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長沙一家電纜公司火了,不是因為產品質量過硬,而是因為老板脾氣夠爆。記者上門采訪產品質量問題,話還沒說完,老板直接沖上來搶攝像機,哐當一聲砸了個稀碎。這畫面,不知道的還以為在拍什么黑幫電影。
事情得從長沙的劉先生說起。他在聯東U谷的湖南豐旭線纜公司買了一批電纜,本來想著用在正經項目上,結果有點不放心,就送去陜西協成測試技術有限公司做檢測。這不測不知道,一測嚇一跳——電纜不僅沒達到國家推薦標準,連他們自己公司宣傳的企業標準都沒夠著。劉先生這下可坐不住了,就聯系媒體曝光。
7月15號這天,幾家媒體記者趕到豐旭線纜公司采訪。一開始,謝姓負責人還挺淡定,說“走法律程序,我們產品都是合格的”。誰能想到,話音剛落,他突然像變了個人似的,心中的火不知怎么一下子就點著了,沖出來一把搶過記者的攝像機,重重摔在地上,邊摔還邊喊“你再拍我就砸機器,全都砸了”。現場亂成一團,多臺設備被砸壞,損失超過四萬。還有個記者爆料:自己的眼鏡全打壞了,上唇還在爭執中被牙齒碰得流了血。還有記者事后回憶說,當時采訪都快結束了,負責人又折回來鬧事,雖然沒動手打人,但那架勢實在嚇人。
這段視頻傳到網上,立刻引發熱議。網友們的評論五花八門,啥說法都有。有人直接開懟:“產品要是真合格,至于怕拍嗎?這不明擺著心里有鬼嗎?”還有人調侃:“這負責人是不是電視劇看多了,以為砸了設備就能掩蓋問題?”更多人替記者抱不平:“記者正常采訪,憑啥被威脅?暴力解決問題算什么本事?”
也有網友從法律角度分析,“故意毀壞財物超過五千就夠刑事立案了,這都四萬多了,等著吃官司吧?!边€有懂行的網友指出,“就算設備修好了,里面的數據要是沒了,損失更大,到時候賠償可少不了?!?/p>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事件發酵后,關聯公司湖南川普光電線纜的法務人員居然打電話要求刪稿,理由是“侵犯名譽權”。這波操作讓網友們更疑惑了:“有本事回應質量問題啊,刪稿算什么能耐?”“這不是典型的‘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這事兒最魔幻的地方在于,老板的邏輯完全跑偏了。記者來采訪,無非是想核實產品質量問題,如果真像他說的“所有產品都合格”,那大大方方拿出檢測報告,甚至主動邀請第三方復檢,謠言不攻自破。可他一上來就砸機器,反而坐實了“心里有鬼”。
更諷刺的是,砸完機器,他自己也承認“不能違法”,可砸相機本身就是違法行為。這波操作,簡直是教科書級別的“搬石頭砸自己腳”。現在好了,全網都知道這家公司電纜可能有問題,老板還涉嫌違法,后續賠償、調查、輿論危機一個都跑不掉。
冷靜下來想想,這事兒折射出不少問題。首先,企業遇到質量質疑,第一反應不是積極解決,而是暴力阻撓采訪,這顯然是把路走窄了。要知道,在信息時代,捂蓋子只會讓問題越捂越大。其次,法律意識淡薄是個大問題。負責人可能覺得砸個設備沒啥大不了,卻不知道這已經觸犯了刑法。再者,市場監管部門雖然已經介入,但消費者未經通知就帶記者上門,也反映出對正規維權渠道的信任度不足。
這事兒說到底,還是某些企業對產品質量和消費者權益的漠視。電纜不是普通商品,質量不合格直接威脅生命安全。老板的第一反應不是自查整改,而是暴力阻撓采訪,可見平時對質量管控有多松懈。
記者采訪是監督企業、保障消費者知情權的重要方式,砸機器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暴露了更大的問題——企業對自身問題的逃避,甚至是對法律的藐視。希望相關部門徹查這家公司的產品,別讓不合格電纜流入市場。同時,對于暴力阻撓采訪的行為,必須依法嚴懲,否則以后誰還敢做監督報道?消費者又怎么敢放心買東西?
最后想說,企業真要硬氣,就該把質量做好,而不是把力氣用在砸攝像機上。畢竟,砸得碎機器,砸不碎真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