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手表因主人疏忽丟了,2名環(huán)衛(wèi)工在高溫天里,扒著8噸垃圾翻了4小時。
手表找回后,失主在視頻里笑得燦爛,大同文旅高調宣傳“暖心新聞”“正能量”。
唯獨那兩位汗流浹背的環(huán)衛(wèi)工人,連名字都沒留下。
底層的辛酸,就這樣被包裝成了城市溫情,這份“正能量”,到底溫暖了誰?
垃圾堆里找手表
7月1日,深圳的盧女士帶著家人從太原坐高鐵去大同旅游。
路上她家孩子把一塊價值1200塊錢的兒童電話手表,隨手塞進了高鐵上的垃圾袋里。
到了大同南站的時候,一家人忙著下車拿行李,誰也沒注意到手表的事。
等他們發(fā)現(xiàn)的時候,高鐵早就開走了。想到手表有定位功能,盧女士就打開手機看了一下。
沒想到,定位顯示手表還在大同南站,沒跟高鐵一起走。
盧女士心想,八成是下車的時候,被當成垃圾一起清下來了。
但是一家人第二天還約了去云岡石窟,為了手表耽誤行程好像不太劃算,她就想著要不算了。
然而,一夜過后,她越想越不甘心,第二天一早就打了12345,想讓城管局幫忙找找。
大同城管局接到求助電話后,馬上開始追蹤垃圾的去向。
這一查才發(fā)現(xiàn),手表已經(jīng)隨著垃圾進了中轉站的擠壓箱,里面裝著差不多8噸垃圾。
想在這么多垃圾里找一塊小小的手表,難度可想而知。
但城管局沒有放棄,他們聯(lián)系了大同市新城環(huán)境公司,緊急把這8噸垃圾全部轉運到富喬垃圾焚燒發(fā)電廠的一塊空地上。
下午1點多,大同派了兩名環(huán)衛(wèi)工人到達現(xiàn)場去找。
那天的氣溫有35到40度,垃圾在高溫下發(fā)酵的味道熏得人直想吐。
兩個工人連最基本的防護手套都沒戴,就這么赤手空拳地在垃圾山里翻找起來。
他們從下午1點干到快5點,汗水把工作服都浸透了,終于把那塊手表給翻出來了。
當天晚上,拿到手表的盧女士高興極了,當即給送手表的工作人員發(fā)了個微信紅包。
她想讓送手表的工作人員,將紅包轉交給兩名環(huán)衛(wèi)工人。
但工作人員認為,這是本職工作,不應該收錢,就沒點開紅包。
暖心新聞?
7月6日,盧女士旅行結束,想到這件事覺得特別正能量,于是專門錄了個視頻發(fā)到網(wǎng)上。
視頻里她笑得特別燦爛,說“在大同旅游非常幸運,這份幸運是由眾多善良的人成就的。”
山西的媒體看到這個素材,如獲至寶,趕緊跟進報道。
什么“暖心大同”、“城市與游客的雙向奔赴”,各種煽情的標題鋪天蓋地。
可整篇報道看下來,那兩個在垃圾堆里干了4個小時的環(huán)衛(wèi)工人,連個名字都沒有。
因此,網(wǎng)友們看到這些報道,第一反應不是感動,而是憤怒。
大家覺得,一塊1200塊錢的手表,動用垃圾轉運車,調配兩個工人。
讓他們在高溫下工作4個多小時,這人力成本早就超過手表本身的價值了。
而且,找手表并不是環(huán)衛(wèi)工人的本職工作,而是額外的工作。
它本應該征得工人同意,要支付法定的加班工資和高溫津貼,提供必要的防護裝備。
可現(xiàn)實卻什么都沒有,不僅代拒了失主給的紅包,連手套都沒給他們。
這種所謂的“高風亮節(jié)”,算不算另一種形式的道德綁架?
不能收個人紅包,為什么不給官方補償?
對此,有網(wǎng)友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是典型的“將底層人民的痛苦包裝成溫暖的故事”。
輿論發(fā)酵得很快,罵聲越來越大。大同市城管局的領導不得不出來回應。
他說這是他們該做的事,誰有需求都可以找他們,不能說值不值。
但對于網(wǎng)友們的批評,他們也接受,打算讓環(huán)衛(wèi)公司成立“助人為樂”基金,給環(huán)衛(wèi)工獎勵。
聽起來挺官方的,但這話卻讓網(wǎng)友們更火了。網(wǎng)友們認為,這就是典型的“慷他人之慨”。
坐在空調辦公室里的領導,當然覺得什么都“值”,反正在垃圾堆里干活的不是他。
如果是副局長本人冒著高溫翻找8噸垃圾,那這條新聞才非常值得報道。
除此之外,網(wǎng)友們回應中的“給環(huán)衛(wèi)工人獎勵”也存在疑惑。
畢竟這個所謂的基金,具體怎么發(fā)、發(fā)多少、什么標準,一概沒說。
眼看輿論越演越烈,大同官方現(xiàn)在已經(jīng)把之前的“暖心報道”刪除了。
城市溫度誰買單
可刪帖并不能解決問題,這事兒暴露的缺陷遠不止于此。
首先是分級機制的缺失,什么東西丟了都是一個處理方式,不分輕重緩急。
今天能為了個手表翻8噸垃圾,明天有人丟了鑰匙,是不是也要動員全城?
這種“有求必應”聽著好聽,實際上就是沒有底線,最后全是底層勞動者在買單。
而且,找東西的技術手段也很落后,明明可以用金屬探測儀,干嘛非要讓人徒手翻找。
與此同時,這事還讓人想起,今年年初大同發(fā)生的“破門開燈”事件。
今年元宵節(jié)期間,為了讓古城夜景好看,吸引游客,當?shù)貜娭埔笱亟稚虘糇再M開燈到天亮。
有些商戶不愿意承擔這筆額外的電費,結果城管帶著消防直接破門而入,強行把燈打開。
還把人家的鎖給換了,導致商戶第二天都沒法正常營業(yè)。
兩件事放在一起,就能看到問題的根源了。
為了所謂的游客體驗和城市形象,領導總是選擇犧牲一些本地人的利益。
完了之后,還要把這種事當成“城市溫度”來宣傳。什么是城市溫度?
是讓每個市民都能體面地生活,是讓勞動者的付出得到應有的回報,是建立合理的制度保障每個人的權益。
真想讓城市有溫度,就應該給環(huán)衛(wèi)工人合理的報酬,建立科學的服務標準。
而不是讓他們用健康和尊嚴,去換所謂的“正能量”。
結語
希望大同相關部門趕快兌現(xiàn)承諾,給予兩位環(huán)衛(wèi)工應得的經(jīng)濟補償,包括加班費、高溫津貼和特殊勞動補貼。更重要的是,必須建立合理的公共服務邊界,區(qū)分緊急救助和普通失物,制定分級響應機制。讓善良有價,讓付出有償,讓每一個勞動者都能在這座城市里體面地生活——這才是真正的城市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