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首訪中國,李在明考慮了整整十天,他最后的決定并不讓人意外。
韓國那邊突然放出消息,新總統李在明似乎已經決定,不打算應中方邀請,在9月份時訪問中國,出席抗戰勝利80周年的紀念活動。
不過這一消息,是韓國那邊通過非正式渠道放出,并未在官方層面進行確認,后面還有變數也說不定。
【李在明顧慮美國的臉色,對首訪中國有顧慮】
即便如此,韓國的顧慮也是一目了然,主要是美韓元首會談、日韓首腦會談尚未確定,李在明實在不確定,自己在這種情況下首訪中國,會對韓國現有的外交格局造成怎樣的沖擊,甚至可能影響到對美韓正在進行的經貿談判。
說白了,韓國就是看美國臉色,不太敢來了,即便如此,還要找個言不由衷的借口,稱尋求“中方先訪問韓國”云云。
本月初,有消息稱,中方已通過外交渠道征詢韓國總統,是否有興趣出席北京閱兵,李在明次日就告訴媒體,會“盡快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而這個“盡快”究竟是多快,現在已經有了答案。整體而言,李在明對中韓互動并不急于一時,打算優先穩住美韓同盟,再回過頭來再處理與中國的關系。
【對中方先訪韓,韓國上下都有一種強烈的執念】
亦或者說,盡管中國是韓國的近鄰,但把美韓同盟放在一邊,優先尋求與中國改善關系,才是符合韓國理解的“舍近求遠”。
對韓國來講,基于美韓同盟的顧慮,確實可以算作政治上的“不可抗力”,哪怕李在明承諾,會基于國家利益在中美間開展平衡外交,但他同樣不會否認,美韓同盟是韓國外交政策不可動搖的基石。
正因如此,在美韓關系前景不確定的情況下,李在明貿然應邀前往中國,可能會招致各種各樣的非議。
這一取舍是否值得,短時間內沒人說得清楚,因為評判的標準各不相同。
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樣的機會可遇而不可求,李在明任內不會再有第二次。
【10年前,樸槿惠訪華】
十年前,時任韓國總統樸槿惠就沒有錯過這個機會,即便后面中韓關系因“薩德”事件轉冷,但樸槿惠當時訪華,確實為雙邊互動帶來了不少積極信號,同時也一定程度改善了她當時在國內的政治困境。
只是李在明面臨的情況,和樸槿惠還不一樣。后者在訪華之前,提前確定好了自己的訪美行程,這樣對兩邊都有了交代。
可李在明這邊,還在揣摩美國對美韓同盟在各方面的意圖,實在無暇他顧,也沒有多少施展空間。
本來,趁著中方舉行重大紀念活動,順勢應邀首訪中國,為中韓關系改善開個好頭,再回過頭與美國打交道,這一套流程走下來,確實很能體現新政府的外交魄力,但也對李在明的能力提出了相當的要求。
【韓國優先確保美韓同盟,再考慮其他】
李在明上臺不過一個多月時間,看起來是不打算采取這種大膽且有一定風險的戰略,還是按部就班地開展外交,在對華政策上,體現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
目前,韓方正在全力以赴地推動美韓總統會面,但這取決于經貿談判是否能取得良好成果,所以先舉行日韓首腦會談也是有可能的。
對于這一點,韓國反而沒什么心理壓力,本來美日韓合作就是美韓同盟的一部分,先與日本談,再與美國談,不需要有什么后顧之憂。
而且根據日本參議院選舉的結果,這一進程還有可能加快,至少日韓對此意愿都比較積極,不像美國,始終沒有準確的口風。
可見,李在明更傾向于基于美日韓框架開展自己的外交首秀,而非是中韓互動,一旦駕馭不好,或許會適得其反。
另外,韓國還有自己的算盤,希望中方先訪問韓國。韓國那邊就有人表示,鑒于前總統文在寅于2017年訪華,因此應該中方“回訪”。
【對李在明而言,真正要盡快處理的還是美韓同盟】
這里就不得不提,尹錫悅時期,韓國每每提到中韓高層互訪,也是差不多的口風。
這種理由就比較牽強了,也許對韓國來講無可厚非,卻經不起深究。文在寅訪華都是8年前的事情,中韓關系幾經起伏,李在明接手的是尹錫悅留下來的爛攤子,他若要展望中韓關系“再出發”,糾結互訪的先后順序,毫無疑問是下策。
而且明眼人都知道,李在明不愿一口答應中方邀請,更多是顧忌美國的臉色,結果偏偏拿一個次要理由說事,這只會表明,韓國新政府對中韓關系,多少有些“言不由衷”。
其實李在明正式告知中方,因外交顧慮無法出席,我們也是能理解的。對中韓關系,中國不會強求什么,韓國自己心里有數即可。
高層交往的第一印象同樣重要,而李在明在這方面的表現,其實并不符合外界對他的預期,即便李在明處理好了美韓同盟,正式開始在中韓關系發力,也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一旦韓國正式確認,李在明不會在9月訪華,就是變相告訴國際社會,無論他們在中韓關系上說得再怎么好聽,最后免不了看美國的臉色,那么新政府改善中韓互動,究竟能取得多少實際效果,我們心里已經有了大致的預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