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蘇峰)近日,山西醫科大學的師生們來到山西省陽泉市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步入莊嚴肅穆的百團大戰紀念館,師生們駐足氣勢恢宏的巨型浮雕前,仔細觀看記錄那場氣壯山河戰役的珍貴史料。每一件展品、每一幅畫面,都無聲訴說著艱苦卓絕的烽火歲月與先烈的英雄氣概。
“抗戰先烈雖已故去,但他們為中華民族所作出的貢獻,永遠銘記在這片土地上。”2022級中藥學學生代元鵬的姥爺出生于1937年,是抗日戰爭的親歷者。代元鵬從小聽著抗戰英雄們的故事長大,“我要把這些感悟帶回校園,讓英雄從書本里走出來,成為看得見的榜樣。”
全體師生行至巍峨的百團大戰紀念碑前,肅立默哀,深深鞠躬,并敬獻鮮花,表達深切緬懷與崇高敬意。“墻壁上的每個名字,都是在和我們相仿的年紀,用青春為民族筑就安全壁壘。”2023級臨床藥學學生楊奕澤的太姥爺是位抗戰老兵,“踏踏實實做自己的事,不要貪名求譽”的家風深植在楊奕澤心里,他說:“我們當以青春之力共筑國家富強的宏圖,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中傾情奉獻,不負這份沉甸甸的傳承。”
“戰火雖遠,但精神永存。”藥學院2024級思想政治輔導員王虹丹說,作為新時代青年,要引導學生賡續紅色血脈,勇擔民族復興大任;在新征程中要以先輩為榜樣,將偉大抗戰精神轉化為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動力。
山西醫科大學藥學院師生在百團大戰紀念碑前敬獻鮮花 學校供圖
作者:蘇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