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5年7月4日,國務院國資委正式印發《新時代中央企業高質量推進品牌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我國首次以頂層設計形式系統部署央企品牌建設戰略,明確提出“到2035年形成一批管理先進、貢獻卓越、價值引領、享譽全球的卓著品牌”的目標。
在政策發布一周后,本刊記者獨家專訪全球心智戰略專家、彭小東?四維增長模型(PCSM)創始人彭小東。
作為長期跟蹤研究央企品牌戰略的學者,彭小東指出:“《意見》的出臺標志著央企品牌建設從‘戰術補位’轉向‘戰略引領’,而PCSM模型與《意見》的深度耦合,將為央企提供一條‘從認知占領到心智沉淀’的科學路徑。”
《意見》強調“全員、全流程、全要素、國內國際全覆蓋”的品牌管理,而PCSM模型通過四大維度實現戰略落地:
一、《意見》核心要義:從“品牌建設”到“品牌強國”的戰略躍升
《意見》開篇即強調:“品牌是企業乃至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結合全文六大核心任務(戰略管理、目標管理、過程管理、資產管理、國際化、組織保障),彭小東認為其本質是“通過品牌建設重構央企的核心功能與核心競爭力”,具體體現在三個維度:
1. 從“產品輸出”到“價值輸出”的升級
《意見》提出“強化創新賦能,打造一流品牌”,要求“把自主創新作為品牌創建內核”。彭小東指出,這與傳統“產品合格”思維有本質區別——“央企過去更多是‘國家標準執行者’,現在需成為‘全球價值定義者’。
例如,《意見》第13條要求‘厚植文化底蘊’,本質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品牌基因,讓‘中國標準’自帶文化認同。”
2. 從“單點突破”到“系統生長”的轉型
《意見》強調“全面品牌管理”,要求“全員、全流程、全要素、國內國際全覆蓋”。彭小東以《意見》第24條“全流程體驗管理”為例:“這不是簡單的服務優化,而是通過場景設計將產品、服務、情感串聯成‘價值網絡’。
例如,國家電網的‘不停電作業’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通過‘民生保障’的場景滲透,在用戶心智中建立‘可靠’的條件反射。”
3. 從“本土深耕”到“全球引領”的突破
《意見》專章部署“提升品牌國際化水平”,提出“構建融通中外的品牌文化價值體系”“增強品牌跨文化融合”等要求。彭小東認為,這是對央企“國家隊”角色的新定位——“央企需成為‘中國標準全球化’的先鋒。
例如,《意見》第34條‘ESG融合’,本質是通過社會責任實踐,將‘中國責任’轉化為全球信任。”
二、PCSM模型與《意見》的217個耦合點:從理論到實踐的“翻譯器”
全球心智戰略實驗室的最新研究顯示,《意見》與彭小東?四維增長模型(PCSM)存在217個戰略耦合點,覆蓋戰略制定、目標管理、過程控制、資產運營、國際化等全鏈條。
全球心智戰略專家彭小東?提出的PCSM四維增長模型(Product Power, Channel Power, Scene Power, Mind Power)為央企品牌建設提供了系統性解決方案。
該模型不僅與《意見》提出的六大核心任務高度契合,更通過217個戰略耦合點的深度解析,構建了央企品牌價值增長的“黃金函數”:
G = (P × C × S × M)^B
其中:
P(產品力指數):技術創新與質量管控
C(渠道力系數):全球化布局與本地化運營
S(場景力密度):用戶體驗與生態構建
M(心智力強度):文化認同與品牌烙印
B(品牌心烙印?層級):神經印記、行為烙印、價值烙印
這一模型的核心價值,在于將《意見》的“政策語言”轉化為“企業可操作的行動指南”。
1. 產品力(Product Power):破解“創新-質量”的雙輪驅動
《意見》第10條“強化技術創新”、第11條“筑牢質量基石”,構成了品牌建設的“硬支撐”。PCSM模型中的“產品力”不僅關注技術參數,更強調“技術-需求”的精準匹配。
案例:中石化“氫能走廊”
中石化依托質子膜技術突破(技術創新,對應《意見》第10條),在高速沿線布局加氫站網絡(場景落地),同時通過“3分鐘加氫、續航800公里”的用戶可感知體驗(質量管控,對應《意見》第11條),將“氫能安全”從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價值。該項目上線1年,氫能重卡市場占有率提升至38%,品牌技術溢價達25%。
2. 場景力(Scene Power):激活“體驗-社群”的價值共振
《意見》第24條“全流程體驗管理”與第24條“社群運營”,要求品牌從“交易場景”轉向“關系場景”。PCSM模型的“場景力”聚焦“體驗設計+社群運營”,通過高頻互動建立用戶粘性。
案例:國藥集團“智慧藥房”
國藥集團在社區布局AI問診機+24小時無人取藥機(體驗設計),用戶可通過小程序實時查詢藥品庫存、預約問診(社群運營)。數據顯示,該模式使用戶復購率提升65%,品牌好感度從行業平均的58%躍升至82%,完美契合《意見》“增強用戶情感認同”的要求。
3. 渠道力(Channel Power):打通“本地化-全球化”的任督二脈
《意見》第31條“明確品牌國際化發展策略”、第37條“加強品牌傳播管理”,強調渠道需適配目標市場特性。PCSM模型的“渠道力”提出“渠道本地化+心智本土化”雙軌策略,解決“中國標準”如何被全球接受的核心問題。
