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報道,7月以來,英《金融時報》等多家媒體披露,五角大樓正施壓日澳明確臺海沖突中角色,此舉令盟友震驚。推動這一動作的是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科爾比。作為五角大樓“三號人物”,他近幾個月在與日澳國防官員的會談中反復提及此事。這并非他首次引發爭議,此前他暫停對烏部分軍援、要求歐洲分擔,還推動停止英國航母在亞洲部署,短短不到4個月,惹惱了政府內部及多個盟國。
科爾比的要求很直接,就是讓日澳說清若中美在臺海開戰會扮演什么角色,甚至涉及共同推進針對臺灣地區突發事件的具體作戰計劃和演習。這種方式讓日澳難以接受。日本防衛省表示,對“臺灣地區緊急事態”這類假設性問題“難以作答”,強調應對措施會依據憲法、國際法及國內法令逐案實施。要知道,日本曾有人喊“臺灣地區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但石破茂上臺后,為改善中日關系,已與該言論保持距離。
特朗普(資料圖)
澳大利亞的處境更微妙。總理阿爾巴尼斯正進行新任期首次訪華,美國此時拋來難題,怎么答都可能得罪一方。阿爾巴尼斯在記者會上拒絕回應相關問題,只強調已增加國防支出。當被問美國自身“戰略模糊”卻要求他國保證是否合理時,他一句“你自己已經回答這個問題了”,道盡無奈。國防工業部長康羅伊也明確表示,不會在沖突爆發前提前派兵,是否派兵由當時政府決定。
美國的做法透著明顯雙標。長期以來,美國在涉臺問題上奉行“戰略模糊”,特朗普和前任總統都沒明確會采取什么行動。現在卻逼著盟友選邊站,難怪日澳及其他盟友代表會“集體震驚”。有美國學者直言,特朗普政府自己都沒承諾,要求他國明確表態不現實。科爾比這么做,與其戰略主張分不開。他是“美國優先”的堅定支持者,主張把軍事重心從歐洲轉向太平洋抗衡中國,還想讓盟友增加國防開支。
特朗普(資料圖)
對日本,他不斷提高國防開支要求,從3%到3.5%再到5%,惹惱了日本首相石破茂。有美國官員稱,這和敦促歐洲盟友的做法類似,是為應對“中國威脅”,可日本7月20日參議院選舉臨近,執政聯盟壓力巨大,此時提這事無疑很敏感。科
爾比在社交媒體上說,五角大樓在落實特朗普“恢復威懾,靠實力實現和平”的構想,包括讓盟友增加國防開支、更深參與集體防御。但這招用在臺海問題上,風險不小。中美臺海軍事態勢已變,美國想靠這種方式“威懾”中國不現實。美國這種兩面派做法,讓盟友不安,擔心局勢惡化時連選邊機會都沒有。強迫盟友在敏感問題上表態,只會加劇盟友反感,削弱其亞太安全體系。
賴清德(資料圖)
中國外交部早已明確,臺灣問題是內政,不容干涉。“臺獨”及外部勢力破壞臺海穩定,中方必堅決反制。任何想把盟友綁上戰車干涉臺海的企圖,都不會得逞。美國該明白,臺海和平穩定,靠的不是拉幫結派、耀武揚威,而是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遵守一個中國原則。繼續折騰下去,只會讓自己在亞太的處境更尷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