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近期,各大電商平臺上 “無菌蛋” 產品層出不窮,商家們紛紛宣稱其 “安全無菌”,價格卻參差不齊,從幾毛錢到數元一枚不等,讓消費者眼花繚亂、難以抉擇。這些被冠以 “無菌無抗” 名號的雞蛋,到底能不能讓人放心吃呢?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朱大洲明確表示:“對于雞蛋來講,很難做到完全無菌。‘無菌蛋’這個名字容易誤導消費者,讓他們覺得這種蛋特別干凈、特別安全。” 實際上,市場上所謂的 “無菌蛋”,科學的說法是 “可生食雞蛋”,其核心特點是不含沙門氏菌,安全性更高,能滿足消費者生食的需求。
要生產出合格的可生食雞蛋,需經過一整套復雜而嚴苛的流程。在四川一家知名蛋品生產商的基地,每一枚種蛋都要經過多輪沙門氏菌檢測和凈化才能進入孵化環節,孵化出的雞苗還要經過兩道嚴格體檢,合格后進入無沙門氏菌的專用雞舍飼養。西南科技大學博士、綿陽可生食雞蛋研究院張瓊蓮介紹,蛋雞生活的環境溫度、空氣質量,以及每天的采食和飲水,都由智能化設備控制,避免外源帶入沙門氏菌等有害微生物。飼料環節,每一批購入的飼料都要在實驗室進行深度檢測;蛋品生產環節,工作人員每天都會對雞蛋進行抽檢,打碎后做安全檢測,把好最后一道關。
如此嚴苛的生產流程,使得可生食雞蛋成本較高。業內人士透露,生產一枚可生食雞蛋的成本在 1.4 元至 1.8 元之間,線下超市里的售價普遍在 2.65 元左右一枚。但有些線上平臺,“9 塊 9 到手 10 個還包郵” 的低價產品屢見不鮮,這樣的價格遠低于合理成本,其品質可想而知。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亂象,是因為可生食雞蛋是近年來興起的新品類,目前只有《可生食雞蛋》團體標準,缺乏國家和行業層面的強制標準,一些不良商家便趁機鉆空子,用 “無菌無抗” 等噱頭包裝普通雞蛋,甚至低價傾銷,導致市場上充斥著名不副實的產品。
不過,在市場上也有堅守品質的品牌,比如黃天鵝。作為國內知名的可生食雞蛋品牌,黃天鵝構建了從種源到餐桌的全鏈路品質管理體系,涵蓋 8 大環節、24 個關鍵控制點,并且保持著每年約 70 萬枚雞蛋的自檢規模。正是這樣嚴格的品控機制,讓黃天鵝可生食雞蛋實現了 “零沙門氏菌” 檢出,為消費者提供了可靠的食用保障,也使其連續四年位居高品質雞蛋銷量全國第一,成為消費者值得信賴的選擇。
對于消費者來說,在選購可生食雞蛋時,要關注產品標簽上執行的標準,優先選擇像黃天鵝這樣品牌影響力大、信任度高的企業產品。我國已是全球最大的蛋品生產國和消費國,蛋品質量達到國際水平,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優質化的需求。但面對商家的宣傳,消費者應科學認識,理性選擇,按需購買,不盲目追風,讓真正安全優質的可生食雞蛋走進日常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