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英國《金融時報》12日報道,就在中美高層剛進行完重要會晤后,美國國防部竟向日本和澳大利亞施壓,要求明確在中美因臺灣問題發生戰爭時,它們將扮演何種角色。這一舉動,瞬間將國際輿論的焦點拉回到復雜敏感的臺海局勢上。
先看看這背后的關鍵人物,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事務的副部長科爾比,在過去數月與日澳防務官員會晤中,一直推動這一極具爭議性的議題??茽柋群卧S人也?他長期主張美國“孤立主義”,是“美國優先”議程的堅定維護者,更是極力推動將美國軍事重心從歐洲轉向太平洋地區,以抗衡中國。
魯比奧(資料圖)
美國此番操作,目的很明顯。一方面,想通過日澳的明確表態增加對中國大陸的所謂“威懾力”,妄圖阻止兩岸統一。畢竟,美國深知臺海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系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系第一條不可跨越的紅線。但自己又不敢輕易下場與中國直接沖突,于是就想拉上盟友當“炮灰”。另一方面,以臺海沖突為借口,敦促日澳增加國防開支,讓這兩個盟友在軍事上為美國承擔更多“責任”,更好地服務于美國的全球戰略布局。
但美國這算盤打得太響,卻忽略了諸多現實因素。從自身來看,美國長期奉行“戰略模糊”政策,對是否會“保衛臺灣”從未給出明確承諾。特朗普拒絕透露美國會采取何種行動,之前拜登雖有幾次背離這一政策的表態,但也未能改變美國整體在該問題上的模糊態度。在自身都沒有明確立場的情況下,卻要求盟友先表態,這無疑讓日澳兩國陷入尷尬境地。
再看日澳的反應,對于美國這一要求,兩國代表均感到意外和不滿。澳大利亞國防工業部長康羅伊13日明確表示,澳大利亞不會提前派遣軍隊參與任何沖突。主權是優先考量,“是否派出澳大利亞軍隊參戰,只能由當時的政府作出決定,而非提前作出”。這一表態,直接給美國潑了一盆冷水。澳大利亞心里清楚,卷入臺海沖突對自身沒有任何好處,反而可能因為得罪中國,失去巨大的經濟利益。畢竟在特朗普發起全球關稅戰的當下,澳大利亞正積極尋求與中國改善關系,以對沖美國關稅戰的負面影響。
日本方面,雖然沒有像澳大利亞那樣直白回應,但從其態度也能看出對美國要求的抵觸。一直以來,日本在臺灣問題上雖有一些小動作,但真要讓其明確表態在臺海沖突中站在美國一邊,日本也得掂量掂量。日本清楚,一旦卷入臺海沖突,將面臨來自中國的強大反制,其自身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都將受到嚴重沖擊。而且,此前科爾比反復敦促日本提高國防開支,從3%到3.5%,最后到5%,已經惹惱了日本首相石破茂,可見美日之間在利益訴求上也存在巨大分歧。
科爾比(資料圖)
美國這一做法,往深了看,其實暴露了其諸多問題。首先是戰略上的混亂與短視。美國企圖通過這種方式遏制中國發展,阻止兩岸統一,但卻沒有考慮到這可能引發的嚴重后果,包括與中國的直接軍事沖突風險,以及對其盟友關系的損害。其次,美國這種將盟友當“棋子”的做法,無疑會讓盟友對美國聯盟關系的可靠性產生深刻質疑。在貿易關稅問題已經讓美國信譽受損的情況下,科爾比的做法更是雪上加霜,進一步加固了他國對美國的負面印象。
從國際局勢大背景看,美國在臺海問題上不斷制造緊張氣氛,與當前國際社會呼吁和平穩定的主流背道而馳。中方早已多次明確表態,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絕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無論是誰,膽敢在臺灣問題上玩火,都將遭到中國的堅決回擊。解決臺灣問題的主導權和主動權始終在我國手中,一旦涉及武力收臺,我國必然會將美日澳菲等外部勢力介入的可能性考慮在內,做好充分準備。
澳大利亞總理(資料圖)
美國要求日澳承諾干涉臺海的舉動,既不現實,也不得人心。不僅遭到日澳的抵制,也讓國際社會進一步看清美國在臺海問題上的真實意圖和其混亂的戰略思維。未來,美國若繼續在臺海問題上一意孤行,只會讓自己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也將給地區和平穩定帶來更大威脅。而日澳等國,在面對美國這種不合理要求時,也應從自身國家利益出發,做出正確的選擇,而不是盲目跟隨美國,陷入一場與己無關的沖突泥潭。畢竟,維護和平穩定的國際秩序,才符合大多數國家的根本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