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色列未來黨議員凱倫·科勒布訪臺后公然將臺灣稱作"國家",并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與臺當局副領導人以及外事部門負責人勾連吹捧的照片和見聞,公然挑戰中方紅線!“嚴重違反一中原則!嚴重破壞雙邊關系!嚴重毒化合作氛圍!”7月9日中方聲明中的“三嚴”指控字字千鈞。大使館當場向以色列政府提出嚴正交涉,核心指令只有四個字——立即糾正。
以色列議員的訪臺行程看似輕佻,實則經過精心設計:高調會見臺當局高層、公開鼓吹所謂的"兩國關系"、刻意刺激中國大陸。這種對“臺獨”勢力的助威,撕破以色列政府長期恪守的外交承諾。中國駐以使館的警告并非虛言,其手中握著鐵一般的歷史書證:1992年1月簽署的中以建交公報明確載明“以色列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份建立于和平與信任基礎之上的外交契約,此刻因科勒布的危險行徑而破裂。當中以之間的外交風波在特拉維夫醞釀時,另一場外交博弈正在上海上演。
就在一周前(7月2日),以色列駐滬總領事白樂濰借彭博社隔空喊話,要求中國“用影響力約束伊朗核計劃”。這個突兀的要求與科勒布的訪臺行為交錯出現。以方看似無關的臺海與中東雙線操作暴露潛在策略:一面在臺海玩火試探中國底線,一面企圖在中東要價換取中國對伊施壓。這種自以為精巧的地緣政治操弄,卻嚴重低估了中國維護核心利益的鋼鐵意志。
“一個中國”原則早已熔鑄成國際社會共識骨架。全球183個國家在此原則基礎上與中國建交,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從法理上確認“一個中國”不可撼動。當科勒布閉眼沉浸在"臺獨"分子編織的幻夢里,他踩踏的不僅是中國的法律紅線,更是國際秩序的基本立柱。以方踩踏中國紅線絕非孤立一步。部分保守議員長期與臺地區保持不當聯系,而政府對此曖昧縱容。自2023年右翼政府上臺以來,以國內極端民族主義思潮涌動。這些政客將臺灣當作一個外交籌碼,卻渾然不知觸碰的是裝有烈性炸藥的紅色警報線。
中國向以色列發出的強烈信號,是主權問題上不可談判的底線宣示——中方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清晰且無條件的。當一國核心利益遭遇試探性切割,任何正常國家都必將傾盡全力反制。中以務實合作的列車正面臨脫軌風險:中國是以色列第二大貿易伙伴,約135億美元雙邊貿易額(2023年數據)的背后是數千家依賴中國市場的以色列企業,這些商業合作項目都可能成為下一步外交博弈的砝碼。
若以色列政府不能迅速采取有效行動約束科勒布之流,修復受損的政治信任基礎,中以防務安全協商、基建項目投融資談判等關鍵合作機制將首當其沖陷入停滯。以色列芯片企業對華出口許可、農業科技合作項目這些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經濟鏈,都可能成為外交博弈的犧牲品。
當以色列部分政客沉浸在地緣算計時,一個基本事實不容遺忘:北京向來將國家主權視為一條不容絲毫妥協的物理防線。“臺灣是屬于包括2300萬臺灣同胞在內的14億中國人民共同的臺灣。”個別政客的魯莽行徑,正在動搖的是跨越三十載建立起的國家間互信之橋。面對中方發出的外交警告指令,以色列政府可供選擇時間已然不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