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年輕人,心態真是太好了。
——女同事說
點贊、推薦,順便★標俺們
四舍五入做新東方精神股東!
近日,中專畢業的脫口秀選手小奇火了。他以接近滿票的成績,成為所謂學歷最低的脫口秀黑馬。
話筒在他手里像是焊槍,段子像火花一樣密集地炸翻全場,而在他的段子背后,藏著很多年輕人被“學歷歧視”困住的焦慮——
求職時第一學歷像道無形的門檻,考研時“本科學校出身論”像根隱形的枷鎖,連相親時第一學歷都成了暗中權衡的籌碼。
TOP2>C9>985>211>雙一流 >普通 一本>二本>專科,學歷歧視鏈的存在,好像把學歷等級化了,在這個等級分類里,身處其中的人歧視或者被歧視。
學歷歧視,仿佛演變成新的“種姓制度”,人們獲取學歷,好像就在等級里確認了自己的“學歷種姓”,且這個“學歷種姓”仿佛貫穿人一生各大重要節點、伴隨人很久。
但是小奇的心態完全不一樣,他不接受學歷歧視、有主體性,“hr不要我們,資本不選我們,是因為我們不順從、不忍著、太強大了,他們怕我們”。
他不怕打擊、心態好到炸,“上中專就代表你從小經歷批評謾罵侮辱,但是你仍然不往心里去,真的稍微心態不好一點,上大專了”。
這一系列句句爆梗又犀利的段子,看似一個中專生的自嘲,卻反映出了當下年輕人其實相對普遍的一種心態:
以自己的方式消解社會強加的價值標尺、反抗單一的評價體系,追求自洽的生存哲學。
01
解構:自嘲打破“唯學歷”論
在走上脫口秀的道路之前,小奇的中專生活充滿了荒誕與真實:有人沉迷戀愛,有人搞抽象藝術,還有人中途輟學去洗浴中心打工,被客人追打后又躲回學校······
在這樣“不思考未來、不為未來所焦慮”的環境氛圍里,小奇并沒有思考過中專意味著什么。
直到他放棄了機械式的影樓工作,去往大城市,才感受到了別人口中的“憂慮”。他發現很多大城市里的人,從小到大總是繃著一根“不好好讀書就沒有好出路”的弦,這樣懸而未決的心態反而會讓很多人一直處于崩潰之中;而哪怕在大城市里掙了很多錢,不少人卻缺乏著快樂。
因此,在相對松弛的中專環境中成長的小奇,反而更早看清了被"唯學歷論"束縛著的同齡人。
小奇并非唯一一個自嘲“學歷低”的脫口秀演員。去年的節目上,付航帶著標志性的笑容說:“爸,我考了254分······不是單科成績,而是總分。”全場爆笑后,他接著說:“我的人生已經浪費了。”
但話鋒一轉,他立馬引用爸爸的回答,撕下了高考失敗就是人生失敗的標簽——“你才十八歲,你的人生還沒開始。”
付航的表演動人之處在于,他用脫口秀完成了對所謂“失敗”的祛魅,就像他在舞臺上,輕描淡寫地說出“254分不是終點,而是我喜劇生涯的起點”。
這個曾被優績主義綁架的年輕人,用幽默的方式否定了“一考定終身”的荒謬邏輯。他清楚地明白,自己的人生不應該被一次考試成績所定義,人生的可能性遠比分數要豐富得多。
不僅是小奇、付航等中專生自嘲學歷,其實在網絡上,985、211高校學生的自嘲屢見不鮮。
比如清華大學的學生,因為學校在五道口,且專業以理工科為主,就給自己的學校起名為五道口職業技術學院;北大的學生則自稱學校為中關村應用文理學院;還有中國農業大學又名“海淀種豬選育場”、同濟大學叫“上海市第一建筑施工隊”、四川大學叫磨子橋職業技術學院······
這些綽號背后其實反映的正是高校學生自己對“名校光環”的解構。他們認識到,高校等級不能簡單地與個人價值掛鉤,個體獨特的生命軌跡也不應該被一沓學歷證書捆綁。
這種集體自嘲的背后,也是對教育功利化的溫和地、消極地反抗,更是對“人之為人”的主體性的堅守。
圖源:知乎
知乎上有一個關乎“做一個985廢物是什么感覺”的熱門討論,一位來自中山大學的博主分享了自己因為選到了不喜歡的專業,得過且過的經歷。值得注意的是,這位分享者最終達成的不是自我放逐的結論,而是一種深刻的自我和解。
選擇“不參與競賽”同樣是一種人生選擇,而這種選擇必然伴隨著相應的代價——可能是錯失保研機會,可能與高薪offer失之交臂。但正如高考不能定義一個人的全部價值,這些所謂的“失敗”同樣不能成為生命的終審判決,這只是你自己對人生課題選擇的結果而已。
而我們探討這種現象,絕非鼓吹消極躺平的文化。相反,這揭示了一個更為深刻的命題:在一個充斥著“你要成功”敘事的時代,當代年輕人真正的勇氣或許在于:
他們坦然地選擇不參與這場游戲,而是重新建立屬于自己的價值坐標系。在解構了外界賦予的意義后,再去面對如何為自己的獨特人生賦予意義。
02
重構:建立新坐標系
前不久,一位來自南師大的心理老師分享了自己過去給大學生做心理咨詢時的一些觀察,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她提到,當代大學生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自我同一性危機”。
當年輕人掙脫高考的單一軌道后,反而陷入了更復雜的精神困境:原本在高中時代,他們被植入的目標僅僅是要完成高考,這個目標雖然太過“粗暴簡單”,但卻明確強烈。但在進入大學后,一切都有所不同,目標的斷裂和“自我”的察覺時時困擾著他們。
一方面是學業成績不再是唯一標準,社團活動、實習經歷、科研競賽、社交能力等都成為衡量“優秀”的指標。另一方面,外部社會對“標準成功路徑”的判定——保研、考公、進大廠被視為不容置疑的選擇;以及內化的“不能犯錯”的心理,讓學生們因為潛在的試錯成本而迷茫無措。
