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重慶市西區醫院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啟動會順利召開。此次啟動會的召開,標志著重慶市西區醫院在乙肝臨床診療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將為更多乙肝患者帶來臨床治愈希望。
【重慶市西區醫院副院長楊珩致辭】
重慶市西區醫院副院長楊珩為啟動會開場致辭。楊珩副院長指出,乙肝曾是困擾我國公共衛生領域的“沉默殺手”。據統計,我國仍有約7000萬乙肝病毒攜帶者,其中部分患者可能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但近年來,隨著抗病毒藥物革新、免疫治療突破和個體化診療策略的進步,“乙肝臨床治愈”已從夢想照進現實——通過科學干預,患者可實現乙肝表面抗原清除,顯著降低肝癌風險,重獲健康人生!
“我院成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正是響應國家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行動的號召。”楊珩副院長表示,我們將以精準診療、多學科護航、全病程管理三大核心舉措為患者帶來希望,用專業與溫度,幫助患者跨越“乙肝歧視”與“治愈焦慮”的雙重困境。
在學術報告環節,各位專家學者圍繞“乙肝臨床治愈”帶來了精彩的分享。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張緒清教授在報告中介紹,我國肝癌新發及死亡均居高位,分列所有癌癥的第4位和第2位,而我國超過92%的肝癌由乙肝病毒感染所致。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張緒清教授授課】
規范治療乙肝是遏制肝癌發生的關鍵。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乙肝患者實現臨床治愈可大大降低遠期疾病負擔。“研究顯示,未抗病毒治療和達到臨床治愈5年肝癌發生率有很大差別。”張緒清教授介紹說,慢性乙肝患者未抗病毒治療,其肝癌發生率為14.9%,而實現臨床治愈后,其肝癌發生率則降為約1%。
然而我國乙肝患者對于規范治療,尤其是乙肝臨床治愈認知整體偏低。為了幫助更多乙肝患者實現臨床治愈,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啟動“乙肝臨床治愈門診規范化建設與能力提升項目”,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乙肝臨床治愈門診,門診通過“全病程科學管理”模式,為患者提供個體化治療方案,顯著提升了治療依從性和治愈率。
【重慶市巴南區人民醫院孫偉教授授課】
在臨床上,有一些乙肝患者乙肝表面抗原水平較低,長期以來認為不需治療,那么這些人群究竟需要治療嗎?重慶市巴南區人民醫院孫偉教授指出,一旦感染乙肝病毒,肝癌的發生風險就會增加。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人群的肝癌發生風險是非感染人群的15.77倍。而臨床研究表明,乙肝表面抗原低水平初治患者療效優于指南推薦的核苷經治優勢人群,更容易獲得臨床治愈。
如何更有效地獲得臨床治愈,減少肝癌發生?據介紹,目前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是以長效干擾素為核心的乙肝臨床治愈方案,長效干擾素有抗病毒和免疫重建雙重功效,對于人體免疫力重建并最終清除乙肝病毒起到核心作用,長效干擾素是目前唯一具有免疫重建功效的藥物。
“聚乙二醇干擾素α聯合核苷可降低肝癌發生風險。”孫偉教授介紹,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的一項研究顯示,聚乙二醇干擾素α聯合核苷治療的患者,肝癌發生風險顯著低于核苷單藥治療的患者,其9年累計肝癌發生率分別為6.7%和13.7%。
【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醫院林青主任發言】
【重慶市西區醫院劉薇醫生發言】
【重慶市第五人民醫院嚴俊主任發言】
在討論環節,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醫院林青主任、重慶市西區醫院劉薇醫生、重慶市第五人民醫院嚴俊主任結合自身臨床經驗圍繞“乙肝臨床治愈給患者帶來哪些獲益”和“乙肝醫保政策”議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一致認為,乙肝臨床治愈能夠顯著降低肝硬化、肝癌發生風險,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還詳細介紹了當前乙肝治療相關的醫保報銷政策。
【重慶市西區醫院感染科主任謝騫主持并總結會議】
最后,重慶市西區醫院感染科主任謝騫在會議總結中表示,重慶市西區醫院乙肝臨床治愈門診的啟動,將為乙肝患者帶來更多臨床治愈希望,也將為重慶地區的乙肝防治工作注入新的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