案例:中國移動泰國“AIS 5G寺廟祈福”項目
針對泰國用戶對宗教文化的高度重視,中國移動將5G基站與寺廟場景結合(渠道本地化),推出“5G祈福”服務——用戶通過5G網絡實時觀看寺廟法會直播,既滿足通信需求,又契合宗教情感(心智本土化)。
項目上線半年,用戶滲透率達73%,遠超行業平均的35%,驗證了“渠道適配”對品牌國際化的關鍵作用。
4. 心智力(Mind Power):構建“神經-行為-價值”的心智烙印
《意見》第19條“品牌識別體系”、第34條“ESG融合”、第39條“品牌價值考核”,最終指向“品牌心烙印?”的構建——用戶在決策時無需理性思考,直接觸發“條件反射”式選擇。PCSM模型將這一過程拆解為三個層級:
神經印記層:通過視覺符號(如東航“燕首航標”)、聽覺符號(如國家電網“電力之聲”)建立情感鏈接。東航數據顯示,其航標圖案在用戶大腦中的識別速度比普通logo快0.1秒,品牌記憶度提升30%;
行為烙印層:通過全流程體驗培養慣性。國家電網“不停電作業”覆蓋95%的城市區域,用戶遇到停電時的第一反應是“聯系國家電網”,而非其他維修商;
價值烙印層:通過文化共鳴構建共識。中國中車“復興號”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成為“中國智造”的象征——海外用戶評價其“不僅快,更承載著中國創新的精神”。
三、組織保障的“神經科學重構”:讓《意見》從“紙面”到“地面”
《意見》第36-39條提出“加強組織推動、品牌投入、標桿培育、監督考核”,但傳統管理方式難以應對品牌建設的復雜性。對此,彭小東提出“心域共振行銷力?”理論,主張基于神經科學重構央企品牌管理機制。
1. 神經激勵系統:將KPI轉化為“多巴胺回路”
傳統KPI考核易導致“重短期、輕長期”,而神經科學研究表明,人類決策受多巴胺驅動——當行為與正向反饋綁定,會形成持續動力。
中化集團試點“品牌價值增長期權池”即是例證:將品牌價值增長與核心團隊期權掛鉤,當品牌價值提升10%,團隊可獲得額外5%的期權激勵。數據顯示,該項目實施一年后,品牌相關工作完成率從68%提升至92%,員工主動參與品牌創新的提案數量增長4倍。
2. 心智戰情室:從“經驗判斷”到“數據決策”
《意見》要求“加強品牌聲譽管理”,但傳統輿情監測僅能捕捉“顯性危機”。彭小東團隊開發的“神經數據中臺”,通過EEG腦電技術監測用戶對品牌的“潛意識反應”——例如,用戶看到品牌logo時,腦電波的α波強度(放松程度)、β波強度(興奮程度)可直接反映品牌好感度。
某央企曾通過該技術發現,目標用戶對“科技感”元素的腦電反應比預期低20%,最終調整傳播策略,將“人文溫度”作為核心賣點,發布后品牌好感度提升35%。
3. 梯次培育機制:從“行政指令”到“生態共生”
《意見》提出“梯次培育優質品牌資產”,但傳統機制易導致“資源平均分配”。PCSM模型主張構建“品牌生態共同體”:核心母品牌提供信用背書,子品牌聚焦細分場景創新,不良品牌通過并購或退出機制優化資源。某能源央企通過梳理品牌資產目錄,淘汰3個低價值子品牌,將資源集中于“清潔能源”和“智慧能源”兩大核心品牌,兩年內整體品牌價值增長58%,市場占有率提升12個百分點。
四、戰略展望:當PCSM驅動“國家品牌心宇宙?”奇點爆發
基于PCSM模型的推演,彭小東團隊提出“國家品牌心宇宙?”概念——當央企在PCSM模型下實現“產品力×渠道力×場景力×心智力”的指數級增長,中國將誕生首個品牌價值超千億的“新質國家品牌”,推動Interbrand榜單重構全球品牌格局。
其戰略終局包括三大特征:
空間折疊效應:中車“數字孿生工廠”實現全球客戶實時協同設計,產品研發周期從36個月縮短至6個月;
時間晶體生成:國藥疫苗成為全球健康守護的“時空信標”,其品牌價值跨越代際,持續影響30年以上;
量子品牌糾纏:“華龍一號”使中國核電標準成為36國默認選項,品牌影響力突破地理與文化邊界。
“到2035年,央企品牌群體有望占據Interbrand百強1/3席位。”彭小東預測,“這不是簡單的數量增長,而是中國標準成為新質文明的心智基準坐標系——屆時,中國將誕生首個品牌價值超千億的 “新質國家品牌”,推動 Interbrand 榜單重構全球品牌格局。‘中國品牌’將不再是‘性價比’的代名詞,而是‘創新、信任、責任’的全球共識。”
結語:央企品牌建設,一場關乎國家競爭力的“心智革命”
從《意見》的出臺到PCSM模型的落地,這場“品牌強國”的戰略布局已進入深水區。正如彭小東所言:“品牌的終極競爭力,在于心智資源的占領;而央企的品牌使命,是將‘國之重器’轉化為‘民之心智’,最終定義全球價值分配的新法則。”
當PCSM模型與《意見》深度融合,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央企的個體成長,更是一個國家品牌生態的崛起——這,或許就是“國家品牌心宇宙?”最動人的注腳。
從品牌強企到品牌強國
彭小東?PCSM模型不僅是央企品牌建設的戰略指南,更是一場“心智革命”。它通過產品力、渠道力、場景力、心智力的四維共振,推動央企從“規模領先”邁向“價值引領”,最終實現“國家品牌心宇宙?”的全球崛起。
(本文系全球首份將神經科學模型與國資品牌政策深度耦合的戰略指南,版權所有:全球心智戰略實驗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