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再次見到公募高管大變動,明亞基金總經理丁玥和副總屠建宗因個人原因同日離職,而接管總經理的是王靖。兩人任職2年就離職,且董事變更頻發,凸顯明亞基金管理團隊的不穩定。
王靖,曾任華融證券資管部投資經理、國盛資管總部投資經理,北信瑞豐固收總監、安邦基金固收投資部副總、泰達宏利固收副總,方正富邦固收投資部總經理。
任職過的幾家公募問題頻發,華融證券出事,現改名叫國新證券;北信瑞豐深陷工資延遲、裁員風波;安邦基金都沒建成;泰達宏利同樣是高管離職不斷。
值得注意的是,明亞基金最近頻繁進行人事變更,王靖則是7月15日剛剛納入董事會成員,丁 玥則除名,2025年5月31日的時候還沒有王靖的名字。而且,明亞基金1年內董事變更已超過50%。
wind數據顯示,明亞基金成立于2019年2月27日,旗下有4只產品,管理規模僅有1.58億,23年Q4時規模最大,為7億。目前,公司只有3位基金經理,股權機構來看,公司系“個人系公募基金”,此前2023年進入的丁玥和屠建宗隨即退出持股。
1)前兩年基金在清盤線附近極限拉扯。從2019年成立到2020年4月才發行了第一款產品明亞價值長青,歷年規模一直處于5000萬的清盤線附近,最新規模更是跌至0.15億。
作為一家公募機構,只有1只基金,在2021年賺取管理費81萬,2022年57萬管理費。扣除基金經理的管理費,明亞基金兩年賺了不到100萬。
這款基金成立5年,但換了三波基金經理。看起來個人任職回報都挺好,只有何明管理的21年回撤10%,但規模則大幅縮水,只有1500萬了。
第一任基金經理李正清,正是公司實控人,目前持股46%,他曾先后任職UBS Warburg、ITG、Mapleridge Capital、凱斯博資本、Springwell Capital、涌泉資本等資管機構。
看起來李正清任職回報高達32.29%,但他管理期間業績慘遭過山車,怎么漲上去,怎么跌下來,這就是明顯的不把基民的錢當錢,收割了一大波韭菜。
2)第二任基金經理何明,管理規模大幅縮水逾70%。她管理公司所有基金,規模1.58億,前兩年業績一直不理想,不過23年接手債基之后,業績反而做了上來。
他曾任國投瑞銀研究部研究員、研究部總監、基金經理,2020年7月加入明亞基金,目前是該公司研究總監。
不過,任職規模都不大,明亞中證1000,前任基金經理任職不到4個月就突然卸任,該只基金規模只剩下了1000萬,23年Q4尚有1.9億,規模縮水嚴重。
3)進入2023年,突然殺入多個具有固收背景的股東和基金經理。明亞價值的第三位基金經理是毛瑞翔,他2023年2月加入明亞基金,現任明亞基金固定收益部投資經理。任職期間,業績穩定增長,規模縮水70%。
就在2023年3月,公司引入兩名新的投資者,分別是丁玥和屠建宗,兩人也是固收背景實力雄厚。增資后,兩人持股均是4.46%。
曾經的中金王牌分析師丁玥2022年12月才加入公司,1月就成了公司總經理。她曾在中金公司研究部工作了5年,并擔任研究部副總經理。曾獲國際機構投資者(大中華區)Institutional Investor-China最佳分析師(原材料行業,工業與基礎設施行業)、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 最佳選股分析師(地產與建筑行業)第二名。
2015年7月加入鑫元基金,當時公司沒有權益團隊,甫一上任,她就著手為鑫元基金搭建信用債研究體系。隨后管理二級債基、招募權益研究團隊,發行權益類產品,成立權益部。2016年開始管理基金,2018年已經管理6只基金產品。
隨后,在2023年3月屠建宗加入明亞基金,隨后成為明亞基金的投資者,持股4.6%,他在4月25日擔任明亞副總經理,他固收經驗可謂豐富。他曾任職中金投行部固收組高級客戶經理,歷任天風證券債券融資業務董事總經理、北 京證券承銷分公司副總經理、企業融資業 務委員會委員、東北分公司總經理。
不曾想,曾經大家都以為的救火隊長丁玥和屠建宗,干了2年,也要揚手而去。大家覺著,他倆為何突然離職?是因為規模持續縮水,還是管理混亂的結果,亦或是內訌?歡迎大家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