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影報道 編輯 王遠征 校對賈寧
“您的冰美式,請慢用……”元寶(化名)小心翼翼地將手中的托盤放在桌子上,然后將咖啡端到客人面前,雖然動作稍緩,但并沒有讓客人感到任何異樣。在離北京市盲人學校不遠的春鋤咖啡店里,元寶和另外兩名患有孤獨癥的高三培智畢業生進行著畢業實習。在這里他們開始了自己的就業之路。
▲6月9日,北京盲人學校實訓室,宗老師對元寶進行咖啡師工作流程實景帶教。
在2025年京津冀培智學生職業技能展示與就業推介會上,三地二十余所特教學校的師生以及近20家愛心企業、5個行業協會齊聚一堂,展示職業教育成果,為特校孩子們搭建就業服務平臺。
▲ 5 月16日,就業推介會上,元寶作為學校代表展示咖啡制作,作品收獲了評委的好評。
▲5月16日,北京市盲人學校展位上,元寶和同學在咖啡制作區大顯身手。
▲5月16日,元寶和同學們制作的咖啡完美呈現在觀眾面前。
▲5月16日,就業推介會上,健翔學校的畢業生展示簡歷。
▲5月16日,參加就業推介會的學生在一同合影。
盛滿晨曦的咖啡杯
元寶三歲查出患有孤獨癥,小學和初中都是在北京的普通中小學隨班就讀。高中進入北京市盲人學校中西面點專業學習。由于表現優異在就業推介會上獲得了到一家餐飲企業實習三個月的機會。當得知可以去咖啡店上班,元寶在教室外高興得跳了起來,做一名咖啡師是她多年來的夢想。
▲5月16日,簽約前,班主任袁滿叮囑元寶上臺后的表現,她眼神中充滿期待。
▲5月16日,一家愛心企業和元寶簽訂了意向書,為她提供咖啡師的實習崗位。
▲5月16日,和企業簽訂意向書后,元寶在教學樓的樓道里高興得蹦了起來。
6月9日一早,元寶和同學在袁滿老師的帶領下步行前往實習的咖啡店,趁著剛開門客人不多,三名實習生快速忙碌了起來。換上工裝,元寶開始了清潔工作,認真地擦完每一張桌子后,她將早晨剛剛送到的新鮮面包分門別類碼放在面包籃里。
▲6月9日一早,春鋤咖啡店剛剛開門,元寶在客人到來前仔細擦干凈每張桌子。
▲6月9日,春鋤咖啡店,元寶將坐墊放置在咖啡店外,供路人免費納涼。
▲6月9日,春鋤咖啡店,元寶因為剪不開一包咖啡豆有點著急。
▲6月9日,春鋤咖啡店,元寶熟練地洗凈餐具并瀝水。
▲6月9日,春鋤咖啡店,清潔衛生和理貨在一個小時完成,元寶趁還沒有客人,享受了一會兒咖啡店內的悠閑時光。
“孩子們雖然動作慢點,但絕對認真……”為做到萬無一失,袁滿時刻在一旁緊盯學生的一舉一動。“有次一位客人帶著寵物狗入店,一名實習生嚇得尖叫起來,引起店里一陣騷動。”面對這種突發狀況,袁滿立刻安撫好學生情緒并向客人說明情況賠禮道歉。“據統計,我國16歲以上培智學生的就業率不足5%。我們非常感謝提供工作崗位的企業,絕不能讓愛心企業因為孩子們的失誤而產生損失。”
▲6月9日中午,頂著炎炎烈日,袁滿帶著三名實習生步行前往咖啡店。
▲6月9日,春鋤咖啡店,袁滿檢查元寶清洗過的刀叉。
▲6月9日,春鋤咖啡店,袁滿給元寶整理頭發。
經過實習,畢業生們在掌握咖啡機操作、原料保質期管理、清潔消毒流程等標準化知識、獨立完成外賣訂單分揀打包與餐品核驗流程等職業能力和素養都得到顯著提升。部分實習生在工作場景中的自我刺激行為頻率下降82%;可以主動使用“請、謝謝”等禮貌用語服務客人,頻次提升了230%,工作服規范穿戴率、準時到崗率達到了100%。下午,客人漸漸多了起來,元寶要幫助店員姐姐進行咖啡制作、席間服務和外賣打包。碰到元寶熟悉的咖啡訂單,店員姐姐會讓她直接制作。
奶泡在杯中旋轉出綿密的漩渦,職教老師的心中,要讓孩子們手中的咖啡杯盛滿晨曦——哪怕杯底仍有未溶化的糖粒。
▲6月9日,春鋤咖啡店,元寶打包好外賣等待快遞員的到來。
▲6月9日,春鋤咖啡店,一名客人得知元寶的真實情況后,對其贊賞有加。
▲6月9日,在咖啡店忙活了一天,元寶非常開心。
▲6月9日,袁滿回到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輔導元寶寫下《實習手冊》,復盤當日工作和情緒狀況。
