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敘利亞內(nèi)戰(zhàn),這是以色列和土耳其,用敘利亞做棋盤,打代理人戰(zhàn)爭的開場白。
敘利亞南部的蘇韋達,過去雖然也動蕩,但從沒像現(xiàn)在這樣被當作“地緣博弈的撞鐘”。現(xiàn)在朱拉尼這邊,HTS武裝+敘利亞新國防軍一口氣甩下六個師,帶坦克、火箭炮、防空車就往南沖——這可不是小打小鬧,這分明是“收盤”架勢。
結果,以色列炸了。
不是警告式炸,是實打實往T-55、T-62這些老爺坦克頭上砸炸彈,甚至軍方還直接亮相摧毀畫面。你說打的是誰?打的不是恐怖分子,是“敘利亞新國防軍”,是土耳其默許下的、裝備整齊的、編制清晰的正規(guī)軍隊。
這意味不意味,以色列已經(jīng)把敘利亞新政權+土耳其支持的軍團,直接列為敵方目標了?沒錯,基本可以蓋棺定論。
我們回頭看這個“朱拉尼”。從原來的HTS頭子混成了“大總統(tǒng)”,甚至還搞出了一個叫“敘利亞新國防軍”的整編部隊,說白了,就是借殼上岸,把圣戰(zhàn)武裝洗白,變成國家力量。他現(xiàn)在這波南下進攻蘇韋達,根本目的不復雜:
拔掉德魯茲人這個“獨立釘子戶”,統(tǒng)一南部;
逼以色列攤牌,看你是真護德魯茲,還是嘴炮而已;
借著戰(zhàn)事,把土耳其對南部戰(zhàn)場的軍事存在“合法化”——你看,都是打恐怖分子,都是建立安全區(qū),多正義。
但他沒想到,以色列這回真的炸了。空軍一整天往敘南坦克群上扔彈,一副“不讓你們過境一步”的狠樣子。
說回德魯茲人。這個在中東混了幾百年的“邊緣強人族群”,有地盤,有武裝,有組織,還有一個很會打算盤的頭兒——希克邁特·希德里。這次被圍攻,表面看上去是“德魯茲撐不住”,但其實他們一直有招:
拖HTS,把他們拉進蘇韋達城市巷戰(zhàn),延緩推進;
放話讓以色列出手,你不炸我真完了;
一旦扛不住就抓俘虜、談判、做人質(zhì)交換,玩的是民族生存牌。
這招確實有用——以色列炸了;德魯茲民兵還抓了一堆貝都因部落武裝的人,開始打“籌碼戰(zhàn)”。
但問題是,土耳其這邊動靜越來越大。
不只是派兵,還開始用長途客車拉部隊南下。注意,這不是搞點零敲小隊,是直接往南輸送“軍團單位”,甚至和敘利亞新國防軍的編制融合。這種玩法,在美軍不表態(tài)、北約裝看不見的情況下,危險指數(shù)非常高。
以色列要真跟土耳其干,除了空軍火力稍強,其他方面都不占優(yōu)。問題還在于:美國的軍火系統(tǒng),尤其是那些被賣給土耳其的F-16、電子戰(zhàn)系統(tǒng),一旦真打,隨時會被美方“遠程鎖死”,這個風險,土耳其人未必沒評估過。
從目前戰(zhàn)況看,蘇韋達是關鍵。
HTS打得猛,以色列炸得狠,德魯茲人死扛;但戰(zhàn)線一旦突破,敘利亞南部將徹底淪陷,屆時以色列就得直接派地面部隊硬攔了,梅卡瓦開進敘境,不是幻想,是選項。
而那一刻,就是“全面介入”的開始,也等于宣布以色列跟敘新政權徹底攤牌。
這次沖突,不是局部戰(zhàn),是真正意義上的“中東秩序新洗牌”。
以色列要保德魯茲,就必須阻止朱拉尼擴張;土耳其要保HTS,就必須讓以色列不敢出手;美國現(xiàn)在還在觀望,但越觀望,風險越大。
這事,玩得不是地緣,是生死。
你說中東永遠亂?
不是,它是在試圖重新變穩(wěn),只不過每次重塑秩序,都要死人。只是這次死的,不再是游擊隊和反政府武裝,而是帶坦克、扛火箭、開巴士沖鋒的正規(guī)軍團。
——所以別以為是“內(nèi)戰(zhàn)”,這已經(jīng)是代理人戰(zhàn)爭的戰(zhàn)役級開幕式。
接下來,就看誰真敢打,誰真敢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