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東西越來越沒啥用,反而漲價,你會不會覺得買它的人都很傻?
但事實上,在教育、在大學教育這個行業當中,我們似乎每個人都是這樣一個傻子。
2025年夏天,高考最熱烈的議題就是很多大學學費的上漲。
想來也真是奇怪,一方面畢業每年畢業1000多萬大學生,很多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學歷貶值已經成為無可爭議的話題;但另外一方面,很多大學卻都還在偷偷的漲學費,試圖在割那最后一波韭菜。
為啥一定要這樣啊?
所以在網上看到一句話,爺爺中專鐵飯碗,爸爸專科事業編,自己本科打了工,兒子碩士失了業。
看到沒?學歷越高混得越慘。
那為什么學歷越來越沒啥用,還越來越漲價漲得厲害?為什么每年還都這樣趨之若鶩?
其實一句話就能說得明白,這些十八九歲的高中畢業生除了上學,好像沒有什么其他的路可以走。
第一,高中生工作空間被壓縮
雖然本科生都去送外賣,高中生也能干,但是在外賣這個行業當中,涌入了大量的本科生,那么高中生的工作空間被壓縮已經是事實,就更不受歡迎。
所以在學歷比賽當中,他們存在著天然的弱勢,必然是要被淘汰,必然是要被擠壓的。
第二,社會輿論對上大學的推進
人人都在說學歷貶值,但是沒有學歷在今天依然走不通。很多的媒體都在說大學多好多好,至少可以接觸到更好的城市,更素質更高的人群,可能蘊含著未來更多的發展機會。
這句話本質上也沒有錯,所以也刺激了很大一部分家長,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去大學見見世面。
第三,中國老百姓對教育的投資向來不含糊
很多年前供一個大學生都很不容易,一家人省吃儉用供一個大學生,到今天也是這樣。
你看很多民辦大學,一個大學生一年的花費可能要10萬塊錢,按照咱們中國人普通的工資,一年掙10萬塊錢已經很了不起了。但即便是學費如此昂貴,但是我們的觀念沒有變,所以大學漲學費才漲得有恃無恐。
原本以為高價的高中學費就已經是讓人感到無語了,沒想到大學再來一波。對很多大學來講,這可能是最后一波韭菜了,等到10年以后想要收割這樣的韭菜,估計也不可能了。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985 211大多數學費都沒有變化,一些地方的公辦高中學費還不到1000塊錢,其實也說明了,國家也想讓普通家庭普通孩子盡可能的早尋找自己的出路,不要在這里卷學歷。
但是這個觀念,在普通家長那里還是很難更新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