吃的品類,各有所愛,可以一試。
今日編輯 | 譚孃
本文系談資“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圖片
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王浩然
爆炸??
@月兒
坨坨??
@雪兔
兔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