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權力這東西,一旦嘗到甜頭,很多人就收不了手。北周的宇文護就是這樣的人。
他不是皇帝,卻比皇帝還像皇帝,連殺三位君主,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他就是掌控皇位的幕后黑手,被稱為“弒君狂魔”一點不夸張。
可誰都沒想到,這樣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大權臣,最后竟然在母親面前,被自己的堂弟活活打死。一代梟雄,為何會落得如此下場?
鳩占鵲巢
公元556年,西魏實際統治者宇文泰病重在床,他做出一個將徹底改變北方政局的決定:臨終前將年僅15歲的嫡長子宇文覺托付給自己的侄子宇文護。
宇文泰原本期望侄子能夠輔佐年幼的兒子穩定局勢,卻沒想到這一決定為日后的悲劇埋下伏筆。
宇文泰剛咽下最后一口氣,宇文護便迅速行動起來。
他首先拉攏了另一位重臣于謹的支持,二人在朝會上聯手控制了軍政大權。
當時許多老臣還對宇文泰有著深厚的感情,幾乎沒人能想到這位受托重任的大臣會如此迅速地變臉。
宇文護的野心遠不止于此。同年,他廢殺了西魏傀儡皇帝元欽,扶持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登基稱天王,正式建立北周政權。
表面上看,這是宇文泰家族的勝利,實際上卻是宇文護個人權力的確立。
他開始大規模安插親信,建立自己的政治網絡,并逐步將宇文泰舊部排擠出核心決策圈。
在接下來的兩年里,宇文護不斷鞏固自己的地位。他建立了嚴密的情報系統,任何對他不利的言論都會被迅速發現并嚴厲鎮壓。
朝中大臣即使私下里對宇文護的專權有所不滿,也不敢輕易表露。
宇文護表面上是宇文覺的輔政大臣,實際上卻把持著朝政的方方面面,甚至連宇文覺想見哪些大臣都需要經過他的批準。
無情鏟除
權力越大,忌憚越多。
宇文護深知自己作為旁系,若要完全掌控大局,必須除掉所有潛在威脅。557年前后,宇文護開始了他的"清洗計劃"。
當時北周朝廷中有"六柱國"制度,這是宇文泰生前設立的最高軍政長官體系。
而這些柱國大多是宇文泰的老部下,對宇文護并無多少敬意。宇文護首先盯上了其中最具威脅的趙貴和獨孤信。
趙貴是六柱國之一,在軍中有極高威望。
宇文護精心設計了一出"謀反陷阱",先是散布謠言說趙貴有不臣之心,隨后又偽造證據,最終以"謀反"罪名將趙貴一族滿門抄斬。
這一事件在朝中引起極大震動,許多原本蠢蠢欲動的大臣立刻噤若寒蟬。
獨孤信作為另一位實力派柱國,自然也難逃宇文護的毒手。
宇文護沒有直接對付他,而是先讓他的女婿楊忠"現身說法",迫使獨孤信交出兵權。失去軍隊支持的獨孤信很快也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
至此,宇文護通過一系列的政治清洗,徹底控制了北周的軍政大權,沒有人再敢挑戰他的權威。
這場血腥清洗不僅針對政敵,連宇文泰的舊部也未能幸免。
宇文護利用自己的情報網絡,不斷收集這些人的"罪證",然后以"忠于先王"為名,將他們一一除掉。
短短幾年內,宇文泰時期的核心團隊幾乎被清洗一空,北周朝廷儼然已成為宇文護的一言堂。
君王的悲慘命運
對宇文護來說,皇帝不過是他手中的傀儡。
當這些傀儡試圖掙脫線繩,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第一個嘗試反抗的是年輕的宇文覺。
公元560年,已經19歲的宇文覺逐漸意識到自己作為皇帝的尷尬處境。
他開始秘密聯絡一些對宇文護不滿的大臣,計劃刺殺這位專權的輔政大臣。
然而,宇文護在朝中安插的眼線無處不在。
宇文覺的心腹張光洛竟是宇文護的暗探,他將刺殺計劃一五一十地報告給了宇文護。
