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中小學熱度降溫!
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密集出臺的教育政策,從根本上改變了民辦學校的招生環境。2021年"雙減"政策開啟了教育領域的深度改革,2022年教育部進一步規范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要求嚴格執行"公民同招"政策。
在泉州,這些政策得到了嚴格落實。民辦學校不僅失去了"掐尖"招生的特權,還必須嚴格執行電腦隨機錄取。招生范圍被限制在審批地統一管理范圍內,不得跨區域招生。這意味著,優質生源將在公辦和民辦學校之間實現真正的均衡分布。
公民同招的政策下,民辦學校掐尖優勢逐漸減弱,但是還是有部分家長仍在糾結是否需要冒險沖刺。
隨著泉州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公民同招”政策持續平穩推進,更多家長在是否選擇民辦學校的問題上更為理性。與過往相比,今年報考民辦學校的家長更為淡定,少了幾分孤注一擲的“執著”,更多了優中選優的“平和”。
首先是經濟層面的考量:民辦學校動輒每年3-4萬的學費,加上其他各項支出,六年下來的總花費往往超過20萬元。相比之下,公辦學校不僅基礎教育費用低,而且教學質量有保障,性價比優勢明顯。
其次是教育理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好的教育不僅僅是分數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公辦學校更注重素質教育,課業壓力相對適中,這更符合新時代家長的教育理念。
民辦學校的熱度降溫,也會倒逼其中一部分學校進一步思考如何擦亮辦學特色、彰顯個性化教育的優勢。在我們看來,民辦學校在小班化教學、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育等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而公辦學校也在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等方面更有優勢。“如何為孩子選擇適合的升學路徑,每個家庭都應該有各自的‘最佳方案’,而非人云亦云的‘統一路徑’。”
2025年小升初,參與豐澤區民辦小學實際搖號組數為743個,相比2024年實際搖號組數1040個減少297個,由于豐澤區北附小學、泉州東海灣實驗學校兩所小學報名人數和政策性照顧人數沒有超過計劃數,實行直接錄取,如今豐澤區只剩下熱門民辦小學:泉州實驗中學豐澤附屬小學,這是因為按照之前傳統,該小學畢業生可以按80%的比例直升本校初中部;鯉城區4所民辦小學網上報名人數共741人,較之2024年網上報名人數共985人減少了242人,2025年鯉城區民辦小學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只有1所——泉州實驗中學鯉城附屬學校,其余學校為鯉城區第二實驗小學、泉州市第三實驗小學、泉州外國語學校鯉城附屬小學都實行直接錄取。
泉州市區公辦校環清小學由于規劃建設調整等原因計劃停辦,1—6年級合并到豐澤區第七中心小學就讀,民辦校劍影實驗學校由于生源減少等原因,2025年秋季一年級暫停招生。
(數據僅供參考)
隨著時代的變遷,鄉村小學的撤并已成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其中,界山鎮東涼小學、涂嶺鎮邱后小學2025年秋季停止招收一年級新生,新生分別到界山玉湖中心小學、驛坂小學入讀;南安洪瀨鎮溪霞小學今年起停止招收新一年學生,溪霞小學原對應服務區域的適齡兒童由東校區及洪瀨第二小學招收。
另一方面,部分民辦初中校縮招。(詳戳)可以發現,泉州民辦初中校招生基數最低的,少于一百人的學校有:洛江區南少林實驗學校、仰恩大學附屬中學,均在洛江區域;劍影實驗學校也不容樂觀。
一些沒有招滿的學校,一般還會發布補錄通知。據數據顯示:泉州第二批電腦隨機派位的民辦初中(即:可面向本縣域外、經批準范圍內招生的民辦初中)10所,招生計劃數2041人,報名人數共計1166人,實際參與派位學生數1159人。也就是說,民辦初中學位出現較多空余、招不滿的情況。以下為6月29日,第二批錄取情況如下
另外有個好消息是,全國多地普通高中擴招了!
