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歷史上最為英明神武的皇帝之一,他一生雖然建立了無以倫比的功業,一手締造了”漢武盛世“,但同時卻也極度癡迷長生之術。由于長期追求長生神仙術,當時在他身邊圍繞著大量方士和巫師,其中尤以四人最受寵信,即李少君、少翁、欒大和公孫卿。
李少君:因病去世后,漢武帝仍堅信其飛升成仙
李少君是齊地人,手中保存著一張丹方,據說是先秦著名方士安期生所傳。然而,煉丹乃是極為耗費錢財之事,家中貧困的李少君根本買不起煉丹用的金石原料和草藥,后來聽說漢武帝招募天下懂得方術的方士,李少君便決定前往長安,讓漢武帝支持自己煉丹。
李少君來到長安后,以手中的丹方上奏漢武帝,說“丹砂可以煉出金丹,吃了金丹便可成仙。我曾在海上漫游,遇見了仙人安期生,他給我棗吃,那棗如同瓜一般大。”漢武帝立即召見他,李少君為了取信于漢武帝,便說自己也不知道活了多久,并說自己懂得祭祀灶神求福、種谷得金、長生不老的方術。
漢武帝以為李少君真的是奇人異士,于是賞賜給他大量錢財,讓他依照丹方進行煉丹。見皇帝都對李少君如此尊重,長安城中的權貴也紛紛將李少君奉為座上賓。
老來謀得富貴,李少君自然不愿放棄,于是不斷通過吹牛來取信于他人。在與武安君田蚡飲宴時,他指著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說自己曾和對方祖父一起游玩飲宴過;見到漢武帝在把玩一件舊銅器,認出銅器出自齊國王室的他,就說自己曾親眼見過齊桓公曾將它擺在床頭。
不過,李少君也知道謊言終有被戳破的一天,因此在撈取了大量錢財后,便以自己生病為由請辭,并將手中的長生秘方交給了漢武帝。
一天夜里,漢武帝夢見自己和李少君一起登上了嵩山,半路上有個神仙拿著著旌節騎著龍從云中降下來,說太乙真人請李少君前去。漢武帝派人打聽,才知道李少君已經患了重病,連忙前去探視,不久后李少君因病去世,然而漢武帝卻堅信李少君是榮登仙界了。
少翁:因為欺君罔上,被漢武帝秘密處死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深受漢武帝寵愛的王夫人不幸病故,漢武帝十分傷心。當時身在長安的齊地方士少翁得知后,便上書稱自己懂得召喚鬼神的方術,可以召喚來王夫人的魂魄來與漢武帝相見。
漢武帝信以為真,便召見少翁讓其施展方術,少翁便在夜間以方術使王夫人和灶神的形貌出現,使他們隔著帷幕與漢武帝相見。漢武帝見狀,認為少翁果然有真本事,于是拜其為文成將軍,對其日益寵信。
漢武帝向少翁詢問與神仙交往的方式,少翁便說,“皇帝如果想要跟神仙交往,就一定要營造神仙居住的環境,如果宮室、被服等用具都不像神仙所用,神仙自然不會降臨”。漢武帝于是下令修建甘泉宮,在宮中建起高臺宮室,室內供奉著神像,又下令建造了畫有各種云氣的車子等大量器物。
然而,甘泉宮建成之后一年多,卻始終沒有神仙降臨,少翁自己也是黔驢技窮,再也沒有辦法施展新鮮的方術,漢武帝便逐漸對其疏遠。
為了挽回圣眷,少翁便設計了一個小把戲,他先是在錦帛上寫了一些字,然后讓牛吞了下去,再假裝不知道的樣子,對漢武帝說這頭牛肚子有些奇怪。漢武帝便命人將牛殺掉剖腹驗看,果然發現了寫有字跡的錦帛,然而漢武帝身邊卻有大臣認出了少翁的字跡,漢武帝大為惱怒,于是命人暗中將少翁處死。
欒大:欺騙皇帝耽誤公主,被漢武帝腰斬
欒大是少翁的同門師兄弟,在膠東王宮中充任尚方。元鼎四年(前113年),膠東王太后丁氏因與膠東王劉賢不和,兩人明爭暗斗不止,為了力壓膠東王,丁氏聽說文成將軍少翁已死,便讓弟弟樂成侯丁義向漢武帝推薦了欒大,意圖通過欒大討好漢武帝。
欒大此人長得本就高大俊美,再加上長期在王宮中任職,言談舉止更非普通人可比,倒真被他裝出了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而且這欒大極善自吹自擂,甚至說自己與安期生、羨門高這些仙人都經常來往。結果,經過一番對答,再加上欒大又展示了一番斗棋之術,頓時讓漢武帝對其極為信任。
