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這是又想上中國的船了?”
7月15日,上合組織外長理事會會議在天津舉行,這次會議最讓人關注的是印度。
來的是印度外長蘇杰生,這是蘇杰生五年以來首次訪問中國,中方也是給足了面子,提格接待了蘇杰生。
蘇杰生這次來是帶著“笑臉”來的,想尋求和中國的緩和,一起解決雙方之間的問題。
當下局勢一天一變,印度外部的問題也是不少。面對印度可能的“求和”,中方當然是以禮相待。
不過這次的會晤,有幾個關鍵的問題。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上觀新聞】【新民晚報】【澎湃新聞】【環球時報】【東南早報】(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局勢緩和的信號
中印前幾年因為邊境問題常常起摩擦,兩國關系一度陷入冰點,蘇杰生一直沒有來過中國。
國與國之間的關系跟人與人之間差不多,都是利益驅使,吵吵合合,這兩年里雙方的也不斷嘗試改善關系,解決問題。
這次的外長會議,蘇杰生一來,中方代表熱情接待,并說下對會議的期許:
“中印都是發展中大國、全球南方重要成員,做相互成就的伙伴,實現龍象共舞,是雙方正確選擇。”
這基本上就是明說,這次會議主要就是解決問題,緩和雙方關系。
其實從去年開始,雙方已經開始在談。去年10月,中印兩國經過多輪談判終于對邊境問題達成共識。
可以說現在和印度的關系緩和、雙方尋求合作等都是在這個基礎上才得以實現的,邊境問題談了四年才終于談好。
這次蘇杰生來了以后,姿態放的很好,直接承諾說,兩國的關系不會受到第三方的干擾,其實明里暗里就是說不會受美國影響。
態度轉得這么自然,就是經濟上還是不能沒有中國。
雖然說印度一直喊著經濟上要擺脫對中國的依賴,這兩年也沒少在這上面下功夫,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印度還真就離不開中國。
在許多產業鏈、原材料供應上,印度暫時還得跟中國做生意。并且印度屬于嘴硬,但身體比嘴誠實。
去年一年印度的最大貿易伙伴還是中國,在經濟發展規律面前還是得低頭。
再加上和中國搞好關系了,邊境問題能盡量不發生、少發生,這就又能省一筆錢。
在過去這五年,兩邊在邊境長時間的對峙,尤其是印度每年在高原地區駐兵,這花的都是錢,而且萬一什么時候沖突升級了,到時候壓力更大了。
印度想得很明白,現在這會兒情況就得笑臉相迎,雙方握手言和,安安穩穩搞搞經濟對誰都好。
再加之,印度還要求著中國賣給他們稀土。
稀土問題
稀土問題會是這次會晤要談的重點之一,畢竟印度著急啊。
雖說印度的稀土儲存量也不少,但奈何他沒有技術,想要稀土,還是得來買中國的。
本來受今年特朗普挑起的貿易戰的影響,中國出口稀土就已經受阻了,前段時間印度偏偏又開始搞“花活”,徹底讓中國不賣給他了。
起因是之前中國賣給印度的稀土,說好了是只用做商用,不能隨便用,也不能再隨意出售。
可結果沒想到,印度不守信用,今年4月中國海關突然發現不對,賣給印度的稀土,本來是要出現在電動車上的,結果出現在了印度軍方的無人機零件里。
順著這個點查下去,沒想到有更震驚的發現。
這些稀土竟然還出現在了美國,這就嚴重了。后來查明知道,原來是印度的一家公司,私自把稀土賣給了美國的軍火商。
這家公司也是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竟然偽造了多達30份的官方承諾書,暗地里跟美國完成了交易。
這事讓中方非常生氣,你不按照約定也就算了,私自賣給誰不好,賣給美國,稀土本來就是中國反制美國的重要“籌碼”。
中國馬上就凍結印度的稀土出口許可,既然不誠信那生意就別再繼續做了。
中國不再賣給印度稀土,印度那邊馬上就受影響了,國內的許多產業都因此干不成了,工廠該停的都停了。
也別怪中國“心狠”,是你們太“精”了,這下更能體現出中國對于印度經濟的重要了。
中國實施反制舉措后,莫迪開始喊冤。于巴西金磚峰會上,他公然含沙射影地指責中國,宣稱某國操縱稀土,將稀土“武器化”。
雖說沒點名,但誰都能聽出來,明顯的指桑罵槐中國。
有嘴誰都會說,但光說中國是不會把稀土再賣給你的。所以這次蘇杰生來也是不得來的,稀土會是重要談判對象。
事情到了這一步已經很清楚了,蘇杰生就是態度轉變,是有求于人,所以中印的關系沒有那么簡單。
謹慎期待中印關系
印度展示出友好姿態這并不奇怪,但也不用過于期待,畢竟和印度當鄰居這么多年,他什么樣中國太清楚了。
印度一直以來都是“墻頭草”,這次也是因為利益驅使才來求合作的。
之前蘇杰生還說過“鄰國要么配合印度,要么承受代價”的話,現在轉頭笑瞇瞇,真是一時利益嗎,一時態度。
印度一直都是跟這個國家關系好點但又保持距離偶爾還搞點“小動作”,反正就是不真誠,等關系搞壞了,再換個國家。
印度這段時間跟美國的關系出了點問題,雙方是各自看不慣。
主要是還歸功于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從一開始莫迪就對此深表不滿。
面對美國的關稅威脅,印度也開始“強硬”起來,美國的農業開放要求,印度不但不答應,而且態度堅決。
雙方的貿易協議就一直沒達成,特朗普的多次威脅喊話也不不起作用了。
特朗普一直想通過各種手段來壓制、控制印度,但涉及到本國核心利益的事情,莫迪不會松口。
印度和美國就貿易關稅的事談了好久,談不出什么結果來,特朗普試圖讓農產品進入印度。
印度不答應,特朗普對印度的部分商品正價關稅,印度馬上進行反擊。
印度向WTO組織提起申訴,并同時向美國的部分商品同樣加征關稅。
印度因此需要提防美國,所以才將目光放到中國。
但按照其一貫的風格,中國和印度的接觸,還是要多加小心。
結語
國與國之間的關系緩和是正常的,大家都聰明,為了利益當然不會老是打來打去。
中國一貫積極謀求與周邊國家開展合作。印度前來謀求改善關系時,中國必然不會令其難堪。
用“龍象共舞”來期待未來的中印關系是很給面子了,也是希望雙方能切實達成互利的合作。
不過畢竟對方是印度,還是要謹慎,防止再次被“背刺”。
本文信息來源:【上觀新聞】【新民晚報】【澎湃新聞】【環球時報】【東南早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