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福建的溫潤海風
遇上天山的遼闊壯美
當“愛拼會贏”的八閩精神
融入邊疆建設的宏偉篇章
有這樣一群“閩姐姐”
跨越山海
奔赴萬里之遙的新疆
今天,“天山閩水映芳菲”專欄將帶您走近福建援疆女干部,領略在祖國西北邊陲傲然綻放的別樣芳華!
木壘河的風,裹挾著戈壁特有的干燥與粗糲,撲在張萍這個初來乍到的福建人臉上。那是2024年的深秋。
張萍,一個來自武夷山麓、慣看碧水丹山的福建教師,跨越萬里山河,站在了天山腳下的木壘縣第三小學門口。那一刻,她清晰地感受到肩上的分量——不僅是為孩子們傳授知識,更是要在這片土地上,傳遞教育的火種,搭建一座無形的文化橋梁。
綻放:紅船輝映小胡楊
走進課堂,孩子們眼中閃爍的,是對藝術純粹而熱烈的渴望。那光芒觸動了張萍。
“得做點什么!”一個念頭迅速成形。很快,“小胡楊舞蹈藝術團”在校園里扎下了根。“小胡楊”這個名字,寄托著雙重的期盼:愿孩子們如大漠胡楊般堅韌不拔,更盼藝術能成為連接不同民族心靈的紐帶。
學校選擇排演紅色情景劇《紅船從南湖起航》。排練時,張萍一絲不茍地指導,幫助學生們深入理解角色,準確把握革命先輩的精神風貌。孩子們聽得入神,眼神里充滿了敬仰。
經過一個多月的刻苦訓練,學生們的表演愈發成熟,最終在“永恒的豐碑”情景劇大賽的舞臺上完美呈現了這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一舉奪魁!
這份喜悅還未褪去,更大的挑戰來了——代表木壘縣征戰昌吉州級賽事。面對全州23支實力強勁的隊伍,這群戈壁灘上的“小胡楊”沒有絲毫怯場,以98.6分的絕對高分獲得一等獎第一名!這沉甸甸的獎杯,讓木壘的紅色藝術之花,第一次在更廣闊的天地間,粲然怒放。
育夢:一盞心燈耀邊疆
藝術的星火剛剛點亮,另一顆綠色的種子又在心中萌芽。2025年盛夏,張萍在木壘縣的教育實踐中,牽起了一條“綠色牽手,零碳同行”的紐帶,促成了木壘縣第三小學與福建南平順昌縣團委的跨區域生態教育聯動。
神奇的網絡課堂瞬間拉近了萬里之遙,屏幕上福建的青山綠水與木壘的戈壁綠洲交相輝映。孩子們興奮地分享著家鄉的生態畫卷,交流節水妙招與垃圾分類心得。“看,這是我們種的梭梭樹苗!”“哇,你們那邊的竹林真美!”稚嫩的童音里,閩疆兩地孩子們心中的綠色夢想,在無形的網絡中悄然碰撞、生根、發芽,一種跨越地域的全新文化交融,正在邊疆校園悄然鋪展。
與此同時,如何讓中華千年詩詞的璀璨星河,同樣照亮邊疆孩子的心靈?一個更深遠的想法在張萍心中醞釀成熟——策劃木壘縣首屆“朱子杯”詩詞大賽。
為了點燃孩子們的熱情,張萍特意邀請了重量級的詩詞大賽資深評委,通過線上講座悉心引路。專家們深入淺出的講解,從平仄韻律的奧秘到意境營造的匠心,一個個生動的案例,為孩子們推開了通往古典詩詞殿堂的大門。
詩意的課堂上,詩詞不再是課本上冰冷的文字,孩子們沉醉于其韻律美、意境美,更在“詩言志”的古老傳統里,驚喜地找到了表達自己心聲的新方式。張萍在孩子們心中點亮一盞盞明燈,照亮著邊疆孩子們的精神世界與綠色未來。
回響:碩果盈枝待遠行
耕耘終有收獲。憑借在藝術教育、文化交流和教學創新上的點滴付出,張萍在木壘縣第三小學的年度考核中榮獲“優秀”評價。這份認可,是對她個人辛勞的溫暖回饋,更是學校對其踐行“文化潤疆”理念、取得扎實成效的充分肯定。
更令人振奮的是,按照賽事規則,此次木壘縣“朱子杯”詩詞大賽的冠軍,將贏得一張直通九月福建南平詩詞大賽總決賽的珍貴入場券!這場跨越萬里的文化邀約,早已超越了單純的詩詞競技。它是一次中華千年文脈的深情接力,是邊疆戈壁與閩北青山間一次心靈的對話與共鳴。
用舞蹈點燃孩子們心中的紅色火種,在云端牽手共繪綠色的未來,再到天山腳下,讓詩詞的星火燎原……于張萍而言,每一次嘗試,都像一顆種子,悄然播撒在孩子們的心田,孕育著對中華文化的深深認同與各民族交融的美好期盼。
如今,木壘的孩子們懷揣著對詩詞的熾熱愛戀,帶著日益增長的中華文化自信,整裝待發,即將踏上通往福建的新征程。張萍相信,那穿越千年的古老文脈,必能乘著戈壁的長風,在新時代的陽光下,綻放出更加璀璨奪目的光華。
作者/張萍
編輯/薛莞馨
校對/陳佳穎
編審/李行云
點“在看”的人,都越來越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