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突然宣布總統被以色列襲擊,表示要讓以色列付出代價。而在這個時候,此前還對以色列示好的敘利亞朱拉尼政府,突然出動大軍進攻以色列的盟友,他們的目的是什么?而在敘利亞臨時政府的背后,又一個中東大國的影子浮現,第三方勢力下場了,他們是誰?
日前,伊朗方面公布消息稱,以色列此前曾對伊總統佩澤希齊揚發起“斬首”行動,后者在撤離時腿部骨折。德黑蘭當局表示,以色列將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似乎表明他們準備發起新一輪對以打擊行動。而以色列還未回應,敘利亞局勢突然生變,其南部的蘇韋達省爆發武裝沖突,交戰雙方是德魯茲民兵武裝和敘利亞臨時政府“國防軍”。值得一提的是,德魯茲民兵武裝是以色列的盟友,他們在交火后很快給以總理內塔尼亞胡發信息,請求干預局勢,并提供軍事援助。以軍也出動戰機,空襲進攻德魯茲民兵武裝的敘臨時政府裝甲部隊。但在當地時間7月14日,敘利亞臨時政府部隊依然攻下了德魯茲武裝的核心城市蘇韋達。
有分析認為,敘利亞局勢突然變化,雖然是敘臨時政府領導人朱拉尼下達的命令,但真正推動者是朱拉尼最大支持者土耳其。此前,堅持武裝斗爭46年的庫爾德工人黨宣布解散,并主動銷毀了武器裝備。這個情況,讓土耳其的“心腹大患”被消除了,使得土總統埃爾多安可以騰出精力、資源和人力處理其他事務。而且在近些年,埃爾多安個人多次出現健康問題,他在2023年突發胃病而中斷直播采訪,隨后一度傳出患上心肌梗塞。而在近日,埃爾多安在歐洲政治共同體峰會上,突然抓住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手指不放。隨后的北約峰會,又是馬克龍與埃爾多安,前者在握手時,被后者直接刷到右側。有人認為,埃爾多安的舉動是“用肢體傳達強烈信息”,但也有人認為,這是“老年癡呆的前兆”。這些情況,可能會讓埃爾多安加速他的布局。
而從土耳其的角度看,他們對以色列勢力出手,可以有兩個原因。首先,作為中東國家,土耳其卻嚴重缺乏能源,其石油探明儲量只有3.4億桶,這使得他們對外石油依賴度高達92%,并且最重要的供應方就是中東的阿拉伯國家。以色列不僅肆無忌憚襲擊加沙地帶,還不宣而戰襲擊伊朗,造成德黑蘭當局多名高官、科學家死亡,但他們所謂的“伊朗有核武器”的借口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阿拉伯國家意識到,若伊朗倒下,他們很可能成為以色列下一個目標。而土耳其就抓住這個機會,向阿拉伯國家表態“還有我”。如果能得到阿拉伯國家的支持,土耳其有望取代伊朗,成為能對抗以色列勢力的中東大國。
其次,以色列進攻加沙地帶已經一年多,但他們還沒有解決哈馬斯武裝,反而被巴勒斯坦戰士輪番上演“坦克體操”,傷亡越來越大。甚至以色列還在近日打破承諾,剝奪了極端正統猶太人(哈瑞迪人)的“不服兵役”特權,可見他們在伊朗的持續導彈打擊,以及哈馬斯的不斷消耗下,損失遠超公布的情況。敘利亞臨時政府對蘇韋達省的進攻,可能是土耳其的一次試探。若以色列不出動地面部隊,土耳其就會聯手敘臨時政府,將以軍趕出敘利亞,中東局勢將迎來“三國演義”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