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宗老三個美國籍孩子,還有一個“重要信息”被忽略了
人死不能復生,可人死之后的故事往往比生前還更熱鬧。
這兩天,宗慶后,一個曾經(jīng)被無數(shù)國人尊敬的“布鞋首富”,在離世一年半后,被送上了熱搜。
可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次讓他沖上風口浪尖的,不是老對手,不是商戰(zhàn),而是三個自稱“同父異母”的美國籍子女!
他們帶著一紙訴狀,硬生生把一場家族腥風血雨,推到了聚光燈下。
真沒想到,電視劇里的狗血劇情,在現(xiàn)實里上演得更淋漓盡致。
豪門遺產(chǎn)爭奪,嫡庶之爭激烈
錢,永遠是最大的試金石。
一切體面,一切親情,在巨額遺產(chǎn)面前,都能被撕得粉碎。
這不,宗慶后膝下唯一的“嫡女”宗馥莉,剛剛坐穩(wěn)娃哈哈接班人的位置,三個“私生子女”就從美國殺回中國,直奔香港高等法院和杭州中院,把姐姐告了個底朝天。
他們的訴求,簡單粗暴:凍結宗馥莉在匯豐銀行的18億美元資金,拿回父親生前承諾的21億美元信托,每人7億美元,還要求分割宗慶后29.4%的娃哈哈股權。
這場官司,堪稱現(xiàn)代版的“分家產(chǎn)大戲”。
宗馥莉一方毫不示弱,掏出父親2020年立下的遺囑——境外資產(chǎn)全部歸她,其他人無權干涉。
可這份遺囑,見證人清一色是娃哈哈高管,家族成員一個都沒到場,程序上有不小的瑕疵。
原告律師緊咬不放,雙方互不相讓,吵得不可開交。
香港法院索性拖到9月再審,DNA鑒定也一起安排上了。
最扎心的是,三位“弟妹”還要求取用宗慶后生前的血液樣本,做親子鑒定。
整個過程,撕破臉皮,誰都不再顧及什么“家族體面”。
豪門恩怨,真刀真槍,活生生把宗慶后昔日苦心經(jīng)營的“家文化”,撕成了碎片。
宗老私生子女情況曝光
過去幾十年,宗慶后在外人眼中一直是個模范丈夫、好父親。
可誰能想到,風光背后,竟然還藏著這樣一攤子事?宗馥莉43歲,眾所周知,是宗慶后唯一的合法女兒。
可突然之間,冒出來三個美國籍的“宗氏后人”。
大兒子宗繼昌,1989年出生在美國。
小女兒宗婕莉,1998年出生。
最小的兒子宗繼盛,2017年才出生,現(xiàn)在才8歲。
這三人,清一色美國國籍,母親都是杜建英——宗慶后昔日的得力干將、情人、商業(yè)伙伴。
更戲劇性的是,宗慶后去世后,宗馥莉一邊掌權,一邊大刀闊斧清理杜建英的勢力。
據(jù)說,宗馥莉關停了18家與杜建英有關的公司,徹底斷絕關系。
可杜建英也不是省油的燈,帶著孩子們發(fā)起了反擊,硬是把家族糾紛擺上了法庭。
三位“私生子女”背后,是杜建英的身影。
1991年,她剛從浙大畢業(yè)就加入娃哈哈,英語好、能力強,很快成為宗慶后的左膀右臂。
從進出口到投資,再到集團管理層,幾乎每一個娃哈哈的關鍵決策,她都參與其中。
甚至在宗馥莉14歲那年,遠赴美國留學時,杜建英就是她的“監(jiān)護人”。
誰能想到,這位“杜阿姨”,陪讀的背后,是為宗慶后默默生下了三個孩子。
宗老的發(fā)家史,毀了自身名聲
宗慶后的人生堪稱傳奇。
年少時下鄉(xiāng)挖鹽,后來蹬三輪送貨,42歲才創(chuàng)業(yè),硬是靠一腔孤勇,把娃哈哈從校辦小廠做成千億帝國。
娃哈哈兒童營養(yǎng)液的廣告,曾經(jīng)洗腦一代人;聯(lián)銷體模式,更是讓經(jīng)銷商乖乖交保證金、先款后貨,產(chǎn)品一周鋪滿全國三百萬終端。
達能入股、控股危機、民企反擊……宗慶后一次次化險為夷,把“民族企業(yè)家”的形象刻進無數(shù)國人心里。
可誰能想到,傳奇終究難逃落幕的荒誕。
三十年苦心經(jīng)營的家風,最后變成了豪門內(nèi)斗,子女爭產(chǎn)。
昔日的“布鞋首富”,如今卻成了“狗血劇情”的男主角。
原配及杜建英的情感糾葛
宗慶后和原配施幼珍的故事,說出來也讓人唏噓。
兩人并非自由戀愛,而是經(jīng)鄰居介紹結婚。
1982年,宗馥莉出生,小家其樂融融。
可男人嘛,事業(yè)為重。
娃哈哈擴張期,年輕漂亮又能干的杜建英加入公司,和宗慶后日夜為伴,久而久之,情感悄然生根。
杜建英不僅成為宗慶后的“紅顏知己”,更是公司里的“二號人物”。
