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連工業大學一名女學生李某蒔被開除,引發了網上一片熱議。
有人說她是“受害者”,說她只是私生活出了點問題,學校怎么能“落井下石”,不去保護她、反而開除她?這種說法聽起來挺正義,但真了解了事件全貌之后,你可能就不會這么想了。
一、“私密視頻”只是冰山一角
先說說這事的來龍去脈。李某蒔,21歲,正值大學青春年華,原本該是專注學習、準備未來的階段。但在2023年12月,她卻與一位37歲的烏克蘭電競選手Zeus“相遇”,迅速發展出了地下戀情。
光是談戀愛,其實也沒啥好指責的。但問題是,這段關系明顯游離在道德和法律邊緣。李某蒔不僅有國內的男朋友,還拿著對方給她買的演出票,轉身就跑去和烏克蘭人約會。更過分的是,她竟然主動配合拍攝多段極其私密的視頻。
這些視頻后來被Zeus泄露,引發巨大輿論。視頻里,李某蒔不僅行為親昵,還頻頻做出挑逗性動作,比如熟練地抽煙、對鏡頭吐舌等,完全沒有一個大學生該有的矜持和克制。
二、不是“受害者”,而是主動參與者
有些人為她鳴不平,說她是“被偷拍”、“被出賣”,所以該被同情。但從現有的材料看,她是主動參與、主動配合拍攝的,視頻中根本看不到半點“被逼迫”的跡象。你說一個人要是真的受害者,怎么會笑著、擺拍著對著鏡頭做這些動作?更別提還有多張合照、自拍合影,滿臉甜蜜。
而且,她的行為不是一次兩次,而是持續性地與對方來往、私下約會。甚至在已經知道對方有拍攝習慣的情況下,仍然選擇參與,這還怎么說是“毫無責任”?
三、作為學生,她的行為已嚴重違背校規
大學不是誰都能上的,尤其像大連工業大學這種重點高校,是用公共資源在培養人才的地方。學校對于學生品行、行為是有明確管理要求的。李某蒔的行為,早已觸碰了校紀校規的底線。
她不是只做錯了一件私事,而是影響到了學校聲譽、風氣,也嚴重影響了其他學生的認知和判斷。如果學校這時候不做出表態,那今后是否每個人都可以打著“私生活自由”的旗號,干擾公共秩序、踐踏底線?
很多高校早就明確規定:嚴重違反社會公德、造成惡劣影響的,學校有權給予處分,直至開除學籍。她的事,顯然已經達到了“惡劣影響”的程度。
四、保護隱私≠掩蓋錯誤
有些人說,視頻被外泄,她已經夠慘了,學校不該再“補刀”。但換個角度想,這些視頻如果沒外泄,她的行為就對了嗎?只是因為事情敗露了才說“可憐”?那是不是沒曝光前,她就可以毫無顧忌地繼續那種生活?
更何況,所謂“隱私被侵犯”固然要追責泄密者,但這并不代表她自己就可以全身而退。社會公德和法律底線,本就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保護你,一方面也在約束你。
五、大學不是避風港,而是責任的起點
我們都希望學校能保護學生,但保護不代表縱容,更不是無條件地袒護。教育的意義,從來不只是傳授知識,更是塑造品格。一個已經成年、有選擇能力的女大學生,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否則,就是對其他踏實學習、謹言慎行的學生極大不公。
她被開除,不是因為她談了個外國男朋友,不是因為她抽了根煙,而是因為她的整套行為方式,已經失去了大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底線。
結語:
別動不動就用“她是個女孩”、“她是學生”來洗白所有問題。一個人一旦做了錯事,就要接受相應的后果。這才是真正的教育,也是公平社會的基石。
李某蒔被開除,不冤,也不是被迫害,而是為她的選擇和行為買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