▲6月9日,元寶寫下《實習手冊》,復盤當日工作和情緒狀況。
“特教”少年們的困局
“老師好……聽不清楚……”在袁滿的微信中保存著一名叫帥帥的畢業生發來的信息。這個脊柱手術過的孤獨癥少年,被低保家庭“拴”在家中。家長因為種種原因拒絕和用人單位簽勞動合同,甚至提出要把孩子送到養老院,班主任宗老師被氣哭了。在北京市盲人學校的三年間,她教會了帥帥購物、沖咖啡、獨立洗澡。可如今,帥帥唯一的社交就是給老師發微信;而且隨著社會交往的減少,帥帥的口齒越來越不清楚。“本身孤獨癥少年就很難找到工作。如果不能抓住走出校園、融入社會的這個窗口期,更多少年只能困在‘畢業回家圈養’的困境中。他們中大部分會隨著與社會的逐步脫節,逐漸喪失獨立生活能力。也就是說,前些年老師家長的種種努力,也就付諸東流了。”
▲ 北京盲人學校的前身是 1874年蘇格蘭基督教圣公會肢殘人傳教士穆·威廉創建的“瞽叟通文館”,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殘疾人學校。
▲6月9日,北京盲人學校實訓室,宗老師帶元寶溫習研磨咖啡豆的方法。
▲6月9日,北京盲人學校實訓室,元寶用濾紙過濾研磨細膩的咖啡粉。
袁滿惋惜地說道,“對于我們特教教師來說,教孩子們做咖啡、做蛋糕、洗車這些技能并不是最要緊的,從職教的內核來說,我們要教的是通用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但目前職教領域仍然沒有課標、沒有教材,為填補缺口,袁滿參與全國20余所特校教師編寫的《職業樣本》——咖啡師、理貨員、面點師等20種崗位的“生存指南”。這群特教教師憑借一腔責任與熱情“抱團取暖”。預計該項目將惠及數十所特教學校,助力上千名特教學生。在袁滿看來,更迫切的是推動“職特融通”普及。普通職高與特教的融合很多難題將迎刃而解。“職高有企業資源,我們有康復技術,職高教授就業技術,我們負責特教生的情緒管理,這簡直都是絕配!”
▲ 6 月9日,北京盲人學校實訓室,陳老師輔導元寶使用模擬咖啡店收銀系統。
▲6月9日,北京盲人學校實訓室,元寶和同學溫習超市理貨課程。
▲6月9日,元寶制作了一杯冰美式咖啡送給最喜歡的茹老師,老師則送給了她一塊大西瓜。
腳下有路心中有光
“每位家長都是專家,希望大家團結起來,為孩子們在康復訓練、社會福利 、醫療保障和工作就業等方面爭取社會和政府更多的支持和幫助。愿孩子們腳下有路,心中有光。”6月20日,元寶的爸爸作為家長代表在學校的畢業典禮上講話,“對于我們來說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等我們老了走了之后,孩子怎樣生存”。一名家長曾經悲觀地和老師說,只是希望比我的孩子多活一天。對于孤獨癥孩子家長,他們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能真正落地的支持。比如用人單位給孤獨癥員工設置半年過渡性適應期等就業支持,針對用人單位的稅收優惠等政策傾斜,政府主導的終生托付機制的建立等都是家長們所期盼的。
▲ 6 月20日,北京盲人學校畢業典禮上,畢業生熱淚盈眶,對校園和老師難說再見。
▲ 6月20日,北京盲人學校畢業典禮上,元寶從校領導手中接過畢業證書。
畢業典禮上,畢業生們收到了校領導送上的畢業證書和老師們的真摯祝福。離別的歌曲聲中,不少孩子傷心落淚,不舍得與老師說再見。在鮮花與掌聲背后,所有人都知道少年們的就業長征才剛剛開始。
▲ 6 月20日,畢業典禮后,元寶和老師同學們合影。
值班編輯 康嘻嘻
北京用戶可參與“打一單得兩張券”活動
6月23日起,北京用戶通過滴滴App或小程序進入“打一單得兩張券”活動頁面,每日領取任務后,完成一單指定車型訂單,可得兩張10元立減券。(一張限本人當天16點后可用,一張限指定時間內贈送親友可用。)
星標“新京報”
及時接收最新最熱的推文
點擊“在看”,分享熱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