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是說了句實話,美國立刻動手,把她全球封殺。凍結賬戶、吊銷簽證、斷絕合作,一個聯合國人權專家,居然因為講真話被打成“眼中釘”。
但她到底說了什么,讓美國如此緊張?她沒喊口號,也沒講情懷,只是拿出了一本賬本——誰在供武器,誰在給算法,誰在炸平街區,又是誰在重建樓盤然后分紅。
原來,在這場血與火的背后,真主角不是坦克,不是士兵,而是一條殺人分紅的全球產業鏈。你以為他們在打仗?錯了,人家在結算利潤。
你以為他們在打仗?其實他們在做生意
很多人看到加沙戰爭的新聞,第一反應是“沖突升級”“民族仇恨”,但在聯合國特別報告員阿爾巴內塞眼里,這根本不是戰爭,而是一門賺錢的買賣。
她的報告里沒有復雜術語,而是很直白地指出:以色列打加沙,不只是為了控制,而是為了盈利。
比如,在加沙不斷被轟炸的21個月里,以色列特拉維夫證券交易所的股價上漲了213%,市值上漲了2257億美元。
這是個什么概念?越是戰火激烈,股市就越歡騰;廢墟越多,賺錢的機會就越多。
這聽起來很荒謬,但細看背后的鏈條,一切都說得通了。打仗用的是飛機、導彈、無人機,這些都不是“庫存”,而是現貨,來自全球幾十家軍火公司。
比如洛克希德·馬丁負責F-35戰斗機,雷神公司提供導彈系統,一次空襲背后可能牽扯幾十張訂單。
打哪里?怎么打?靠的不是拍腦袋,而是科技公司的AI識別系統。谷歌、微軟等在以色列設有研發中心,為軍方訓練識別模型,用來定位目標、分析行為軌跡、判斷“是否值得打”。
算法越精準,爆炸就越有效,成本控制得越好,利潤空間就越大。
而每一輪打擊之后,留下一片空地,就成了下一個投資機會。建筑公司進場,重建定居點,圈地蓋樓,整片區域直接變成“可開發資產”。
連鋪路和通水電的配套方案都已經預設好,只等炸完開工。
這套流程,是不是像不像房地產開發?只是別人的開發是清空合同,他們的清空是炸斷呼吸。
還有更諷刺的地方——人道援助也被納入了這門生意的盤子里。比如2025年5月到6月,一個月內就有509人在所謂“人道援助物資分發點”被炸死。
這些本該救人的物資,變成了聚集目標,是戰場精準打擊的“誘餌”。
你能看到的,是電視里的灰塵與尸體。但在資本市場上,那些尸體就是上漲曲線、是分紅信號、是可交易資產。
所以你以為這是戰爭,其實這是業務。你以為他們要的是勝利,其實他們要的是市值。
從AI到炸彈,他們用加沙做了一場完整的產品實驗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哪個地方,能讓企業測試新武器、訓練新算法、獲取真實作戰數據,又沒有外部監督和制裁風險,那就是加沙。
阿爾巴內塞在報告中指出,這場戰火之所以持續,不只是因為有人要打仗,而是因為加沙已經被當成一個現實版的“活體試驗場”。不是模擬,而是真人真炸,真建筑、真收益。
在這里,軍火公司拿來測試新型號的無人機和導彈系統,實地驗證其打擊精度、覆蓋面積和破壞效果。
而這些結果,不只是軍事參考,更是寫進產品說明書、推銷給其他國家的賣點。打得越多,數據越全,越有說服力。
與此同時,科技公司也在用這里的“戰場環境”做AI模型訓練。
不像我們訓練AI是識別貓狗照片,他們是用戰場攝像頭、無人機數據、通話記錄、人流路徑來訓練“目標識別系統”,分析誰可能是嫌疑人、誰的活動軌跡值得警惕、誰一動就要盯。
訓練好了之后,模型就能自動推薦打擊目標,連人工決策都省了。一場空襲的流程,從算法標記到導彈投放,可能不到一分鐘。這在商業上叫“效率”,在戰場上就是“人命流水線”。
最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建筑公司和工程隊也在參與這個流程。一片區域被炸毀后,短時間內就會被重新劃區,蓋上新樓,建成猶太定居點。
這不是戰后重建,這是規劃之中的資產置換。炸彈先掃空,再蓋樓收租,成本全由戰火承擔,收益全由資本收割。
整條鏈條運轉得非常專業化。沒人拿槍逼人投資,但每個人都想分這杯羹。銀行投資軍火公司股票,基金布局以色列基建,AI公司發布“戰場實績演示”來吸引政府訂單。
而在這條鏈條上,每一環都在“用死人做產品”,每一次爆炸背后,都是一輪企業績效的結算。一枚導彈打出去,背后不是一個士兵的意志,而是一整套商業邏輯在驅動。
加沙不是戰場,它是一個被精算過每一寸土地價值的投資場景。它不是災難的結果,而是系統運作的成果。
她說了句“這是生意”,就被美國全球封殺
這么一條鏈條,過去雖然有聲音批評,但沒人敢把它說清、說透、說上聯合國講臺。阿爾巴內塞,是第一個把這條鏈整個攤在桌面上的人。
她不是在喊口號,她是點名了參與企業、給出具體數據、附上商業路徑圖,最后還建議國際刑事調查和經濟制裁。一句話講明白:這不是民族沖突,這是全球資本操盤的一場“殺人財路”。
也正因如此,美國的反應毫不猶豫:不是駁斥她的觀點,而是制裁她這個人。
2025年7月9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宣布對她實施全球制裁:凍結她在美賬戶、吊銷簽證、切斷合作網絡。
而她只是一個聯合國的人權專家,既不帶兵也不帶槍,她觸動的,只是一條鏈的底線。
這也印證了一件事:她沒有撒謊,只是說了真話;她沒有挑事,只是挑破了事。真正讓美國急眼的,不是她“左”或“偏”,而是她講得太清楚,揭得太準了。
制裁她,等于告訴世界:這套生意不能碰,也不能說,更不能查。
你說“這不是戰爭,是產業”,他們就要讓你連銀行賬戶都登不上。你把“誰在賺錢”說清了,他們就要抹黑你“反猶”。不是怕你亂講,而是怕你講得對。
所以到最后,真正讓人憤怒的,不只是炸彈落下的時候世界沉默,而是當真相被說出口的時候,世界選擇堵上嘴。
而那條血色的產業鏈,沒有被拆解,只是換了條路線繼續運轉。炸彈還在落,股市還在漲,說真話的人卻被封殺。
參考資料:
聯合國巴勒斯坦問題人權專家:不會屈服于美國制裁.新京報.2025-07-11
聯合國特別報告員譴責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種族滅絕”行徑.環球網.2025-03-28
From economy of occupation to economy of genocide – (AHRC5923) Report of the Special Rapporteur on the situation of human rights in the Palestin
聯合國專家報告揭示以色列在加沙的種族滅絕何以持續.央視新聞.2025-07-04
深觀察|“走向和平還是陷入深淵?美國需要做出決定”.北京日報.2025-07-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