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25年成都世運會(以下簡稱世運會)正式拉開帷幕,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從賽事場館緊鑼密鼓的改造,到各類世運項目體驗活動舉辦;從城市日益升溫的世運氛圍,到遍布城市各個角落的世運“微場景”。
作為本屆世運會開幕式場地以及多項賽事比賽場地所在的天府新區,正全力以赴,積極籌備,以最飽滿的姿態,迎接這場全球視野下的“城市大考”。
0 1
自然與賽事交融中的公園城市
“將興隆湖作為龍舟比賽場地這一選址,得到了世界龍舟協會的高度認可。經過嚴謹論證,最終認定興隆湖的條件完全符合賽事標準,是舉辦龍舟賽事的理想之選?!北緦檬肋\會技術官員、ITO龍舟賽裁判組唯一的中國國際裁判趙曉俐在接受采訪時說。
8月,天府新區興隆湖湖濱場館中心、天府公園場館、興隆湖沙灘場館中心三處場地,將分別迎來皮劃艇馬拉松、龍舟、跑酷、鐵人兩項、浮士德球、速度攀巖、沙灘荷球、沙灘手球等8個比賽項目。從場館建設到比賽進行,“簡約、安全、精彩”與“綠色低碳”成為貫穿整個賽事全程的關鍵詞。
興隆湖沙灘場館中心。
相較于其他賽區,天府新區賽區更加顯著的特點在于,3個競賽場館(場地)全部依托于戶外公園、公開水域上進行改建臨設,并有在草地、沙灘等自然場地上進行的比賽。在天府新區比賽場館現場,場館與公園城市自然環境呈現出一種相互交融的狀態。
在興隆湖,場館將湖濱臺階順勢打造成部分觀賽區域,觀眾活動區與搭建看臺沿湖岸階梯式分布,臨時坐席與臺階改建坐席形成立體觀賽面。觀眾置身其中,既能近距離感受運動員沖刺時的水花飛濺,又可將湖對岸的城市天際線與湖光山色盡收眼底,形成 “近觀競技激情,遠眺山水城景” 的獨特體驗。
興隆湖湖濱場館中心。
天府公園場館,突破性地取消封閉式圍墻,采用透明圍擋,使場館與公園綠地在視覺與空間上完全貫通。市民漫步公園時可隨時瞥見賽場動態,實現“賽事即風景”的沉浸體驗。
天府公園場館。
縱觀興隆湖與天府公園兩處場地修建,綠色低碳理念與公園城市在此完美交融,場館如“生長”般嵌入湖泊與綠地之間,讓賽事空間與自然景觀渾然一體。
0 2
生活與運動搭配下的世運場景
草地上擊球破風、湖面上龍舟破浪……這個夏天,皮劃艇馬拉松、龍舟、跑酷等8個即將亮相天府新區的比賽項目備受期待。天府新區通過各類體驗項目,點燃了公園城市的運動激情。
6月20日“樂動蓉城”成都市“走基層”文化惠民活動暨成都世運會歌曲推廣展演現場,六項熱門世運體驗項目前大排長龍,小朋友舉著迷你飛盤蹦跳,青年們在斯諾克球桿間切磋較量,現場氛圍熱烈。
“樂動蓉城”成都市“走基層”文化惠民活動。
時間回撥到2024年6月,興隆湖上,一場激情“狂飆”的龍舟賽在萬眾矚目下開賽。數艘龍舟如離弦之箭并排齊發,劃手們隨著節奏,整齊劃一地劃動船槳,水花伴隨著船槳上下飛濺,整個湖面忽地“沸騰”起來。同年10月,成都世運會皮劃艇馬拉松、龍舟項目測試賽拉開帷幕,龍舟競渡的場面再度在興隆湖上演。
興隆湖龍舟賽。賈樊 攝丨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這是極具挑戰性的一次測試賽,我們對賽事流程、安全保障、志愿者服務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檢驗,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為世運會的舉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辟愂禄I備組工作人員表示,從賽道布置、設備檢查到安全保障,每一個環節都力求做到盡善盡美。
除水上項目外,天府新區還以浮士德球打開世運會體育文化交流的大門。去年10月,在元音中學的操場上,國際浮士德球聯合會競賽經理 S?nke Spille 一行對元音中學、元音小學教師們進行浮士德球比賽現場教學,并授予四川天府新區元音中學、四川天府新區元音小學“浮士德球示范學?!保谟杷拇ㄌ旄聟^教師共享中心“浮士德球推廣中心”。
浮士德球比賽現場教學。
今年4月,國際浮士德球總會和亞洲浮士德球總會為天府新區浮士德球隊隊員和天府公園場館中心工作人員頒發了裁判員證書。值得關注的是,參與本次裁判員培訓的學員將成為中國內地首批浮士德球裁判員,其中有12名學員將擔任成都世運會浮士德球項目的助理裁判。
“世運會并不是專屬于運動員的賽事,而是所有人都能參與體驗的一次運動盛宴?!笔忻駞翘煨裨隗w驗項目時說。
從龍舟競渡到浮士德球推廣,從體驗活動到測試籌備,對眾多市民而言,日益臨近的成都世運會不僅僅是一場體育賽事,而是以多元姿態打破競技壁壘,讓每個躍動的身影都成為賽事主角,盡展運動的萬種風情的一場城市運動狂歡。
0 3
城市與賽事雙向奔赴間的世運氛圍
距離8月7日開幕僅有1個月,雙子塔上的吉祥物“蜀寶”“錦仔”形象點亮夜空,6000 余個消費點位的優惠標識同步閃爍,成都正以“世運節奏”,將一場國際賽事轉化為全民共享的生活盛宴。
世運會創意周邊。
5月30日,“聽見世運”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推廣歌曲集中發布,涵蓋《逐夢》《飛翔》《登峰》等作品。1個月后,吉祥物蜀寶、錦仔“飛上”雙子塔,開啟成都世運會比賽門票全面銷售。中國紅、公園綠、金沙黃、熊貓黑、雪山白5種色系票面與“多風格、年輕態、國際感”的成都世運“音樂名片”組合出世運會的運動氛圍。
成都世運會全球售票啟動儀式。
隨著世運會的臨近這種氛圍愈發濃厚。街巷間30個"世運空間"如毛細血管滲透城市肌理,"輕展廳" 里,浮士德球裝備與大熊貓黑色系特許商品相映成趣。
在社區,啦啦操、拔河等項目體驗已走進居民身邊。射箭課程上,聽障學員在志愿者協助下射出的箭矢命中靶心,輪椅上的溫秀蘭在教練指導下找到專屬姿勢這場“世運課程”,讓“運動無界”從理念變為現實。
學員體驗“世運空間”打造項目之“世運課程”射箭項目。
在世運火炬“竹夢”與歌曲《逐夢》錦瑟和鳴中,成都以包容氣質,詮釋著世運會 "趣味性與參與性" 的真諦,致敬追夢路上的每一個奮斗者。這場全民共赴的盛會,終將超越競技本身,成為城市文化基因與體育精神的一次深情對話,為“賽事名城”寫下最生動的注腳。
世運火炬“竹夢”。
記者:劉杰
編輯:周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