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最近兩場世界女排聯賽,副攻線的表現可以說是翻天覆地,最扎眼的不是老將驚艷復蘇,也不是“擺爛式大換血,而是一個17歲、身高1米96的新人——王奧芊,在德國和美國兩場硬仗里連續爆分,主力啞火她頂上來,直接把比賽走向給攪了個底朝天,這種劇情,放在幾年前誰敢信
問題來了,這個臨危受命的王奧芊,到底是偶然爆種還是已經具備接班的底氣,簡單說,兩個字:靠譜,先看德國站逆轉戰,王奧芊替補上場,7扣4中加2次攔網,6分到手,雖說數據算不上逆天,但比起當場主力副攻的低迷,她的發揮已經是救火隊員級別,到了對美國的硬仗,首發副攻王媛媛和陳厚羽狀態低迷,王奧芊一上來,11扣5中,2次攔網,7分,且零失誤,最關鍵是后半段直接成為副攻線主打,決勝局也被主教練趙勇釘死在場上,要知道,17歲的新人能在這種級別的比賽里穩定發揮,不怯場不掉鏈子,已經很能說明問題
其實,王奧芊的爆發并非從天而降,早在北京站對法國和土耳其,她就各自拿下6分和5分,雖然后面香港站有點起伏,出場機會有限,但看得出她屬于那種“吸收型球員,哪里有空間就往哪里生長,能吃苦、能抗壓,典型的國少磨出來的底子,和張籽萱配合也夠默契,這一批小將互相成就,王奧芊的進攻彈跳和選位,肉眼可見比上半賽季更熟練
說回戰術層面,這兩場比賽中國女排副攻線徹底換血,王媛媛得分僅4分,陳厚羽更是6扣1中、3次失誤,進攻效率直接掉到底線,萬梓玥替補也沒打出存在感,4扣0中、僅靠攔網拿1分,反觀王奧芊,進攻線路清晰,出手果斷,攔網也終于有進賬,數據不算爆炸但極其穩定,說實話,這股定力和靈氣,和當年17歲的袁心玥異曲同工,甚至氣質上有點趙蕊蕊那味兒,能在關鍵時刻站出來,證明她不是靠運氣吃飯
當然,這種副攻線格局的變化不是單場爆發能決定的,放在世界女排聯賽整個周期看,主教練趙勇明顯在有意培養新一代副攻,老將狀態起伏,年輕人有空間,王奧芊就抓住了這波紅利,這其實很考驗球隊管理層的判斷力,畢竟中國女排副攻曾經一度靠袁心玥一人扛大旗,如今到了換血時刻,誰敢保證新星就一定能兜底,現實是你得比對手先變,哪怕是冒險
再看球迷視角,這波王奧芊的爆發,網上討論也不小,夸她靈氣的有,說她是“新袁心玥的有,也有擔心能否持續輸出的,大家對副攻線的關注度其實一直不低,畢竟中國女排歷史上靠副攻逆轉的戲碼不少,袁心玥當年的奇兵角色,后來成為世界杯、奧運會雙料冠軍,沒經歷過那幾年的人很難想象副攻線頂住壓力有多難,現在王奧芊能有這樣的表現,至少說明一點——中國女排的后備力量還在,沒到斷層那一步
當然,有人問,王奧芊是不是一場“曇花一現,會不會下場就被針對,這種問題其實不用回避,她的進攻和攔網,雖然有亮點,但波動也真實存在,尤其是連續高壓比賽,能不能持續穩定輸出,還需要時間檢驗,不過她的學習能力和適應速度,確實給人信心,三站比賽下來,她的進步肉眼可見,最難得的是沒有那種“初生牛犢的盲目沖勁,反而很穩
說到最后,這兩場比賽最大的意義,其實不是單純逆轉德國、美國,而是讓外界看到了中國女排副攻線的希望,王奧芊能在關鍵時刻頂上去,說明中國女排的換血沒有白費,年輕人能抗事就是最好的答卷,下一步,如何讓這種狀態持續下去,怎么幫助她們在大場面下保持輸出,是教練組和整個體系要解決的問題,畢竟,世界女排的對手只會越來越強,誰都不敢保證下一場還是主角,但只要能抓住機會,敢打敢拼,就已經贏了一半
總結一句,王奧芊的崛起是中國女排副攻線的一次“逆天改命,不夸張,眼下不是缺人,而是需要更多像她這樣敢破局、能扛事的年輕人,至于能不能成為下一個袁心玥,還得看她接下來給球迷帶來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