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讓科學家們搞一個投票,選出哪個動物是進化得“最完美”的,估計蜻蜓會成為毫無疑問的冠軍。
有的人可能會說,進化最完美的不應當是我們的人類嗎?咱們可是唯一一個高等動物!
可從基因和生物學的角度來講,人類身體里的毛病可太多了,生病、易受傷,甚至時至今天,我們的眼球都被大腦視為外來器官,一旦被發現,立刻就會被消滅……
總而言之,人類的進化不夠完美,似乎除去極端強化了智能外,其他領域都很一般,所以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上天真正的寵兒。
蜻蜓,它究竟進化得有多么變態?
【教科書式的飛行】
許久之前,人類從鳥類身上得到了靈感,從而得以翱翔在天空之上。
可讓飛行技術真正步入現代,使得飛機平穩、迅捷、安全的關鍵,卻全都仰仗蜻蜓這個小家伙。
那2對翅膀,堪稱是大自然最慷慨的贈予。
首先,蜻蜓可以“四處亂飛”,這點估計很多人都見過。
別覺得這沒啥大不了的,蜻蜓的“亂飛”,可和鳥類的亂飛意義不一樣。
鳥,無論如何是朝著自己面向的方向飛行的,并且它需要準備時間,需要轉身騰挪的空間。
舉個極端的例子,把鳥扔進一條漫長的管道內,狹窄無比,剛剛夠它扇動翅膀,這時候的鳥可就只能一路往前飛了,根本無法轉身。
可蜻蜓不同,哪怕你給它也定制了一個窄小的通道,它卻可以瞬間原地倒過來飛,連頭都不用轉。
換言之,鳥的翅膀終究是有限制的,可蜻蜓的翅膀,是真正意義上的哪里都去得。
同時,蜻蜓還有一項獨門秘笈——它們可以原地懸停,甚至是在高速飛行的過程中懸停。
突兀地,蜻蜓就能從全速飛行中停下,慣性好像瞬間不存在了一樣,翅膀雖然在高速拍動,可蜻蜓依然是穩穩停在那里,高度不變,前后位置不變。
咱們的直升機,就有部分靈感來自于蜻蜓,當然,兩者的原理還是有些不一樣的,直升機做不到蜻蜓那般靈活。
人類可對這個技術眼饞的很,試想,一旦我們的飛機大規模掌握了這種技術,不就可以“騰”地一聲飛起,“咚”地一聲降落了嗎?
根本不需要再修建機場跑道,飛機也真正意義上成為了全地形工具,可惜的是,這一點,咱們人類至今沒能攻破,只能靠直升機來“解解饞”。
至于它為什么這么強,其實全賴翅膀構造,這令無數科學家們又愛又恨的東西。
愛的是它強大無比的功能,恨的是它的驚人復雜程度。
第一個,蜻蜓有四對翅膀,各個獨立控制,鳥類看了儼然羨慕死了。
它的翅膀很薄,但實際上異常堅韌,你看圖片,上面的種種脈絡就起到了一個強化的作用。
由此,蜻蜓可以瘋狂搖動自己的薄薄的翅膀,同時又不用擔心折斷它。
科學家們本以為到此為止了,可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們慢慢有了一些新發現。
原來,在蜻蜓翅膀的前段有一部分小小的突起,也可以理解為是一個加厚區域。
對穩固飛行來說,它異常重要。
你看,以為弄懂了蜻蜓,可很快又會有一些新發現冒出來,蜻蜓就像是一個挖不盡的寶庫,科學家們自然就頭疼了,誰也不敢說自己就徹底吃透了。
接著我們再來說第二點——蜻蜓的獨特“眼睛”。
【無死角復眼】
眼睛,幾乎可以說是我們身上進化得最糟糕的器官。
開頭說的“眼球會被大腦當作外來異物殺死”,這句話可不是在開玩笑,而是醫學上的一個冰冷現實。
同時,美術老師也教會我們,世間萬物的色彩統統由三種顏色構成。
但實際上,這句話僅僅對人類來說是真理——其他動物能看到的顏色遠超人類,所以對他們來說,或許是“四原色”、“五原色”作為基底。
甚至我們還可以補充一點,人類的所謂三種基礎顏色,其實只能算兩個半——有一種顏色,其實人類并不能完全看見。
你看,人類的眼球至今沒拿到“人體居住證”,還是殘疾版的“三色視覺”,儼然是爛到沒邊了!
和蜻蜓一對比,你就會發現它們的高明之處。
蜻蜓是復眼設計,也就是由一個個小眼睛來組成大眼,這點和其他昆蟲差不多,但蜻蜓的眼睛數量很多,是所有昆蟲中最多的,能突破3萬個!
龐大的數量帶給了蜻蜓無比清晰的視覺,它可以輕易捕捉周圍的一舉一動,并且,靠著外凸的分布方式,蜻蜓幾乎不存在視覺死角,360度,都被它囊括在內。
要是人類能有這樣一副眼睛……咱們至少走夜路的時候不用擔心背后了,因為一分神就能看到了。
除此之外,蜻蜓可是高貴的“五色視覺者”,就像前文描述的一樣,它的世界中,色彩是由五種基底構成的,甚至蜻蜓還能看到紅外線,乃至光波里的藍光、綠光等等。
別覺得這沒用,第一個,這能看見世界真實的樣子。
第二個,對狩獵來說,這一點的幫助可太大了,有科學家模擬了蜻蜓的視覺,他們發現,對蜻蜓來說,四周其實是白茫茫的一片!
在白色的底色下,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變得無比明顯!這也是為何蜻蜓的狩獵成功率奇高無比的秘訣之一。
只是很可惜的是,目前我們只處在一個知道“會如何”的階段,蜻蜓為啥能進化出如此強大的視覺系統,具體又是如何實現的,暫時仍是一個未知數。
你說說,科學家們對此能不頭疼嘛!
【二合一的神經系統】
人類之所以被稱為是高等動物,不就和咱們的神經有關?
一方面來說,人類能同時處理多個復雜信息,事實上,你周圍的一切都在被大腦默默記錄,你想想每一刻,你會看到多少東西和畫面,這可都是大腦的功勞。
另一方面來說,人類也能進入一種叫做“聚精會神”的狀態,其實就是專注,排除一切外在的干擾。
但相應的,人類的這兩方面又是復雜和動態的,我可以上一秒專注,下一秒來了一個要緊電話,于是便切換到其他事,這種靈活性,一度是其他動物所不具備的。
小型動物都如此,昆蟲豈不是徹底靠本能在行動?
蜻蜓儼然成了一個例外,科學家們發現,當捕獵之時,蜻蜓的目光會牢牢聚焦在獵物身上,全然看不到他物。
可若是判定為不可能,或者遭遇了其他干擾,蜻蜓就會立刻切換到其他目標,并瞬間又進入專注狀態。
為什么蜻蜓會有如此強大的神經能力?不知道,科學家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特別是其他昆蟲往往都無比蠢笨,蜻蜓的這種強大的神經系統就更顯得難能可貴了。
總之,看著上文的描述,是不是發現蜻蜓有許多厲害之處?所以啊,別小瞧大自然中的任何一個生靈,哪怕是蜻蜓這樣一個小家伙,身上也藏著無數大自然的匠心之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