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印巴空戰的慘敗讓印度空軍顏面掃地,原本寄予厚望的法國“陣風”戰斗機在實戰中被巴基斯坦的殲-10CE揍得找不著北。堂堂南亞霸主連個四代半戰機都玩不轉,這下可急壞了莫迪政府。畢竟印度既不屬于西方陣營,也沒法從中國拿到殲-35,手里能用的先進裝備只剩下“陣風”這張牌,結果還被人家打得稀巴爛。就在這節骨眼上,俄羅斯突然甩出一記王炸——7月6日宣布向印度出售30架蘇-57隱身戰機,還破天荒地開放源代碼,允許印度本土組裝。這消息一出,整個南亞的火藥桶瞬間被點燃了。
這筆軍售的落地速度堪稱俄印合作史上的奇跡。要知道,俄羅斯賣航母給印度都能磨嘰十幾年,這次卻像打了雞血一樣,合同剛簽完就宣布2026年交付首批戰機。更絕的是,俄羅斯這次直接把蘇-57的源代碼交了出去,還承諾幫印度改造生產線,擺明了要把印度培養成蘇-57的海外生產基地。這種“掏心掏肺”的操作,讓印度覺得自己終于能揚眉吐氣一回,卻不知早已掉進了俄羅斯精心設計的陷阱。
俄羅斯這么急著賣蘇-57,說白了就是被俄烏戰爭逼得走投無路。自從戰爭爆發后,俄羅斯軍工產能全砸在戰場上,出口訂單銳減不說,實戰中蘇-35被烏克蘭擊落的視頻更是讓俄制武器口碑暴跌。為了挽回面子,俄羅斯必須拿出一款能撐場面的裝備重新立威。蘇-57雖然隱身性能比不上殲-20,但高機動性和超視距打擊能力對付巴基斯坦還是綽綽有余。更重要的是,印度這次一口氣下單30架,直接超過了俄軍自用的27架裝備量,簡直就是給蘇霍伊生產線注入了強心劑。
不過俄羅斯的算盤打得再精,也瞞不過明白人。蘇-57在烏克蘭戰場上的表現堪稱“慫到家”,明明是五代機卻只敢在二線丟巡航導彈,連R37M這種超遠程導彈都舍不得多用,生怕被烏軍擊落暴露技術短板。這種“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心態,充分暴露了蘇-57的脆弱性。而印度呢,明明知道蘇-30MKI存在雷達和壽命缺陷,卻還是心甘情愿當俄羅斯的“小白鼠”。當年蘇-30MKI的教訓還沒吃夠,如今又要在蘇-57上重蹈覆轍,只能說印度的“土豪式軍購”真是屢教不改。
對中國來說,印度拿到蘇-57雖然會打破南亞平衡,但還不至于構成實質性威脅。解放軍已經裝備了超過200架殲-20,更先進的殲-35A也開始小批量服役,單從技術層面講,蘇-57根本不夠看。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巴基斯坦的處境。巴空軍目前只有殲-10CE和霹靂-15導彈,面對蘇-57的隱身優勢明顯力不從心。如果印度把30架蘇-57分散部署在邊境,巴基斯坦有限的防空體系很可能被打穿。
好在中國早有應對之策。首先可以給巴基斯坦提供米波反隱身雷達,專門針對蘇-57的隱身漏洞,讓它就算飛上天也逃不過雷達的眼睛。其次,直接出口殲-35E隱身戰機,用五代機對抗五代機才是最直接的辦法。殲-35E的隱身性能遠超蘇-57,配合霹靂-15導彈完全能壓制印度。最后,幫助巴基斯坦升級空防網絡,把紅旗-9BE和LY-80防空系統連成一張網,讓蘇-57來了就別想活著回去。
這場軍售大戲,表面上是俄羅斯在幫印度找回場子,實際上是兩國各取所需的利益交換。俄羅斯用蘇-57的技術換來了急需的資金和市場,印度則用真金白銀買了個“五代機俱樂部”的入場券。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靠買武器堆出來的優勢永遠不牢靠。當年蘇-30MKI的缺陷讓印度吃盡苦頭,如今蘇-57又能撐多久呢?南亞的天空注定不會平靜,而中國手中的殲-20和殲-35,早已為這場博弈準備好了最有力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