據(jù)說,在娃哈哈內(nèi)部,很多人早就知道她和宗慶后的關系。
后來,她以陪讀名義去了美國,陸續(xù)為宗慶后生下三個孩子,還把他們?nèi)拣B(yǎng)在美國,拿了美國國籍。
最離譜的是,宗馥莉出國留學時,正是杜建英陪同辦理的手續(xù)。
這段感情糾葛,原配施幼珍其實也不是全然不知,只是無力改變。
杜建英離職后,依然通過三捷投資,掌控著娃哈哈系的多家子公司股權。
宗馥莉上位后,立即清理這批“舊勢力”,徹底切割與杜家的一切聯(lián)系。
兩代女人,明爭暗斗,輸贏難分。
娃哈哈受沖擊
家族內(nèi)斗,最怕的不是誰輸誰贏,而是企業(yè)被拖下水。
宗慶后去世后,這場遺產(chǎn)爭奪戰(zhàn)影響迅速蔓延開來。
2025年7月,三家省級經(jīng)銷商暫停進貨,娃哈哈王牌產(chǎn)品AD鈣奶銷量環(huán)比下滑19%。
市場份額被農(nóng)夫山泉趁機蠶食,直接飆升到72%。
國資委也坐不住了,持有46%股權的杭州上城區(qū)文商旅集團緊急介入,叫停了宗馥莉轉移“娃哈哈”商標的動作。
企業(yè)信譽、品牌形象、經(jīng)銷體系,統(tǒng)統(tǒng)受到波及。
娃哈哈“家族企業(yè)”的光環(huán),變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燙手山芋。
比起宗老三個美國籍孩子,還有一個“重要信息”被忽略了
吃瓜群眾看熱鬧,聰明人看門道。
比起三個美國籍的“宗氏后人”,最該讓人深思的,其實是那一百多億的境外資產(chǎn)。
21億美元的家族信托,設在香港匯豐銀行。
宗慶后生前陸續(xù)往里注資,直到去世前,賬戶里還有18億美元。
這么多錢,到底是怎么轉出去的?
別忘了,娃哈哈從誕生之日起,就是國有企業(yè)。
最初注冊資金10萬,設備、場地、人員,都是政府撥給的。
1991年,娃哈哈集團成立,杭州市上城區(qū)國資部門百分百持股。
2000年改制后,宗慶后個人才持有19.4%股份,依然只是第二大股東,第一大股東始終是國資局。
按理說,宗家分紅絕不可能多到百億級別。
可宗慶后早早布局,在娃哈哈之外成立了幾十家“離岸公司”,最早的可以追溯到1994年。
這些公司,有十幾家設在海外,都由宗家操控。
在娃哈哈集團之外,還有一個只屬于宗家的娃哈哈,其實早就開始布局了。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他就在娃哈之外陸續(xù)成立了幾十家公司。
最早的是重慶市涪陵娃哈飲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1月。
這些公司有十幾家設立在海外的離岸公司控股,而這些離岸公司背后的控制人都是宗家。
后來逐漸演變成了現(xiàn)在的宏盛飲料集團。這家公司由設立在海外的恒豐貿(mào)易有限公司百分之百持股,而恒豐貿(mào)易又是由中富力百分之百持股。
外界一直質疑,這么多離岸公司,是否涉嫌轉移資產(chǎn)?宗慶后回應是“合理避稅”,不存在資產(chǎn)外流。
可現(xiàn)實擺在面前,境外信托巨額資產(chǎn),怎么來的?又是怎么一步步“轉移”出去的?光靠分紅,遠遠不夠。
娃哈哈的國有屬性,決定了宗家只是“二號股東”,可宗慶后卻能把上百億家產(chǎn)轉到境外,手法之高明,令人咋舌。
這背后的法律、合規(guī)、監(jiān)管問題,才是最值得深究的“盲點”。
三位美國籍的宗氏后人只是表面熱鬧,真正的大瓜,還在資產(chǎn)流向和企業(yè)治理上。
結語
一個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多身份——企業(yè)家、父親、丈夫、情人。
但當他離開,這一切都將接受最殘酷的審判。
宗慶后用半輩子打造的千億帝國,最后被一場豪門內(nèi)斗撕得粉碎。
家族、感情、財富,每一環(huán)都在考驗人性。
你怎么看這場宗家大戰(zhàn)?你相信“家和萬事興”這句話嗎?留言區(qū)聊聊,咱們一起嘮嘮這個比電視劇還精彩的現(xiàn)實故事。
作品聲明:內(nèi)容取材于網(wǎng)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