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實在太熱
被熱急了的網友想出眾多降溫小妙招
最火的莫過于“抱著冬瓜睡覺”
真能降溫
便宜實用
抱夠了還能大吃一頓
“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不過
抱冬瓜也有不方便
表皮有毛刺得好好清洗
太重了偶爾會壓到自己
有沒有一款真·降溫神器
有冬瓜的涼爽
沒有冬瓜的麻煩?
有的朋友有的!
千年夏日抱枕頂流“竹夫人”了解一下
“竹夫人”不是真“夫人”
“竹夫人”當然不是真的“夫人”,現存文獻顯示,它最早的名字應該叫“竹夾膝”,是一種由竹篾編成的夏季納涼用品,通常是網狀圓柱形。
本就清涼的竹子,再加上利用“穿堂風”原理的中空造型,讓“竹夫人”成了夏日最適合的抱枕。講究些的人家,還會在里面塞上香料,納涼熏香一步到位,誰看了不說一聲絕了!
相傳,漢武帝就是“竹夫人”的“粉絲”。每年夏天,他祭祀、齋戒都得帶著,出游就更別說了,會專門安排近侍內臣抱著“竹夫人”跟隨。就這么一直用到秋天,才會把“竹夫人”放回未央宮,等第二年夏天再拿出來。
根據《“竹夫人”詞源小考及其他》中的考證,在唐代以前的文獻中,“竹夫人”(當時還叫夾膝)通常和達官顯貴們聯系在一起。《南史》中記載,南朝梁元帝承圣3年(554年)“又龍光殿上所御肩輿,復見小蛇縈屈輿中,以頭駕夾膝前金龍頭上”。此外,據說隋煬帝也曾向戒師贈送過夾膝。
而到了唐代,“竹夫人”(夾膝)已經成為了大眾用品,得到了大唐詩人們的交口稱贊。
特別怕熱的唐朝詩人陸龜蒙就是其中之一。他不僅自用,還送給了另一位詩人朋友皮日休,并寫了一首《以竹夾膝寄贈襲美》,對“竹夫人”的納涼功能大大表揚了一番。
以竹夾膝寄贈襲美
截得筼筜冷似龍,翠光橫在暑天中。
堪臨薤簟閑憑月,好向松窗臥跂風。
持贈敢齊青玉案,醉吟偏稱碧荷筒。
添君雅具教多著,為著西齋譜一通。
炎炎夏日收到這么一件涼爽好禮,皮日休也十分喜愛,干脆回詩一首,夸陸龜蒙送的竹夾膝“圓于玉柱滑于龍”。
魯望以竹夾膝見寄因次韻酬謝
圓于玉柱滑于龍,來自衡陽彩翠中。
拂潤恐飛清夏雨,叩虛疑貯碧湘風。
大勝書客裁成柬,頗賽谿翁截作筒。
從此角巾因爾戴,俗人相訪若為通。
陸龜蒙是蘇州人,皮日休曾任蘇州刺史從事,這段贈送竹夾膝的故事,很有可能發生在蘇州。
“竹夫人”你到底有幾個名字?
比起竹夾膝這個名字,“竹夫人”其實誕生較晚,清人趙翼在《陔余叢考》中考證“竹夫人”其名源于宋代。
那為什么“竹夫人”后來更流行?大概是因為名人效應。
蘇軾晚年創作的七言律詩《送竹幾與謝秀才》,提到他將“竹夫人”送給了謝秀才作禮物?!爸穹蛉恕钡难欧Q,此后被元代楊維楨等文人沿用,成為更常見的名字。
送竹幾與謝秀才
平生長物擾天真,老去歸田只此身。
留我同行木上坐,贈君無語竹夫人。
但隨秋扇年年在,莫斗瓊枝夜夜新。
堪笑荒唐玉川子,暮年家口若為親。
雖說后世常用“竹夫人”之名,但在宋代,文人們對這個名稱還有點褒貶不一,連蘇軾自己的兩個學生——“蘇門四學士”中的張耒和黃庭堅,都有不同意見。
張耒屬于同意派,他還是歷史上第一個給“竹夫人”立傳的人。在撰寫的《竹夫人傳》中,張耒把竹夫人擬人化,將她塑造成漢武帝寵妃。
黃庭堅則是反對者。有次,朋友趙子充拿著新寫的《竹夫人詩》給他看,沒想到黃庭堅對竹夫人這個名稱很不滿意。他認為“涼寢竹器憩臂休膝,似非夫人之職”,所以叫“竹夫人”不如叫“青奴”合適,并連寫兩首詩回應。
其一
青奴元不解梳妝,合在禪齋夢蝶床。
公自有人同枕簟,肌膚冰雪助清涼。
其二
秾李四弦風拂席,昭華三弄月侵床。
我無紅袖堪娛夜,正要青奴一味涼。
黃庭堅實在不喜歡“竹夫人”這個名字,因此在“青奴”之外,他還將其命名為竹妃、竹婆。
如果你在詩詞中看到竹幾、竹姬、竹妃、竹奴、竹婆、青奴……別懷疑,它們全都指“竹夫人”。
看到這里
《紅樓夢》里寶釵的這條燈謎
你一定解出來了!
有眼無珠腹內空,荷花山水喜相逢。
梧桐葉落分離別,恩愛雖濃不到冬。
(答案:竹夫人)
文 |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張文穎 鄭文靜
圖 | 現代快報資料圖 部分圖片源于江蘇文脈、電視劇《長安的荔枝》截圖、小紅書截圖
視頻 |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蘇蕊
參考文獻:劉季富《"竹夫人"詞源小考及其他》安陽師范學院學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