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India Today”網站消息,印度軍隊在7月13日凌晨,組織無人機飛越印緬邊境,對一支反對派武裝位于緬甸的營地進行突襲。150多架來自以色列和法國的無人機,在精準情報的支持下重創該武裝,三名核心領導人員在襲擊中身亡。而緬甸政府對此反應平平,“梟龍”戰斗機雖然起飛監視,卻沒有出面干預。
▲自殺式無人機逐漸在全球蔓延開來
怎么說呢,印緬邊境這些年其實一直不平靜,雙方都面臨著反對武裝潛伏在國境線另一側的困境,所以形成了默認對方行動,不予追究的默契——緬甸空軍曾在2023年1月,出動多架“梟龍”,空襲印度境內的反對派武裝,給出的戰報是“打死數十人”,印度后來也就當做沒發生。因此,這次印度動用上百架無人機越境空襲時,緬甸“梟龍”升空卻沒有攔截,只是控制空襲范圍不波及其他區域。只不過,印度高到離譜的打擊精度,確實有點讓人驚訝。
▲“梟龍”是目前緬甸空軍手里最強悍的機隊
按照遇襲組織事后通報的消息,印度是在13日凌晨發起突襲,前后持續了兩個小時,涉及位于邊境的多個營地。其最高指揮官阿克索姆,就是在這一輪空襲中身亡,另有20多人受傷。13日白天,當該組織為指揮官舉行葬禮時,印度再次出動無人機空襲,另外兩位參加葬禮的指揮人員遇襲身亡,多人受傷。14日,印度又組織了第三輪空襲,目標似乎是該組織的武器倉庫。換句話說,印度不僅能精準獲得,藏在境外的反對派武裝頭目位置,還能通過偵察無人機,為后續空襲提供精準信息,這份功力是有點水準的。
▲帶有偵查屬性的無人機愈發重要
俄烏戰場上,雙方雖然都大量使用無人機,但絕大部分都是單兵操作的FPV無人機。像印度這次使用,射程、精度都有一定要求的無人機,不僅數量比較低,對制導系統也有一定要求。印度能精準突襲阿克索姆位置,是真下了一番功夫。偵察機評估打擊效果/傳回戰場信息,引導無人機突襲時敏目標,就更需要先進體系的加持,這一點巴基斯坦都未必做得到(印巴空戰前,巴基斯坦也曾出動無人機穩定后方,但戰果往往都是一次性的)。
▲俄烏戰場上主要是FPV無人機
聯想到印度在5月7日的空中交手過后,制定的“無人機突襲巴基斯坦防空系統,為后續大規模導彈空襲作準備”計劃,還真不是無的放矢——當時印度無人機操作水平比較差,甚至將珍貴的反輻射無人機當成普通無人機使用,導致突防效率很低,最終只擊中巴基斯坦一輛普通卡車。如此明顯的差距,要么是印度在戰爭結束后,緊急接收了大批無人機,要么就說明印度無人機打擊距離,剛好達到能越境攻擊,而無法威脅到巴基斯坦的水平。
▲印度無人機這幾年發展勢頭很快
不過,印度這幾年在無人機領域投入很多資源(這也就是沖突爆發前,大家不看好巴基斯坦地面交戰結局的原因),質量和數量均大幅領先巴基斯坦無人機部隊。在這種情況下,下一次印巴沖突中無人機必然會作為主力出場,巴基斯坦僅僅指望目前裝備的少量“彩虹”、土耳其TB-2,肯定是無法應對的。而從技術上來講,解決辦法無非是“一攻一守”。同樣建立起無人機攻勢威懾,速度比較快,成本相對較低,是巴基斯坦現在的工作重心。借助激光/微波反無人機裝備,配合原本建設的防空體系,組建完整的防御體系,則屬于進階策略。
▲巴基斯坦采購過“彩虹”,但數量并不多
無人機在俄烏戰場上登堂入室后,外溢速度極快,其他國家因為資源、反應速度等原因,進步幅度也各不相同。國內目前屬于這個領域的第一梯隊,印度算是擠進了第二梯隊,而巴基斯坦則欠缺很多。至于緬甸,甚至連門都沒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