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2025臺青臺商“騎聚京津冀”騎行活動圓滿結束。本次活動以“騎行京津冀、共享新機遇”為主題,來自兩岸的60余位青年朋友從兩岸科技創新中心出發,途徑北京通州大運河漕運碼頭,河北唐山,天津寧河、濱海、武清等地,最終順利完成全部行程。他們通過6天、300余公里的騎行,用車輪丈量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生動實踐,以交流共話兩岸融合的新機遇。
從”暢騎”到“共享”:活動升級凸顯深度融合
作為連續多年舉辦的品牌活動,2025 年的 “騎聚京津冀” 全面升級。從 “暢騎” 到 “共享”,今年的活動更注重深度交流與實地感知,讓臺青臺商在騎行中觸摸發展脈搏,在互動中凝聚合作共識。
河北唐山站,騎行隊員們在生態修復、工業文明與科技創新的三重維度中,共話融合發展新機遇。在唐山花海綠道,騎行者穿梭于“一帶三園”的生態廊道,親身感受這座百年工業城市“化傷疤為花園”的蝶變。在開灤國家礦山博物館,騎行隊伍沉浸式體驗中國近代工業文明歷程。在唐山機器人展示中心,騎行者被“上天入地”的特種機器人矩陣震撼:全地形消防滅火機器人、300米深水下作業機器人、煤礦智能巡檢機器人等132件展品,展現唐山“北方機器人之都”的產業實力。
天津站,騎行隊伍在生態探訪、文化交流與產業考察中,架起兩岸同胞共促融合發展的橋梁。寧河之行,騎友們走進了七里海自然保護區、津沽稻香展覽館和蘆臺春地方文化博物館,兩岸同胞在生態與文化中感受發展活力。在濱海新區,他們走進中新生態城媽祖文化園,參訪天津敏實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康師傅飲品館,走訪濱海新區城市會客廳,一起在產業與信仰間凝聚融合共識。
這些交流探訪也讓 “感受” 升級為 “融入”,讓 “旁觀” 轉變為 “參與”。值得關注的是,本次活動期間,河北省唐山市專門舉辦臺商招商優勢推介會,當地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介紹唐山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區位優勢、產業布局及惠臺政策,力爭讓 “騎行中的交流” 切實轉化為 “落地生根的項目”。
參與規模翻倍:兩岸共鳴凝聚更強合力
相較于去年,今年的騎行隊伍規模擴大近一倍。60 余名參與者中既有深耕大陸多年的臺商企業家,也有初入職場的臺青,更有尚在高校就讀的未畢業臺生。這一變化的背后,是多年活動積累的良好口碑與兩岸同胞對協同發展的共同期待。
騎行不僅是一種運動,更是兩岸同胞、京津冀臺胞間情感聯結的紐帶。6 天行程中,騎行隊伍里既有天津、河北的本地騎友主動加入,也有京津冀三地的臺青一路同行。從 “暢騎” 到 “騎聚”,從 “感受” 到 “共享”,2025 臺青臺商 “騎聚京津冀” 騎行活動以更深入的交流、更務實的合作、更緊密的聯結,為兩岸融合發展注入新活力。
本次活動由北京市臺辦、天津市臺辦、河北省臺辦指導,北京市臺聯、北京臺資企業協會、天津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河北省石家莊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共同主辦,北京臺協自行車俱樂部、捷安特京商貿有限公司承辦,活動得到北京青年報、北京交通廣播、兩岸科技創新中心的大力支持。
編輯/劉忠禹
(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