更值得警惕的是,很多學生試圖在社交平臺上精心打造人設,以此用一種“假性自主”來掩蓋內心的空虛。
無獨有偶,在今年北京大學畢業典禮上,有一位哲學系的教授同樣注意到了這一困境。他的發言,似乎想要為年輕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方向:
“生活的最大天敵就是不自覺地陷入虛假的表演——不是做自己,而是在表演別人眼中的自己。我們需要對具有表演性的積極狀態保持高度的警惕我想用為己之學來說明真實生活與虛假表演之間的區別,“為己之學”的目標不是為了贏得競爭優勢而獲得知識壁壘,也不是為了塑造別人眼中的自我來掩蓋內心的不堅定,而是自覺投身當下,知曉并肯認其價值。進而言之,與其追求被人仰望的、抽象的偉大,不如平和地專注當下的行動。在我看來,所有被人仰望的都是平和自覺及專注投身的副產品。”
圖源:公眾號@北大哲學人
同樣察覺到了這些困境的,還有年輕人自己。因此,一場沒有硝煙的、拒絕傳統標簽,而是發揮各自所長,在新的時代潮流下建立起自己身份的運動正在悄然發生。
不難看見,如今越來越多的高校生,并沒有盲目走上進互聯網大廠工作的道路,而是走向多樣的就業道路:有人選擇回到家鄉,參與基層建設;有人碩士畢業,選擇成為一名小學教師;還有人憑借自己的專長,成為一名up主······
來自職業學校的年輕人也是如此。四川省的龔晟,以720分的中考成績,成功考上當地重點高中的“第一梯隊”。然而,高二那年,他卻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錯愕的決定:放棄普高,轉入學烹飪職高。“到了高二,感覺學不走了”。他坦言,文科的壓力讓他喘不過氣,而未來的就業前景更讓他迷茫。
而在一次職普融通宣講會,讓他意識到,“與其在題海里掙扎,不如用鍋鏟炒出自己的未來。”最終,他以648分(專業307分)奪得了四川省烹飪專業的第一名。
圖源:微博@四川觀察
而其實無論是研究型高校,還是職業型院校,亦或是哪種職業,都是千萬選擇中的一項。最重要的在于,你是否認同真實的自己。
03
自洽:成功的多元判定
有一首叫《觸摸自己》的詩曾寫到:
“你靠什么謀生,我不感興趣。我只想知道,你渴望什么,你是否有勇氣追逐心中的渴望。你面臨怎樣的挑戰、困難,我不感興趣。我只想知道,你是怨聲載道,還是視它為一次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這些詩句像一面鏡子,照見了時代的集體焦慮:
過去,年輕人被要求拼命向前奔跑,卻忘了問自己為何出發,從而忽略了讓人之所以為人的那些東西——比如感知快樂的能力、體驗幸福的本真和建立情感連接的渴望。
而如今,我們卻越來越能看見人性的光輝正在閃耀。
南京大學的校園里,“南哪助手”賬號記錄著一個個平凡卻動人的故事:有前往沅陵縣支教的大學生,與當地的孩子在日照金山時唱起《有形的翅膀》,約定好未來在南大再相見;有人在進入大學迷茫過后,開始寫同人文、看漫展,尋找自己的愛好,并調侃說未來某天可能會開心地在麥當勞炸一輩子的薯條······
這些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反轉、沒有高低起伏的敘事,卻展現了生命最本真的樣貌——當一個人能夠按照自己的節奏生長時,平凡也會發光。
圖源:公眾號@南哪助手
北大教授林小英在《無答案之書》中描繪的愿景令人神往:"一個可以鉆進鉆出的、多孔的社會"。
我們當然也希望,自己身處在的社會,不是將具體的人固定在某條工業的流水線上,不是有且僅有一種單一的價值評判體系,而是一個流動的、多元的生態系統。它能短暫的一時的失敗,允許不同的人自由選擇自己的方向,因為多樣的生命形態共存之時,便是生命本真的樣貌展現之刻。
正如福柯所批判的,人不能是工具。當我們拼命追逐那些社會定義的“成功”時,是否正在失去更珍貴的東西?當傳統教育將人簡化為分數和排名的載體;當職場將人異化為績效指標的執行者時,我們更應該珍惜作為人的主體性。
小奇在脫口秀上說,媽媽給他起名時,把一個“奇”字放在他的名字里,就是希望他可以“出奇冒泡”,成功且獨特。
他如堂吉訶德般,舉著自己的“焊槍”,戲謔地解構了社會的規訓。也正在提醒每一個當下的我們:人生最酷的姿態,不是“成功”,而是大膽做自己。
參考資料:
1.鳳凰網:學歷最低的脫口秀黑馬:別瞧不起我們中專生
2.一席:每個人都在教大學生做人,卻不在意他們自己到底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3.搜狐網:中考720分學霸轉職高!他用鍋鏟“爆改”了人生!
每日互動
你怎么樣看待年輕人的這種心態呢?
評論區告訴我8~
面對小朋友,新東方有編程、美術、機器人、科學等素質課程,也有口才、寫字、腦力、故事表演等素養課程,還有游學營地喔;
面對高中生、大學生,有留學咨詢、出國考試、大學四六級、考研、專升本、成人英語;
反正,我們提供全程體系化教育教學解決方案,只要是你想學的,我們都有(嘻~)
有需要歡迎點擊下方小程序,將有專人和您聯系解答~
更多好看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