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的菜市場就像個熱鬧的“夏季樂園”,瓜果蔬菜水靈靈,鮮肉水產(chǎn)擺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
但這期間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天兒一熱,食物變質(zhì)的速度比變臉還快,稍不注意就可能買到不新鮮的,既浪費錢又傷身體。
今天就來聊聊菜市場里最容易踩坑的5種食物,大家逛菜場時可得多留個心眼。
(1)切好的水果,或者水果拼盤。
夏天誰不想買點切好的西瓜、哈密瓜解解暑?但你不知道的是,這些“懶人福音”可能藏著衛(wèi)生隱患。
菜市場里的水果攤大多沒有恒溫柜,切好的水果暴露在高溫下,果肉接觸空氣后不僅容易氧化變味,還可能沾上蒼蠅、灰塵。
更麻煩的是,有些攤主會把有點磕碰或快壞的水果切掉壞的部分,拼成“新鮮果盤”,表面看著挺好,其實內(nèi)核早就不新鮮了。
想吃水果還是買整個的,回家自己切更放心。如果買西瓜吃不完,最好是挑一個鮮切的最好,不然不知道放了多久了!
第二要注意的是趕早買的“新鮮豬肉”。
很多人覺得早起去菜場能買到當(dāng)天的新鮮肉,其實不然。
七八月氣溫高,豬肉在常溫下超過4小時就容易滋生細(xì)菌,有些攤主會把前一天沒賣完的肉冷藏過夜,第二天一早拿出來接著賣。
這種“隔夜肉”摸起來可能有點黏手,聞著有淡淡的腥氣,雖然沒徹底變質(zhì),但口感和安全性都大打折扣。
買豬肉別只趕早,要看看肉的顏色——新鮮豬肉是粉紅色,有光澤,按壓后能快速回彈,這樣的肉才靠譜。
第三類是暴露在外的新鮮豆腐。
豆腐含水量高,蛋白質(zhì)豐富,簡直是細(xì)菌的“培養(yǎng)皿”。菜市場里的豆腐攤大多用大盤子裝著豆腐,直接敞開放在常溫下,幾小時就可能變質(zhì)。
尤其是下午去菜場,豆腐表面可能發(fā)黏,湊近聞有酸味,這種豆腐吃了很容易鬧肚子。
買豆腐最好選有冷藏設(shè)備的攤位,或者趕在攤主剛擺出來的時候買,回家后立刻放冰箱,當(dāng)天吃不完一定要冷凍保存。
第四種是現(xiàn)成的涼拌菜。
夏天吃點涼拌黃瓜、涼拌木耳確實爽口,但菜市場的涼拌菜風(fēng)險可不低。
很多涼拌菜是提前幾小時做好的,一直放在室溫下,調(diào)料里的鹽和醋根本擋不住高溫下的細(xì)菌繁殖。
更要命的是,有些攤主會反復(fù)添加新菜到舊的涼拌菜里,相當(dāng)于“新舊混合”,暗藏變質(zhì)風(fēng)險。
要是看到?jīng)霭璨吮砻嬗幸粚羽ず囊后w,或者聞著有油耗味,千萬別買,不然可能吃完就上吐下瀉。
最后要注意的是散裝鹵味熟食。
像鹵雞爪、鹵豬耳這些熟食看著油光锃亮,其實很容易出問題。
高溫天氣下,鹵味在常溫中存放超過2小時就可能變質(zhì),有些攤主會往鹵味上淋香油“續(xù)命”,掩蓋輕微的異味。
更可怕的是,反復(fù)加熱的鹵味亞硝酸鹽會升高,吃多了對身體沒好處。
買鹵味盡量選現(xiàn)鹵現(xiàn)賣的攤位,要求攤主從剛出鍋的鹵湯里撈,帶回家后徹底加熱再吃,別直接冷著吃。
夏天逛菜市場,記住“一看二聞三摸”:看顏色是否自然,聞氣味是否正常,摸手感是否新鮮。
雖然這些食物可能看著誘人、買著方便,但高溫天里,食品安全比啥都重要。
寧愿多花點時間自己動手,也別為了圖省事買這些容易踩坑的食物,畢竟吃壞肚子可就得不償失啦!
你在菜市場有沒有遇到過變質(zhì)食物?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你的經(jīng)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