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特朗普是一個“干啥啥不行”的美國總統,對俄烏戰爭也一樣。近日,特朗普勸和不成,對俄態度又變了,力挺烏克蘭,對俄下達最后通牒。西方國家一看“機會”來了,集結30國力量,試圖進行最后的豪賭,中方對俄說出了三個“最”定義中俄關系,讓普京放心。那么,特朗普的對俄通牒意味著什么?歐洲集結大量兵力究竟想干什么?中方對俄態度為何讓普京放心?
環球網15日報道,特朗普終于把他的對俄“重大決定”發表出來了,在宣布時,他會見了北約秘書長呂特,呂特是個地地道道的操弄地緣政治的老手,此前香格里拉峰會,呂特毫不避諱要將北約引入“印太”,拉攏日本、韓國成立亞洲版北約圍堵中國,不過遭到冷遇。特朗普在會見呂特時與此前判若兩人, 他表示要給烏克蘭提供“頂級武器”,由北約內部的歐盟買單,其次是要在50天期限內,對與俄羅斯有貿易往來的國家收取100%的二級關稅。
呂特表示,這意味著烏克蘭可以獲得防空導彈在內的“大量軍事裝備”,呂特還感謝特朗普,特朗普回應稱這“完全合乎邏輯”,這兩項措施來勢洶洶,看似在阻止戰爭,實則還是“美國利益優先”的又一筆生意。現在俄烏戰爭并沒如期停下來,北約仍舊有繼續東擴意愿,俄羅斯則堅決要將烏克蘭去軍事化,戰爭越打越激烈。
特朗普對俄羅斯變臉,讓歐洲覺得機會來了,日前,法國總統馬克龍與英國首相斯塔默正在利用俄烏沖突組織更大的軍事集團,馬克龍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30個國家自愿參與軍事聯盟,將組建一支5萬人的軍團,一來為援助烏克蘭提供更便捷通道,二來30國聯盟將組建聯合空軍,保護烏克蘭的領空,為戰后進入烏克蘭做準備。這無疑是做了兩手準備,要么戰爭持續,繼續對烏克蘭提供更強大軍援,甚至不排除直接往烏克蘭派兵,要么俄羅斯接受北約抵近俄羅斯邊境的事實,答應?;?。
事實上,歐洲國家早已按耐不住,在這次俄烏兇險的棋局里,德國早已經把賭注押滿,前幾日,德國國防部少將直接宣布,“7月底,多大幾百枚的遠程導彈將送往烏克蘭”,根據德國彈藥庫的情況,很可能就射程500公里的“金牛座”遠程導彈,意味著,二戰以后,德國的武器系統再次頂到了俄羅斯的咽喉——莫斯科。英國也單方面決定,出資16億英鎊,為烏克蘭提供5000枚防空導彈,這將大大增強烏克蘭的防空實力,美國更是一度傳出要給烏克蘭援助十萬架無人機的消息。在實際行動上,北約已經在開始封鎖敖德薩港口,羅馬尼亞出動了F16戰機對俄羅斯的無人機和戰機進行了攔截,擊落了俄羅斯一架無人機。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來勢洶洶的北約軍團,俄羅斯也是做足了準備,一來面對敖德薩的北約軍團,俄羅斯已經將S-400防空導彈的覆蓋范圍延伸到敖德薩,北約如果再前進一步,可能面臨直接與俄羅斯的沖突;二來俄羅斯與朝鮮達成了戰略聯盟,朝鮮或有3萬將士再赴俄羅斯,參與到俄羅斯前線作戰,同時提供大量彈藥和無人機,據韓聯社13日電,朝鮮方面已經想俄提供152毫米口徑炮彈約1200萬枚,不排除俄羅斯也將對烏克蘭實施“大動作”;三來俄羅斯開始放開雇傭兵員招募,不限國籍。
大戰在即,俄羅斯面臨的壓力的確不小,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有一個國家的態度至關重要,那就是中國。美國要進行對俄100%的二級制裁,中國和印度首當其沖。中方有言在先,中方嚴格恪守中立立場,勸和促談是中方的一貫態度,但是如果美西方將對俄羅斯的制裁強加到中方身上,中國是堅決反對的,中國是主權國家,誰也無法干涉中俄之間的正常貿易往來。
在王毅外長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會談中,王毅外長用了三個“最”,一錘定音了中俄關系。王毅外長表示,中俄關系是當今世界“最穩定,最成熟,最富有戰略價值”的大國關系。什么意思?無論西方如何制裁,世界局勢如何動蕩,中俄關系將會按照我們期待的方式穩步向前發展,中俄關系不但穩定,而且各個方面合作已經越來越成熟,有深化合作的巨大空間,包括經濟、軍事、文化各個方面。王毅說過,中俄肩并肩,背靠背站在一起,國際秩序就亂不了,世界公理就到不了,霸權主義就贏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