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去年在大選期間承諾會很快解決俄烏沖突,但今年1月就任總統(tǒng)以來在此事上一直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最近兩周,美國政府的俄烏政策立場出現(xiàn)明顯變化。特朗普14日表示,美國將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包括"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tǒng)的軍事支持,"重新武裝"烏克蘭。此外,特朗普還以"嚴厲"關稅威脅俄羅斯50天內達成俄烏協(xié)議。
近期美國對俄烏沖突的政策出現(xiàn)了明顯的轉變跡象,主要表現(xiàn)有哪些方面?這些政策調整有何作用?
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特朗普開啟第二任期之后,美國處理烏克蘭危機以及美國對俄政策都在不斷發(fā)生變化,特朗普本人的表態(tài)就多次出現(xiàn)反轉。一方面,美國威脅對俄羅斯加征關稅施加制裁,對俄羅斯后續(xù)發(fā)展將產生一系列的深遠影響;另外一方面,美國又對烏克蘭繼續(xù)提供武器裝備,包括重要的防空導彈系統(tǒng),這樣的變化反映出,此前在7月3日美俄領導人通話之后,特朗普表達不滿,而俄羅斯表示不在乎。
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俄羅斯一再強調的是在烏克蘭危機中自身的底線和政策。尤其是在戰(zhàn)場方面,俄方一再強調的是自己仍然處于主動的地位,對于特朗普所提出的停火要求沒有予以回應。之前,7月10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吉隆坡會談之后,俄方提出了新方案,但是現(xiàn)在可以看到,新方案顯然沒有達到特朗普的預期,沒有滿足美方的訴求。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對俄羅斯示強是要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與此同時,對于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來說,為了避免承認之前的政策沒有達到預期,為了避免被指責,也要對俄羅斯施壓。另外,為了后期的執(zhí)政,尤其是第二任期中在外交政策方面留給自己更多的空間,力圖避免受到"建制派"等其他方面的擠壓,特朗普在強調自己決策的重要性,試圖在各方的撕扯中保持平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