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湖南衡陽,一名女子突發疾病昏厥倒地人事不省,面色蒼白。眼看病人已經快沒有脈搏了,而且救護車暫時還沒趕到現場,一名路過的男子毫不猶豫上前實施心肺復蘇急救,另一名路過的女子也接力參與按壓。經過這位過小伙子和另一位路過女性的不懈努力搶救下,大概十幾分鐘后病人終于恢復意識,女子恢復眨眼反應,被120送醫脫險。
面對及時出手將病人從生死邊緣拉回來的路人,本應獲得無數掌聲,然而,在某媒體的煽動下,網上卻出現了不少質疑聲,有網民發帖質問:為啥不換個女的來按?為什么不按肚子而要按胸?
這是某媒體設置的話題:#女子昏厥男子跪地心肺復蘇被指襲胸#,可以說這個話題惡意滿滿。
這是令人匪夷所思的評論,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他們骯臟的內心。
面對這種緊急情況,路過的一男一女及時伸出援手,將病人從鬼門關拉了回來。眾所周知,心肺復蘇(CPR)的國際標準要求按壓胸骨中下部(兩乳頭連線中點),深度需達5-6厘米才能有效刺激心臟。一些人故意救命操作污名化為“猥褻”、”襲胸“,甚至質問為什么不按肚子卻按胸,他們并不是真的沒有這點基本的急救常識,而是故意想把水攪渾。
某些媒體發帖報道此事件后故意在評論區有選擇性地進行控評,將所謂“網友質疑襲胸”實際源自個別低熱度評論(如僅1個點贊的留言)進行手動放大為“廣泛爭議,以此制造熱點。這就導致明明只是極少數人在興風作浪,在媒體和平臺的放大下,這種違背人性的言論卻似乎成了輿論的熱門話題。
有網友怒批:他們難道最希望看到的就是這個女子暴死于街頭?如果是他們的家人,還會這么說嗎?
有一位目擊者是這么描述的:他雙膝跪破、汗透衣背時,唯一念頭就是搶回心跳,根本就沒有精力去考慮病人的性別問題。更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當技術問題被道德化,專業行為被污名化,社會將付出生命的代價。
經事后多家媒體證實,施救男子被證實為湖南某醫學院教師,他的操作也完全符合專業規范。而網上的評論,絕大多數并沒有被某媒體帶偏節奏。
中國的輿論場經歷了不少標志性的事件,從當初彭宇案導致路人不敢扶,讓社會公眾道德感后退了幾十年,到如今有人想讓救人者不敢出手救,這種輿論導向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全是背道而馳的。更有不少拳師趁機興風作浪,大肆挑動性別對立,進一步撕裂社會,讓救人的行為止步于輿論壓力之下。如果任由這種輿論蔓延下去,很難想象以后我們的社會將會成為一種什么樣。
當今的社會,面對需要救助的群體,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輿論導向?這個問題,可能不僅僅只是網友們需要考慮的。真正要想做到清朗網絡,監管治理各大平臺、媒體才是重中之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