比如泉州,!全市普高招生計劃數共計86005名,相比2024年的78322人增加78322人,創歷史新高。
2025 年泉州的高中切線是 425粉,這個線對底下縣區有意義,對泉州市區完全沒有意義。因為泉州市區 650 以下就基本沒有公辦高中,但可以安溪、永春等縣是利好。根據過去幾年的情況,500 上下完全可以去讀華僑職校、安海職校等優質中專。
最開始聽說高中要擴招,很多家長還是非常歡迎的,尤其是那些初中成績不太理想的孩子家長,簡直是久旱逢甘霖,但很快大家就回過神來了。
因為大家發現,在擴招學校中,民辦占比較大。比如,泉州2025年新增普高學位,民辦占比較大,除去安溪崇德中學、安溪十一中、永春五中等校,補錄的絕大多數都是民辦私立高中。
于是乎,7月14日、15日,各大平臺的泉州民辦學校招生廣告滿天飛,南安市正觀高級中學、石獅市樹蘭高級中學、晉江市致遠高級中學、晉江恒一高級中學、仰恩大學附屬中學等民辦校民辦普通高中招生計劃還未能完成。
如果讀民辦私立高中,那一年光學費就是三五萬,讀三年下來,要十多萬,而這還僅僅是學費而已。
市區的高中收費,除刺桐中學收費較高(2萬元/學年)外,泉州實驗中學、泉州外國語學校、現代中學、科技中學學費價格基本都在1.5-1.9萬元/學年之間。
(數據僅供參考,具體有出入)
如果孩子學習困難,上課跟不上,家長可能還要額外給孩子課外“加餐“,現在高中的補課費可比初中高多了,一對一基本都是300-500一節起步,3年下來,又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試問,現在有多少家庭能負擔得起?
網上那種勸“家長即便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上個高中”的論調,大家聽聽就好。
中考的滿分是800分,現階段十科只能考到550到600分之間的孩子是極為尷尬的。因為這樣的成績,連公辦二級高中都夠不到,甚至只有民辦高中了。三年之后如果你想考個本科,大概率都只能走藝考或者去沖體考。
千萬別小看高中的課程難度。有很多硬著頭皮送孩子上高中的家長都后悔了。
“我家讀私立高中,一年學雜費5萬多,現在只能考200-300分,高中難度太大了,自律性差的真的沒必要讀!”
“孩子不想去職高,只能給他報私立,一年4萬,結果他上數學課根本聽不懂,要不要補課?補課費三年下來要不要多幾萬?民辦高中三年學費至少10幾萬,如果再加上藝考或體考的費用,讀完三年高中起碼得二三十幾萬打底,這還是比較順利的情況下。”
家長確實要轉變思路了!
如果你家孩子屬于下面這2類,那在“要不要讓孩子上高中”這點上,最好多斟酌。
第一類孩子:根本沒有學習意愿的孩子。
相比初中,高中的學習難度也要大很多:知識量翻倍、課程進度變快,更注重自主學習能力。這些突然的變化讓不少剛上高一的孩子都感到不適應、跟不上,甚至出現成績下滑的情況。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初中學霸,到高中成績卻平平無奇了!
*圖片截自網絡,僅供參考
如果孩子自身沒有學習意愿,還要靠老師和家長推著,催著,逼著才能學,那他是不可能扛得過高中三年的學習壓力和學習強度的。
第二類孩子:初中學習基礎太差的孩子。
高中知識量大,所以高一和初一完全不同。初一知識更多的是實現學生從小學到初中的過度,比如有理數、線段與角等內容,在中考中并不直接考查。高中就不同了,高一學的知識在高考中直接考查40%-50%(如數學大概考65分左右),按照新高考來講,現在比重更大了。高中學習是以初中為基礎的,如果初中基礎太差,到了高中,孩子大概率跟不上,聽不懂,天天坐在課堂上聽天書,不僅學不到東西,還會天天受打擊,不斷地消耗心力。
別說什么”私立高中有很多老師很厲害“,老師再厲害,其實跟孩子也沒多大關系。而泉州私立高中除了泉州實驗中學、泉州聚龍外國語學校外,升學沒有成績的學校,優質民辦高中屈指可數!
一則孩子的分數大概率進不了好班,再優質的師資也享受不到。
二則就算家長想辦法把孩子塞進了好班,好班里多數學生都是學習好的,老師也肯定會以這些學生為主,不會去照顧慢節奏的學生,孩子聽得云里霧里,能學好才怪!
其實現在很多家長都想通了。公辦職高也能考本科,而且試卷難度遠低于普通高考。還有中專 + 3+3 模式:3 年中專 + 3 年大專,畢業即就業,3 年中專學一門技術(如汽修、護理),畢業就能考職業資格證,想升學的話,參加 "3+3" 考試,3 年大專后還能專升本。
現在不少家長算過一筆賬。
私立高中3年的學費:10萬起步。
可能產生的補課費:5-10萬,或更高。
除非孩子成功逆襲(這種可能幾乎為零),否則孩子最后大概率只能走個民辦專科。
民辦專科3年學費:10萬起步。
大學期間的住宿費、生活費等:5萬起步。
七七八八算起來,把孩子從高中供到大學畢業,要花好幾十萬。
還不如把這筆錢存下來,以后還可以資助孩子,給孩子托個底。
見過太多家長為了 "不讓孩子低人一等" 砸鍋賣鐵讀私立,結果錢花了,孩子卻被耽誤。公辦職高 / 中專不是 "差生收容所",而是另一條賽道,關鍵看孩子是否愿意學。相比民辦高中,公辦職業學校和職教高考成績好的民辦職業學校招生火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