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車窗被砸不久,機場擺渡車車窗又被砸!
現場顯示,車內大人滿頭大汗,孩子更是熱得難受,甚至天真地詢問能不能砸窗。
更糟糕的是,一位女士因悶熱暈倒,可是司機卻不知所蹤。
事發后,機場連夜作出回應,卻與親歷乘客的說法存在明顯出入。那么,機場到底有沒有責任?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密閉的車廂
7月11日晚,網上突然傳出西寧機場一擺渡車被砸的,原來擺渡車內竟有乘客暈倒了!
還好醫護人員搶救得及時,不然在這高海拔地區,后果可能不堪設想。
可當詢問暈倒的原因,乘客都說是車內太熱了,沒有開空調。
為了證明此言不虛,還有人放出了當時拍攝的。
從中可以看到,當時車廂內人擠人,大包小包的行李塞得滿滿當當。
司機將擺渡車停車后,竟然直接從駕駛室旁邊的小門下了車,順手帶走了鑰匙。
把一車人鎖在了里面,然后就這么消失了。
西寧地處高原,海拔兩千多米,夜晚溫度不過十來度,可這輛擺渡車里卻熱得像個悶罐。
車廂里,一個中年男人拿著把折扇,扇得胳膊都酸了還不敢停。
有個姑娘手頭沒扇子,只能把登機牌拿在手里當扇子使,紙片薄薄的,扇起來也是杯水車薪。
遭罪的還是那幾個小孩子,大顆大顆的汗珠順著臉頰往下淌。
這一等就是將近二十分鐘,車廂里的氧氣越來越少,溫度越來越高。
突然,一位女乘客撐不住了,直接暈倒在地上。
她痛苦地捂著胸口,臉色煞白,連話都說不出來。
看著母親倒在地上,兒子慌了神,顧不上別的,跪在狹窄的過道上就開始做人工呼吸。
周圍的乘客七手八腳地掏出手機打120急救電話。
這時有個孩子熱得不行,隨口說了一句“要是把車窗砸了就好了?!闭f者無心,聽者有意。
一個小伙子站了出來,二話不說抄起安全錘,朝著車窗玻璃砸了下去。
那個暈倒女人的丈夫見狀,也紅著眼睛沖過去幫忙砸窗。
"砰砰砰"幾聲悶響過后,后車門的玻璃碎了一地,涼風從破洞里灌進來,車里的人這才喘了口氣。
說來也巧,聽到動靜的司機這時候才慌慌張張地跑回來,趕緊打開了空調和車門。
乘客和機場各執一詞
關于乘客破窗這件事,有網友認為,機場的擺渡車一般都是電車。
如果司機拔鑰匙離開的話,相當于斷了電,把乘客鎖死在車里。
一旦電車發生意外自燃,乘客是絕對逃不出的,所以破窗是明智之舉。
事件發生后,西寧機場很快發布了官方說明。
機場方面承認車內確實悶熱,乘客提出過開門要求。
但他們堅持說司機已經打開了空調,還特意檢查過車窗都是開著的。
至于為什么不開車門,機場解釋說旁邊有其他飛機正準備滑行,按照安全規定不能讓乘客下車。
司機離開車輛是去查看周圍情況,一切都是為了乘客安全著想。
這份說明一出,車上的乘客們紛紛站出來反駁機場的說法。
有人直言不諱地說,要是空調真的開了,就算塞進去兩百個人也不會覺得熱。
多位乘客證實,從晚上10點11分上車開始,車廂里的空調就沒開過,直到玻璃被砸碎后,司機才慌忙打開空調。
而機場這邊的說辭,與乘客用手機拍下的畫面也完全不同。
有乘客們對著車外大聲呼喊,質問為什么不開門,甚至喊話讓工作人員上車親身體驗一下。
然而回應他們的只有沉默,沒有一個工作人員上前處理。
中也清楚地顯示所有車窗都是緊閉的,這與機場所說的"車窗打開"完全相反。
不過,按常理來說,開空調就應該關窗戶,怎么可能又開空調又開窗?
如果車窗真的是開著的,乘客為什么還要冒著風險去砸窗?
如果通風措施真的到位了,怎么會有人缺氧暈倒呢,這些問題都需要機場調查后回應。
好在經過一番搶救,暈倒的女乘客總算脫離了危險。救護人員給她吸氧后,她的臉色才逐漸恢復正常。
為了保險起見,機場安排所有乘客到醫療站做了檢查。
確認大家身體沒有大礙后,把他們送到了附近的酒店休息,原定的航班也改簽到了第二天。
亡羊補牢時
這件事后,網上對于機場的批評聲不小,不少人都認為機場缺乏有效的應急處理機制。
當乘客遇到危險時,竟然沒有人能夠及時響應和解釋情況。
面對洶涌的輿論,機場方面表示會改進服務質量,加強應急處理能力。
不過讓人覺得奇怪的是,整個回應里竟然沒有一句道歉的話。
隨著事件持續發酵,細心的網友們又發現了新問題,原來這輛擺渡車根本就是超載運行的。
一百多號人全都站著擠在車里,人貼著人,根本沒有活動空間。
無語的是,擺渡車的設計問題,司機的駕駛室和后面載客的車廂是完全分開的。
司機坐在前面吹著空調,根本感受不到后面乘客的痛苦。
如今雙方各執一詞,大家紛紛要求機場拿出車內監控錄像,讓事實說話。
更多的聲音在呼吁機場工作人員,要把乘客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別讓類似的悲劇再次上演。
雖然砸窗看起來不太理性,但在生死關頭,誰還能保持冷靜?大多數人都表示理解這種自救行為。
面對這次事件暴露出的問題,有專家提出了技術解決方案。
比如在擺渡車上安裝環境監測系統,把車內的溫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數據,實時傳輸到機場指揮中心,一旦數值超標,立即啟動預警機制。
還可以開發一套乘客緊急呼叫系統,通過生物識別技術,優先處理老人、兒童和身體不適乘客的求助信號。
這樣就能避免出現乘客呼救無門的尷尬局面。
結語
這次西寧機場的事件給所有公共交通管理部門敲響了警鐘,在追求效率的同時,千萬不能忽視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希望通過技術手段和管理改進,讓每一位乘客都能安心出行,不再需要用砸窗這種極端方式來自救。
參考文獻:
1.舜網:《西寧機場回應擺渡車滯留事件:有航班準備滑行 不能組織旅客下車》-2025-7-14
2.光明網:《旅客擺渡車內暈倒、家屬砸窗通風,西寧機場通報》-2025-7-14
3.新華網:《又一起“破窗通風”?乘客稱被悶擺渡車暈倒 西寧機場回應》-2025-7-1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