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轟炸持續升級,單日摧毀215架烏軍無人機;朝鮮承諾無條件支持普京,3萬士兵即將奔赴戰場。西方緊急向烏克蘭輸送大批武器,這一切都預示著俄烏夏季決戰進入倒計時!然而美國防部卻突然放風要放棄烏克蘭,集中精力針對中國。美國突如其來的改變,會如何改寫俄烏甚至全球格局?
7月13日,俄羅斯國防部宣布在頓涅茨克拿下兩個定居點,更一舉摧毀2套美制“愛國者”防空系統的核心部件和一座雷達站。
同一天,烏克蘭總參謀部表示,13日下午,俄烏雙方在前線發生了97次激烈交火,波克羅夫斯克方向的土地幾乎被炮火犁了一遍。
而在扎波羅熱核電站,也發生了長達一小時的槍擊案,讓這場沖突的“紅線”正變得越來越模糊。
德國《圖片報》近日曝出猛料,稱俄軍總參謀部已向普京提交夏季總攻方案。支撐這一計劃的,是來自朝鮮的強力外援。
俄外長拉夫羅夫訪問元山時,金正恩表示要“無條件支持”俄羅斯。韓國情報顯示,1200萬發朝鮮炮彈已運抵俄羅斯,足夠俄軍保持日均6萬發的火力壓制。
更驚人的是,烏克蘭透露,3萬名朝鮮士兵可能即將投入戰場,和上次入俄參戰的士兵不同,此次預計入俄作戰的朝鮮士兵,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戰斗力十分強悍。
北約猜測,俄軍正在醞釀“夏季總攻”,而這場戰役,將會是俄烏決定性的一場戰役。
烏軍目前僅能靠5000架無人機勉強周旋,而俄軍炮彈庫存已是烏軍的15倍。
為此,北約國家開始積極援烏,德國宣布將向烏克蘭提供數百枚遠程導彈,但卻不是烏克蘭最想要的“金牛座”導彈。
美國承諾的10枚“愛國者”導彈可謂是杯水車薪,英國承諾向烏克蘭提供5000枚導彈打擊無人機,但卻沒說具體的交付日期,更像是畫餅充饑。
法國嘴上喊著派出5萬英法志愿兵,實際行動卻遲遲不見蹤影。最諷刺的是,歐洲宣布8000億歐元武裝計劃,稱一旦戰爭結束,就組成30國聯軍幫助烏克蘭戰后重建。
但誰不知道,西方30國的真正目的是,一旦?;穑@支部隊將第一時間進駐烏克蘭,明為維和,實為建“防俄隔離帶”,然后在趁著重建烏克蘭的時機,將烏克蘭境內的礦產資源掠奪回國。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已經打算放棄烏克蘭了。
盡管特朗普目前剛剛宣布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攻擊性武器,還聲稱要對俄羅斯發起新一輪制裁,但本質上,是為了給普京創造壓力,要求俄羅斯在50天內達成和平談判。
但俄羅斯對贏得這場戰爭有著十足的把握,感到壓力的,該妥協的,也應該是西方陣營。
其實,五角大樓內部正激烈爭論是否該放棄烏克蘭,副防長科爾比最近更是逼著日澳在可能的“臺海沖突”中站隊,暗示中國才是美國的頭號對手。
這番話背后是殘酷的現實,美軍已經將大部分注意力和兵力部署在了亞太,而烏克蘭每天消耗的彈藥相當于當初阿富汗戰爭一個月的量。
就連特朗普也陷入兩難,一邊要安撫要求“美國優先”的基本盤,一邊還要想方設法的圍堵中國,根本沒有多余的精力去支撐烏克蘭打一場沒有勝算的仗。
這場即將到來的決戰,很可能將決定俄羅斯沖突的結局。
如果俄軍閃電攻占紅軍村,澤連斯基或將被迫坐上談判桌。
在頓巴斯前線,俄軍對紅軍村的突擊成為最敏感的戰術支點,這個連接頓涅茨克與扎波羅熱的關鍵樞紐一旦失守,烏克蘭將沒有掙扎的余地。
俄軍近期在沃夫恰河沿岸的裝甲集群調動異常頻繁,這種戰役級別的兵力投送,讓人聯想到2022年哈爾科夫反擊戰前的戰場征兆。
此外,倘若朝鮮士兵參戰引發美韓反應,美國很有可能會加大援烏力度,北約也可能會暗中派兵下場參戰。
而越多越多外部實力介入俄烏沖突,最終都會導致一個結局,那就是戰爭不斷外溢,最危險的場景是烏軍崩潰后波蘭“志愿兵”越境,屆時北約第五條集體防御條款將面臨史上最嚴峻考驗。
但無論哪種結局,烏克蘭都注定是最大的輸家。美國已經拿到了最想要的稀土礦產協議,至于烏克蘭是否真的要“戰至最后一人”,美國毫不關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