欒大告訴漢武帝,要想請來神仙,就要讓使者的身份十分尊貴才行,于是此后數月,漢武帝不僅接連加封欒大為五利將軍、天士將軍、地士將軍、大通將軍和天道將軍,而且還封為樂通侯,后來更是將自己極為疼愛的衛長公主嫁給了他。至于宅邸、僮仆和金銀賞賜,更是不計其數,甚至還將自己的御用器物拿來裝飾布置欒大新居。
漢武帝之所以如此重視欒大,所為的就是希望通過欒大來迎接神仙下凡,然而此后一年多,請神之事卻始終沒有進展。后來,欒大實在應付不過去,便表示自己能力有限,要出海請自己的師父出山,并就此向漢武帝請辭東行。
然而,欒大離京后,卻根本沒敢出海,而只是在泰山轉悠了一圈,便回到了京城,漢武帝得知后,對于欒大欺騙自己、耽誤公主的行為極為惱怒,當即將其下獄腰斬,就連當初推薦欒大的樂成侯丁義也被處以棄市之刑。
公孫卿:多次欺騙漢武帝,最終結局不得而知
元鼎四年(前113年)六月,河東地區發現一只寶鼎,漢武帝將鼎運回甘泉宮。同年秋,漢武帝前往雍縣郊祀五帝,齊地術士公孫卿趁機上書,“今年不僅得到寶鼎,而且今冬辛巳日正是朔日初一,這天早晨又交冬至,這和黃帝得到寶鼎的時間相同。”
漢武帝因此召見公孫卿,詢問其為何如此篤定,公孫卿表示自己手中有一木簡,自己所言乃是木簡上所述,并通過漢武帝的寵臣將木簡呈給漢武帝。之后,公孫卿向漢武帝表示,上古時期黃帝曾在泰山舉行封禪,而且常常游覽天下名山,在那里與神仙相,最終得以與神仙相通,然后開采銅礦鑄鼎,鼎成之日便飛升成仙了。
于是,漢武帝任命公孫卿為郎官。公孫卿表示天下名山共有八座,其中三座在蠻夷境內,中原只有華山、首山、太室山、泰山和東萊山,漢武帝便派公孫卿前往東萊山,等待神仙的降臨。
元鼎五年(前112年),欒大被殺,公孫卿擔心自己也會因為沒能請來神仙被殺,于是上書漢武帝,謊稱見到了仙人的腳印,還有個像山雞一樣的神物,往來于緱氏城上。漢武帝信以為真,親自帶人前往緱氏查看,果然在當地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腳印,但卻沒有神仙的蹤影,公孫卿表示想見神仙非一日之功,不僅要放寬期限,而且要等待時機。
元封元年(前110年)四月,漢武帝舉行了泰山封禪,同時大舉派人出海尋仙。奉命在各大名山等待神仙降臨的公孫卿,也來到了東萊山,并對漢武帝表示,自己夜間見到一個身高數丈的巨人,自己想去尋找,結果巨人突然又消失不見了,只在當地留下了一個巨大且類似禽獸的腳印。
為了有朝一日成仙飛升,漢武帝按照木簡所述,此后十余年間多次出巡祭奠名山名水,并定期前往泰山行修封之禮,大興土木營建宮室,又派遣大量使者、方士尋仙,然而始終一無所獲。元封二年(前109年)春,公孫卿又上書漢武帝說在東萊見到了神仙,然而漢武帝前去查看后,除了所謂的“大腳印”之外,仍然一無所獲。
由于連年戰爭和災害,以及大興土木,漢朝經濟受到極大沖擊,再加上十余年間的尋仙,除了空耗錢財之外毫無所獲,于是在天漢四年(前97年)再次舉行修封之禮后,漢武帝被迫放棄了尋仙之事。
不過,漢武帝對于長生卻仍然懷有一絲幻想,因此并未放棄對方士的籠絡,意圖有朝一日能夠遇到真正懂得方術的奇人,也正因此,相較于少翁和欒大,公孫卿雖然尋仙失敗,但漢武帝卻并未對其予以嚴懲。
正如“言神怪奇方者以萬數”所言,從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親政,到天漢四年(前97年)被迫放棄尋仙,由于漢武帝長期癡迷長生神仙術,除了以上四人之外,當時圍繞在漢武帝身邊的“奇人異士”還有很多,例如亳縣方士謬忌、洛陽方士虞初、汾陰巫師錦、越地巫師勇之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