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鄧襄派出所民警在深夜巡邏中,憑借職業敏感成功識破一起電信網絡詐騙,當場攔截了受害人準備交付的48000元現金。
7月8日凌晨,鄧襄派出所副所長郭威帶隊在轄區開展常態化夜間巡邏。行至方莊小方生態園附近時,發現一輛懸掛周口牌照的車輛停在路邊,一名中年男子在昏暗處徘徊張望,形跡可疑。民警立即下車盤查。
面對詢問,該男子(陳某,周口市川匯區人)眼神躲閃、言語支吾。在民警耐心追問下,陳某道出實情:他此前在某不明網絡投資平臺投入了10余萬元。當天,平臺“老師”以返還投資為誘餌,要求他準備48000元現金裝入箱子,并按其指令專程從周口驅車趕到漯河,在約定時間將錢箱放置在指定電線桿下,對方承諾收到錢后返還前期投資。
憑借豐富的工作經驗,郭威判斷陳某正遭遇典型的“虛假投資理財+線下交付”復合型詐騙。情況緊急,民警立即讓陳某帶路,迅速在田間一電線桿下找到了裝有現金的箱子。隨后,民警讓陳某嘗試聯系平臺“老師”,但始終無法接通。此時,陳某才如夢初醒,確認自己深陷騙局。
“要不是你們半夜巡邏發現了我,及時攔住我,我這點家底就全完了!”經清點確認48000元現金完好無損后,陳某對民警的及時出手感激涕零,不住道謝。
警方提醒:
警惕高額返利陷阱: 對宣稱“低風險、高回報”、“內部消息”、“穩賺不賠”的網絡投資務必提高警惕。
拒絕異常轉賬要求: 凡是以支付“保證金”、“解凍金”等名義索要錢財才能拿回本金的,或要求脫離正規支付渠道、進行線下現金交付的,均為詐騙!
保護個人信息: 切勿在不明網站或平臺泄露個人身份、銀行賬戶、密碼和驗證碼。
及時報警求助: 如遇可疑情況或發覺可能被騙,請立即停止操作并撥打110報警。
(河南法治報記者 衛云飛 通訊員 殷廣華)
編輯:王海鋒
審校:翟保明
審核:陳亞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