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洗護品牌潘婷被指產品名稱中的“3分鐘奇跡”為注冊商標,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有消費者質疑該表述玩文字游戲。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潘婷確實推出了名稱為“潘婷3分鐘奇跡護發素”“潘婷3分鐘奇跡洗發水”等產品,包裝上還寫有“3 Minute Miracle(3分鐘奇跡)”的字樣。
產品背面標簽注明,“3 Minute Miracle”“潘婷3分鐘奇跡”均是注冊商標,潘婷表示,這并非功效宣稱,源于第三方實驗數據,實際使用效果因人而異。
天眼查知識產權信息顯示,寶潔公司已申請注冊“分鐘奇跡”“3分鐘奇跡”“潘婷3秒奇跡”“潘婷3分鐘奇跡”商標,國際分類均為日化用品。除“潘婷3分鐘奇跡”商標已注冊成功外,“分鐘奇跡”“3 分鐘奇跡”商標申請已被駁回,均處于無效狀態。
對此,潘婷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潘婷3分鐘奇跡”是注冊商標,于2020年注冊,在產品包裝及電商頁面均有清晰標注。
該負責人同時提到,潘婷3分鐘奇跡護發素的功效宣稱“3分鐘修護三個月累積損傷”是有數據支持的。“數據來源于第三方試驗報告,模擬經歷了三個月累計損傷的發束(1次漂染及20000次機械梳理)在使用潘婷產品3分鐘以后能得到顯著改善。”
這并不是知名企業第一次因商標引發爭議。
此前,有多家企業商標被質疑在宣傳上玩文字游戲,如白象“多半”袋面、“多半”桶面系列產品,千禾味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千禾0”,“壹號土”和“供港”等商標。
據法治日報此前報道,暨南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副研究員黃細江說,當消費者因商標名稱對產品分量產生錯誤認知,并據此作出購買決策時,這種商標使用就涉嫌誤導消費者,可能構成虛假商業宣傳的違法行為。
受訪專家認為,雖然商標已成功注冊,但商標權并非免責金牌,其使用行為仍需接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嚴格規范。
此外,有業內人士稱,我國有宣告注冊商標無效的專門制度。對于一些注冊目的不純、帶有故意誤導和混淆的商標,任何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宣告該注冊商標無效,商標行政管理機關也可依職權宣告其無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