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特朗普宣布對菲律賓加征20%關稅,中國同日祭出制裁,馬科斯罕見沉默。日前,白宮用一封不足兩百字的社交媒體貼文,把20%的稅率砸向馬尼拉。特朗普在“真實社交”寫道:“菲律賓對美順差49億美元,20%仍遠不足以抹平缺口。”這句看似輕描淡寫的數字,等于把菲律賓去年一整年的出口利潤削掉近三成。要知道,半導體和香蕉占菲律賓對美出貨的半壁江山,一旦新稅率8月1日落地,馬尼拉將立刻失去價格優勢,訂單轉向越南、印尼只是時間問題。
數字有多冰冷,對比就有多殘酷。同樣是東盟成員,越南剛被特朗普從46%降到20%,理由是河內答應“徹底敞開市場”。而菲律賓在三月前才收到17%的預告,如今又被追加3個百分點,成為東盟里唯一被反向操作的國家。華盛頓智庫CSIS的波林直言:“河內拿到了獎勵,馬尼拉成了儆猴的那只雞。”
特朗普(資料圖)
馬科斯原本想用“買更多美國大豆、賣更多半導體”的零關稅方案說服白宮,結果談判桌還沒擺好,關稅大棒先落下。更尷尬的是,北京的動作比華盛頓更快。7月8日,中國外交部宣布制裁菲前參議員托倫蒂諾,禁止其踏入內地及港澳,理由是他在南海議題上“長期造謠挑釁”。托倫蒂諾正是推動菲律賓“海洋區域法”的核心人物,制裁一出,菲國會內部反華派集體噤聲。
雙重夾擊之下,馬科斯的麥克風突然失靈。總統府連續48小時未發布任何聲明,只在深夜通過駐美大使羅慕爾德茲放話:“談判團隊已在組建。”菲律賓媒體用“已讀不回”形容總統的沉默,社交平臺上卻炸開了鍋:出口商擔心20%直接吞掉利潤,農業團體憂慮百萬噸香蕉滯銷,而軍方背景的議員悄悄刪去此前“與美國共進退”的強硬帖文。
馬科斯(資料圖)
數據不會說謊。2024年菲律賓對美出口142億美元,其中53%是芯片、電路板,20%是椰子、芒果干和冷凍水果。一旦關稅落地,按最保守的估算,僅半導體一項就可能丟掉10億美元訂單,相當于全國一個月的外匯收入。與此同時,中國占菲律賓進口總額超過20%,從化肥到鋼鐵,馬尼拉找不到替代貨源。換句話說,北京若再收緊出口清單,菲律賓的基建和糧價都會跟著抽筋。
更棘手的是安全賬本。馬科斯任內新增四個美軍基地使用權,本以為換來保護傘,結果華盛頓的回報是冷冰冰的稅率表。而在南海,菲律賓每一次補給仁愛礁的運補船都伴隨中國海警的近距離監控,7月初的一次摩擦中,菲方船只被迫撤離。美國第七艦隊雖在不遠處游弋,卻未提供實質護航。關稅與制裁疊加,讓“美國靠得住”這句政治口號在菲律賓社交平臺上成了諷刺表情包。
馬科斯(資料圖)
沉默,往往是最響亮的回答。馬科斯不吱聲,是因為無論靠向哪一邊,代價都已大到無法輕描淡寫。特朗普用20%告訴盟友“順差也是罪過”,北京用制裁提醒鄰居“主權不容試探”。夾縫中的菲律賓,此刻正用沉默計算下一步的航向,而計算器的背景音,是49億美元逆差被反復按響的回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