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京華城案的審理,臺北地方法院在2025年7月15日下午舉行了關于柯文哲、應曉薇、李文宗等三名在押被告是否延續羈押的延押庭。案件涉及臺北市前市長柯文哲、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眾望基金會董事長李文宗等多名被告,并與涉嫌勾結、政治操控以及證人干擾等問題有關。臺北地檢署認為柯文哲等人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有串證、湮滅證據、干擾證人等行為,要求法院延續羈押,而柯文哲及其律師則堅決否認這些指控,提出多項反駁。
在庭審中,檢方提出,柯文哲在未獲羈押期間,利用其社交平臺,尤其是Facebook,對案件中的證人進行干擾、施壓,并操控輿論方向。檢察官陳思荔指出,柯文哲以其影響力在庭外攻擊證人,斷章取義部分證詞,并對證人進行言語攻擊,特別是部分證人在法庭上提供的證詞被柯文哲的支持者公開批評,試圖通過社交媒體轉移公眾輿論焦點,給案件審理帶來巨大壓力。
檢方認為,柯文哲的這些行為嚴重影響了法院的審判空間,破壞了公正性。檢察官還提到,部分證人因受到柯文哲支持者的威脅和攻擊,改變了證詞,這一情況引發了檢方的高度關注。比如,證人胡方瓊在法庭上表示,受到來自柯文哲支持者的壓力,這使她的證詞發生了轉變。檢方認為,柯文哲對證人的施壓行為,實際上是一種企圖影響案件結果的非法干擾。
柯文哲堅決否認干擾證人,指責檢方泄密
面對檢方的指控,柯文哲在庭上進行自辯時,表現出強烈的反應。他不僅否認了所有的干擾證人和操控輿論的指控,還公開質疑檢方在案件審理中的不公行為。柯文哲表示,檢察官多次將尚未公開的案件資料泄露給特定媒體,使得案件在公眾輿論中被過度政治化,影響了司法公信力。他特別提到,媒體多次將案件與政治捆綁,甚至利用他的人物形象來制造輿論風暴,這讓他感到十分無奈。
柯文哲還自嘲地提到,自己目前被羈押在看守所,雖然面臨不公正待遇,但他仍表示不會逃亡,強調自己從未打算逃避審判。他表示:“要押就押我一個人,為什么要波及無辜的人?”他對高額的保金表示不滿,認為自己并未犯下任何貪污罪行,卻需要承擔如此高額的保釋金,這對他來說簡直是不可承受之重。
柯文哲的支持者與案件的政治化
此次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柯文哲的支持者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他們不斷在法院外聲援柯文哲,尤其是在庭審前,柯的支持者在法院門外高喊“阿北加油”,顯示出柯文哲在民眾中的廣泛支持。柯文哲也表示,自己絕不會背棄支持者的期望,他堅稱自己為“人民服務”,并且承諾不論發生什么,都不會逃避責任。
檢方在庭審中指出,柯文哲的這些公開表態實際上是對法院審判空間的進一步壓迫。柯文哲通過社交媒體發布言論,試圖影響案件審理和公眾輿論,這種做法無疑加劇了案件的政治化,也使得案件的審理變得更加復雜。
法院審理的復雜性與多方壓力
此次案件的復雜性不僅體現在柯文哲與檢方之間的激烈對抗,還在于案件涉及的多個利益方和證人的紛繁復雜。例如,案件中的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及其他重要證人都在庭審中提交了相關證詞,涉及多個層面的利益交換和職務行為不當問題。部分證人如前市副市長彭振聲的妻子在庭外遭遇了柯文哲支持者的言語羞辱,進一步加劇了案件的社會關注度。
檢方認為,案件涉及的不法利益交換仍未完全曝光,尤其是柯文哲在案件審理期間的各種行為,都可能影響案件的最終判決。檢方特別指出,柯文哲雖然曾在公共場合表示“為了小草”,但其通過社交平臺發布的信息和通過其他方式施壓證人的行為,表明他仍在以個人名義操控案件進程,這一行為涉嫌干擾司法公正。
京華城案不僅僅是一宗涉及政治人物的法律案件,案件中,柯文哲與檢方的對抗已經超出了單純的法律問題,演變成了一場雙方的博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