宇文護得知后勃然大怒,立即發動政變。他控制了皇宮,將宇文覺軟禁起來,然后逼迫他退位。
不久后,年輕的前皇帝被秘密處死,對外宣稱是"病逝"。接著,宇文護扶立宇文泰的另一個兒子宇文毓繼位。
宇文毓比他的兄長更為成熟穩健,他深知在宇文護勢力強大的情況下公然對抗只會重蹈覆轍。
于是他采取了迂回策略,表面上對宇文護恭敬有加,暗地里卻逐步收回部分權力。
宇文毓在位期間,確實展現出不俗的治國才能,開始推行一系列有利于國家發展的政策。
宇文護起初并未察覺,等到發現宇文毓正悄悄削弱自己的權力時,已經有些被動。不過,老謀深算的宇文護很快采取了最極端的手段——毒殺。
564年,年僅23歲的宇文毓在一次宴會后突然病倒,不久便"暴病而亡"。事后有傳言稱,宇文毓是被宇文護下毒所殺,但無人敢公開指責。
表面傀儡暗藏殺機
殺掉兩位皇帝后,宇文護似乎更加肆無忌憚。
他選擇了宇文泰的第三個兒子宇文邕繼位,認為這位年輕的皇帝會更加容易控制。然而,他萬萬沒想到,宇文邕將成為他的終結者。
宇文邕繼位時只有21歲,但他的政治智慧遠超同齡人。吸取了兩位兄長的教訓,宇文邕采取了一種全新的應對策略。
他表面上完全順從宇文護的意志,甚至故意表現出對政務的不關心,讓宇文護認為他只是一個沉迷享樂的紈绔子弟。
宇文護果然放松了警惕,他開始讓宇文邕參加一些不太重要的朝會,甚至允許他接見部分大臣。
宇文邕抓住這些機會,悄悄結識了一批忠于皇室的將領和官員。他特別注重與軍方的聯系,在軍隊中逐漸培養了自己的勢力。
最令人稱奇的是,宇文邕的偽裝天衣無縫。
八年來,他在宇文護面前始終扮演著無能皇帝的角色,即使是最親近的人也不知道他的真實想法。
宇文邕清楚,要想徹底鏟除宇文護這樣的權臣,需要完美的時機和充分的準備。
同時,宇文邕敏銳地注意到宇文護的一個弱點——他對母親閻氏極為孝順。
閻氏作為宇文護的生母,在北周宮廷中享有崇高地位,宇文護經常去拜訪母親。
宇文邕發現,這可能是接近宇文護的唯一機會,因為在母親面前,宇文護通常不帶多少護衛。
權臣之死與皇權復興
到了572年,已經準備多年的宇文邕終于決定行動。他選擇了一個看似普通的日子,以盡孝為名,前往閻氏居所拜訪。
宇文護恰好也在那里。多年來的偽裝讓宇文護對宇文邕毫無戒心,他甚至沒有帶多少護衛。
宇文邕進入內室后,與宇文護和閻氏閑談一陣。突然,他拿出隨身攜帶的玉珽(一種儀式用的玉器),猛地向宇文護頭部擊去。
猝不及防的宇文護當場被打倒在地,鮮血直流。
此時,早已埋伏在附近的宇文邕之弟宇文直帶領衛士沖入內室,將重傷的宇文護徹底擊殺。
這一天,專權跋扈了十六年的宇文護,就這樣死在了他最不設防的地方——他母親的面前。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他死在了自己最不放在眼里的"傀儡皇帝"手中。
宇文護死后,宇文邕迅速控制了局勢。他先是安撫了閻氏,承諾會善待宇文氏家族中無辜的成員。
隨后,他召集朝臣,宣布宇文護的種種罪行,并表示將重建皇權,恢復秩序。
大多數官員對宇文護的專權早有不滿,此時紛紛表示支持新皇帝。
宇文邕隨即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他提拔了一批有才能的官員,重建了被宇文護破壞的政治制度,并親自領兵征討外敵,取得了一系列軍事勝利。
在他的治理下,北周國力迅速恢復,成為北方最強大的政權之一。
《——【·結語·】——》
宇文護憑借政治手段和殘忍手段,在短短十六年內連殺三位皇帝,卻最終敗在了自己最不設防的地方。
他精通權術,卻忽視了人心向背;他善于布局,卻低估了對手的隱忍。
宇文邕的成功復仇不僅僅是個人智慧的勝利,更是告訴我們,再強大的權臣也終究難以與代表正統的皇權長期對抗。專權者的結局,往往就是自食其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