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電影院看到陳佩斯的名字,不免有些感慨萬千,這位在觀眾眼中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也是久違了。
這次他帶來的作品,是由自己編劇、導演并主演的電影《戲臺》,當他佝僂著身軀,滿臉皺紋的出現在大銀幕中,就像給這臺戲上了一個保險。
看完《戲臺》,腦子里浮現出曹雪芹的那首詩:“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這部電影是一出荒誕喜劇,是一出“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黑色幽默。
故事的開頭,戰亂年代的戲班子開場,鼎鼎有名的角兒金嘯天(尹正飾)一票難求,他進京唱戲的這幾天,成了戰亂年間底層老百姓茶余飯后的最大談資,大家牟足了勁兒也要去看上一眼。
五慶班班主侯喜亭(陳佩斯飾)拍拍胸脯,給大家保證開場大戲要熱熱鬧鬧,唱它一出《霸王別姬》。
資深票友劉八爺連聲叫好,要來給金嘯天和鳳小桐(余少群飾)捧場。
但哪知這邊,金嘯天正因為抽大煙過頭而命懸一線;那邊,剛進京的洪大帥(姜武飾)就宣布,這三天大戲他全包了。
臺子上的戲還沒開始唱,這后臺的戲已經熱熱鬧鬧的開了場。
洪大帥是個連生旦凈末丑都分不清的土匪,他包場看戲完全是因為喜歡“霸王項羽”這個英雄角色。他誤闖進后臺,卻遇見了來送包子的伙計大嗓兒(黃渤飾),就因為是老鄉,大嗓兒給大帥科普了點戲班子的規矩,又給他隨便哼唱了兩句戲詞,就這么糊里糊涂的成為了大帥欽點的角兒。
誤打誤撞,真正的角兒還昏睡不醒,假冒的角兒只能被送上戲臺。
可大嗓兒哪會唱戲啊,他那點三腳貓的功夫也就哄哄啥也不懂的洪大帥。班主侯喜亭知道,讓大嗓兒代替金嘯天登場,不但毀了五慶班的名聲,還對不起老祖宗留下的玩意兒。
然而戰亂年代,拖家帶口混口飯吃已是不易,更不能讓整個戲班子的人都把命搭上,他是班主,這對不起祖宗的事兒只能他來干。
戲臺上敲鑼打鼓好戲開場,大嗓兒一句詞就露了餡兒,侯喜亭不敢看臺下觀眾的表情,只能暗自慶幸好歹保住了命。
可就在這時,更荒誕的事情發生了,這位大帥作為霸王項羽的資深腦殘粉,絕不允許霸王拔劍自刎,他一拍大腿,這戲得改。
改?咋改?師傅就這么教的,打小就這么唱的,洪大帥接二連三指手畫腳,絲毫不把所謂的藝術放在眼里。
鳳小桐要爆粗時立刻被捂住了嘴,侯喜亭彎腰塌背,還沒說話一把槍就頂在了頭上。
沒辦法,改吧,不改就得死。侯喜亭回頭看了看祖宗供奉,跪下磕了個響頭。
鳳小桐心軟,被求著推著上了臺,但一旁醒來的金嘯天不答應,他陰陽怪氣的上了臺,戲詞卻只字未改。
金嘯天剛開口,鳳小桐眼里就有了光,他們顧不上洪大帥的滔天怒火,顧不上突然四起的戰爭和硝煙。
槍聲和炮彈聲在耳邊層出不窮,戲園子被炸的嘩嘩往下掉土,但他倆的戲卻一刻也沒停,就像一出真正的霸王和虞姬。
《戲臺》要傳達的態度顯而易見,戲里戲外都能看出陳佩斯的堅守。
有趣的點在于人物的塑造和故事的節奏上,比如金嘯天這個人就很別扭,他抽大煙、談戀愛、還跟自己的粉絲上了床。
放在現在的娛樂圈來說,被爆出來都得被封殺,屬于嚴重的私德有虧。
但他又把戲看的比天大,在守護老祖宗留下的東西這方面特別認死理,哪怕槍桿子頂在頭上,表情也不變一下。
洪大帥在臺下開槍威脅他改戲,他眼皮子都沒眨一下,該怎么唱就怎么唱,穩穩當當藝術家的風骨。
鳳小桐一股子傲嬌勁兒,看著柔柔弱弱的,但洪大帥提出改戲的時候,是他第一個站起來說了“不”字。
生在那混亂的年代,他們沒有能力改變這世道,甚至有些人為了活下去還得去改變自己。
但總有人守護著自己想守護的東西,哪怕雷霆千鈞也巋然不動,就像金嘯天和鳳小桐那樣。
陳佩斯對電影節奏的把控也十分巧妙,戲臺開場前,幾方人馬匯集臺前臺后,主要人物們各做各的事,紛爭、對話、吊嗓子,還有個抽大煙的在跟自己的私生粉私聯,可太熱鬧了。
但是每個場景又各有關連,最后匯總在一起,完成故事的閉合,可見導演有真功夫。
《戲臺》是陳佩斯導演用自己打磨了10年的舞臺劇改編成的一部電影,無論是唱戲還是拍電影,陳佩斯導演有自己想要堅守的東西,他不會為了世道和市場去做改變。
畢竟,《戲臺》的荒誕就像陳佩斯導演的人生,他的不愿改變造就了他的藝術,卻也讓這部電影遲到了30年。
很多年后,當年的事已經變成了后代茶余飯后的八卦跟樂子,只有陳佩斯導演自己,無論戲里還是戲外,再說起來永遠帶著當事人不為人知的心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