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鄰為善、以鄰為伴”,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新華路街道梅安居民區黨總支多年來踐行的行動指南。近年來,居民區黨總支進一步將黨建引領貫穿社區治理全過程,著力打造黨建聚鄰、服務暖鄰、文化親鄰的“睦鄰社區”。如今,黨建引領如同春風化雨,滋潤著社區的每一個角落,“梅安睦鄰”品牌也逐漸成為社區居民心中溫暖家園的象征。
黨建聚鄰:點亮社區自治的明燈
走進梅安居民區,沿著新華路由西向東,你會看到4個“睦鄰依托點”。這些依托點如同社區的燈塔,照亮著居民的生活。它們由黨員骨干牽頭組建,形成了一個覆蓋社區的服務網絡。黨總支以睦鄰點為陣地,推行“1名負責人+N個志愿服務崗”的工作機制,讓黨建的力量深入到社區的每一個細節。
“孫奶奶,今天又來嘎三胡啦?要不要喝杯熱水呀?”“爺叔,這兩天持續高溫,在家不要忘記開空調哦……”一大早,家住梅安居民區的葉阿姨就在社區睦鄰點忙碌起來了,她做事風風火火又不失細心,不忘特別關照每一位高齡老人。
“社區在我有困難的時候幫助過我,所以我要盡自己所能為社區做點事情。”原來,葉阿姨曾因妹妹重殘而陷入困境,是社區持續多年的困難幫扶和節日慰問讓她重燃了對生活的希望。如今,她主動請纓成為家門口睦鄰點的負責人,用行動詮釋著黨建溫暖的傳遞力量。
“群眾需求在哪里,黨建就跟進到哪里”,這是梅安居民區黨總支始終堅持的工作理念。居民區老齡化突出,特殊群體需求多元。為此,黨總支精準施策,確保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
在梅安居民區,像葉阿姨這樣的黨員和居民還有很多,他們被社區溫暖,也用自己的行動書寫著鄰里互助的感人篇章。
聯手治理:共筑睦鄰新格局
除了熱心積極的志愿者,梅安居民區還依托轄區單位多的資源優勢,堅持黨建引領共駐共建共享,通過拓寬睦鄰自治的共治渠道,開展社區三微治理、精神文明創建等活動,促進社區面貌進一步改變,構筑睦鄰新格局。在這里,“睦鄰議事廳”成為居民發聲的平臺,89條居民建議被收集并推動落實。加裝非機動車充電樁、加裝電梯等民生實事也陸續落地生根。黨員們帶頭開展“垃圾分類督導”“文明養犬宣傳”,帶動200余戶居民參與自治,小區環境投訴率同比下降67%。
與此同時,梅安居民區黨總支還以睦鄰共建為原點,條塊結合、優勢互補,發動社會組織、居民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共同為社區公益服務。此前,居民黨員志愿者在睦鄰點設立了“紅色服務崗”,每月開展“便民服務”理發、扦腳等。如今,這些服務已經成為了梅安居民們的日常。睦鄰點中,70歲老黨員義務維修小家電,累計服務居民200余人次;青年黨員醫護團隊每月開展血壓血糖檢測、用藥指導;社區律師黨員提供法律咨詢,化解鄰里糾紛32起。設立“助殘輪椅驛站”“愛心雨傘站”,提供20類便民物資。居民王阿姨感慨道:“以前換個燈泡都要等兒女周末回來,現在下樓就能找黨員志愿者幫忙,太方便了!”在黨總支引導下,居民們還自發成立了“鄰里幫幫團”,涌現出“愛心菜籃”(閑置物品共享)、“溫暖驛站”(快遞代收)等互助項目。獨居老人李爺爺突發疾病時,鄰居黨員第一時間發現并送醫,真正實現了“遠親不如近鄰”。
睦鄰文化聯建:增強居民自信與民生“雙向奔赴”
為了進一步激發居民文化自信。梅安黨總支依托睦鄰點,發動組建衍生團隊,舉辦“睦鄰文化節”“家風故事會”等活動46場,惠及居民1800余人次。重陽節組織“重陽不重樣,共話桑榆情”活動,春節開展“寫春聯送溫暖”,讓傳統節日成為凝聚鄰里情的紐帶。通過文化聯建,不僅增強了居民的睦鄰歸屬感和認同感,激發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識,而且進一步提高了居民的文化自信。
在此基礎上,梅安居民區黨總支還整合社區各類睦鄰資源,共建文化溝通交流渠道,著力為小區居民的精神文明和民生事業服務,提升居民與轄區單位睦鄰友好發展關系,共同創造美好生活。居民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今梅安居民區社區矛盾糾紛同比下降58%,群眾滿意度達到了98.6%。
“希望居民推開睦鄰點的門,走進的是服務陣地,感受到的是黨的溫度。”梅安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陸東昇說,未來,梅安居民區將繼續深化黨建引領睦鄰,讓“小站點”釋放“大能量”。
記者手記
走進梅安居民區,便會被這里濃厚的睦鄰氛圍打動。睦鄰共建如同一座橋梁、一根紐帶,緊密連接著社區的每一個角落。以睦鄰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居民區黨總支與社區睦鄰資源聯享,將人與人之間接觸較少的“生人社區”轉變為彼此照應的“熟人社區”。從黨員骨干牽頭組建的服務網絡,到居民自發成立的“鄰里幫幫團”,從“睦鄰議事廳”里居民們的熱烈討論,到“紅色服務崗”上老黨員們忙碌的身影……每一個細節都彰顯著黨建引領的力量。
“梅安睦鄰”,因何而睦?“黨建賦能”或許就是最生動而貼切的答案。在這里,“黨建賦能睦鄰共建”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溫暖傳遞、鄰里互助的生動實踐。“小站點”釋放的“大能量”,讓“梅安睦鄰”成為更多人心中的溫暖家園,也讓我深刻感受到了基層黨建在社區治理中的強大生命力。
圖片來源于新華路街道
撰稿:甘力心
編輯:史煥煥、王心怡(實習)
責編:王 博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