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朝鮮的訪問之后,俄羅斯外長來不及回國,轉身就到了中國,行程安排極為緊湊。在朝鮮期間,拉夫羅夫得到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愿無條件支持和聲援俄羅斯”的承諾,來到中國,自然也是希望不弱于朝鮮的援助。
不過中方早已表明態度,不會對任何國家提供軍事援助,只會提供和平的手段幫助兩國解決沖突。然而,在明知道中方一貫的對外政策下,拉夫羅夫還是帶著普京的任務來了,原因是隨著近來西方國家動作不斷,俄烏沖突可能即將迎來變局。
那么,當下俄羅斯究竟遇到了哪些難題?急著向中方交底的普京又能否得到回應?
英法要當主角
當地時間7月10日,巴黎,英法兩國首腦針對日益緊張的全球局勢,決議簽署的《諾斯伍德宣言》。更有消息指出,兩國將組建一支五萬人的聯軍,永久總部設在巴黎,目標直指烏克蘭戰場。這支力量不僅要幫烏軍續命,更要用實力把普京逼回談判桌。
更深層的變化發生在看不見的地方,作為歐洲唯二的核武國家,英法首次同意協調彼此的核威懾。這幾乎是在宣告,歐洲的安全,今后不必再完全指望美國的核保護傘,同樣也是對自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數次“背刺”歐洲國家的回應。
而且,這絕不是孤立的沖動。德國一邊嘴上說著謹慎,一邊把最先進的防空系統悄悄運進波蘭,還解除了援烏武器的射程限制,等于默許烏克蘭把戰火燒回俄羅斯本土。意大利的醫療隊在羅馬尼亞整裝待命,整個北約都在悄然聯動。
錢是最誠實的,北約盟國軍費開支暴漲14%,德國更是砸下重金,要在2026年前自己造出“愛國者”導彈。很明顯,無論美國態度幾何,歐洲這次是擺明了要一直站在烏克蘭身后。雖然有些消息未被證實,但風聲吹入莫斯科,普京如坐針氈。
特朗普自有算計
歐洲的忙亂,在美國看來,或許另有意味。特朗普近來預告的“對俄重要聲明”,是基于對俄烏沖突持續的失望,同樣也是對普京本人的失望。畢竟“24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的競選承諾未達成,導致他顏面掃地。
因此,全世界都在猜,他很可能要動用金融核武器——全球石油禁運。一旦實施,任何購買俄油的國家,任何接納俄油輪的港口,都將面臨美國的懲罰。這招釜底抽薪,就是要一舉掐斷俄羅斯的經濟命脈。
這還沒完,特朗普還給歐洲盟友們送上了一份新賬單:今后援助烏克蘭的炮彈和F-16戰機,北約大家庭必須“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人人有份。前腳還不顧歐洲盟友的勸解放棄援烏,后腳就要盟友繼續出錢出力,商人的嘴臉暴露無遺。
一些歐洲外交官私下抱怨,這哪是分攤成本?這分明是逼著歐盟掏空自己的歐元,去喂飽美國的軍火商。特朗普的算盤,總是敲得這么精明,也這么傷感情。
內外交困的俄羅斯
西方的絞索越收越緊,俄羅斯內外交困的失血狀態,已經難以掩飾。軍費開支飆升到國民生產總值的6%,通脹率高達7.9%,老百姓兜里的錢越來越不值錢。黑市上,盧布匯率更是跌到了1:135,創下三年新低。
經濟上的寒意,很快就傳導到了前線,戰場上的情況,遠比電視里宣傳的要殘酷得多。庫爾斯克前線,俄軍第155海軍步兵旅的指揮官謝爾蓋·伊林上校陣亡;,在前線指揮所被“海馬斯”火箭彈一發帶走,陪葬的還有11名軍官。
在蘇梅方向,五萬俄軍陷入烏軍包圍,補給線被切斷,只能靠無人機像撒傳單一樣空投物資。哈爾科夫戰場更是上演了科幻片里的一幕:烏軍只用無人機和地面機器人,就端掉了一個俄軍陣地,還抓了俘虜。全程“零傷亡”攻堅,這是軍事史上的第一次。
所謂的“夏季風暴”攻勢,聽著唬人,現實卻很骨感。前線士兵抱怨裝甲車里的油只夠跑兩天,戰地醫院里連最基本的止血繃帶都要限量供應了。普京嘴上依然強硬,但克里姆林宮的墻壁上,裂縫正變得越來越長。
普京要向中國交底
困獸猶斗,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專機,成了全世界最忙碌的飛機之一。他前腳剛在吉隆坡開完會,后腳就飛到了平壤,面見金正恩,金正恩的表態擲地有聲:“無條件支持俄羅斯的行動。”這句“無條件”,聽起來更像是戰略捆綁,而不是簡單的利益交換。
但這份支持的“含金量”卻有些尷尬,前線傳回消息,朝鮮援助的1200萬發炮彈問題頻出。有的火藥裝填不穩,打出去不知道飛哪兒,有的甚至會炸膛,成了俄軍炮兵的噩夢。看來,有時候光有態度還不行,靠譜的實力才是最穩定的后盾。
離開平壤,拉夫羅夫馬不停蹄趕往中國,名為參加上合組織外長會,實則身負普京的緊急使命。他需要摸清中印的底線,更重要的,是向中國“交底”——把俄羅斯最真實的困境和打算,全部攤開在桌面上。
而且就在9月份,中方為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將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不出意外的話,普京是一定會到訪的,而且從行程來看,不只是參加閱兵這么簡單。這趟訪問的背后,藏著多少不足為外人道的底牌和請求,不言而喻。
中方多層次考量
當所有玩家都把籌碼推向桌子中央時,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中國身上。歐盟27國,加上烏克蘭和美國,整整29個國家,立場空前一致:不希望中國在這個時候“幫助”俄羅斯。
澤連斯基更是直接制裁了多家中國公司,指控它們向俄軍提供無人機零件。盡管中國反復強調中俄貿易是正常的,不涉及軍事援助,但這些聲音,在有心人的刻意之下,早已被自動過濾,畢竟,中國和俄羅斯的友好關系,還是讓他們感到緊張。
一邊是中俄之間“唇亡齒寒”的戰略現實,能源、貿易、軍事技術,每一項合作都牽動著國家利益的神經,俄羅斯如果倒下,下一個會是誰?另一邊,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基本國策,以及與歐美盤根錯節的經濟聯系,徹底倒向任何一方,都可能將自己拖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所以,中國既不能切斷與俄羅斯的聯系,也不能真的跳進烏克蘭這潭深水。需要做的,只能是穩住自己的節奏,在各方勢力的拉扯中,堅持自己的和平倡議。而這一點,全球國家都心知肚明,他們只是害怕中國突然表現出明顯的傾向性罷了。
結語
北歐國家已經集體退出了《渥太華禁雷公約》,這無異于在暗示,他們準備在邊境線上重新埋下地雷。歐洲這場“俄羅斯輪盤賭”已經開局,賭桌上的籌碼越堆越高,而每一個普通人,都在用自己飛漲的超市賬單,為這場豪賭提前支付了代價。
信息來源:
環球網2025-07-11《聯合核威懾?英法簽了》
新華社2025-07-13《金正恩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
中國青年網2025-07-13《俄媒: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已抵達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