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是情竇初開的年紀,是暢想未來的年紀,也是叛逆任性的年紀。
但這些似乎都與宗馥莉無關,她踏上了背井離鄉求學的路,而陪在她身邊的那個人,是她母親的情敵。
那時的她,知道真相嗎?
如果知道,她還會選擇去美國嗎?
如果不知道,那當她發現真相的那一刻,她會是多么的震驚與懊惱?
她會不會責怪自己,會不會以為都是自己的錯,是自己要來美國的要求給了她父親背叛她母親的機會。
因為,她父親的情人,是以她的監護人的身份到的美國。
之后的一切,她無法不看在眼里。
她眼睜睜看著另一個女人取代了她親愛的母親的位置,和她的父親一個接一個生孩子。
她的痛苦和屈辱,無人知曉。
而且遠隔重洋,尚年幼的她無法不依靠那個奪走她母親的愛人的人。
同時,她的父親也被人奪走了。
繼昌,繼盛,父親給他的兩個兒子寄予了多么大的期待啊!
她選擇隱忍,她說:“因為我首先要生存”
不安全感緊緊的追趕著她,讓她無法放松,
即便是數年后,當她已經成為一個企業領導者的時候,
當記者問她假如與父親產生了分歧,誰會妥協,
她脫口而出的還是那句話:
“我妥協,因為我首先要生存”。
一忍就是8年,她終于大學畢業。
此刻的她已經蛻變,8年隱忍,讓她退去少女的無知懵懂,也打碎了她曾經崇拜的偶像。
她說國外的生活使她“不再崇拜偶像,更信靠自己”
22歲,回國,回到媽媽身邊,她想靠自己撐起一片天。
從娃哈哈蕭山二號基地管委會副主任起步,她參與生產管理,常第一個到崗、最后離開。
與屈辱相比,苦點累點算什么,
兩年,她干的風生水起。
兩年后,她來到宏勝飲料集團,一個僅有一條飲料灌裝線的邊緣小廠。
但好在她終于可以自主決策,天高任飛。
只7年時間,她讓宏勝從單一灌裝廠拓展為覆蓋瓶坯制造、原料研發、物流的全產業鏈企業,還躋身中國民企500強!
回國后的她,不但要忙事業,
還要陪著父親演那場“一妻一女一布鞋”的戲。
“我首先要生存”的恐懼感始終伴隨著她
她不得不演
那個14歲的她經歷過的苦痛與撕裂,沒有伴隨著回國而終止,還愈演愈烈。
她需要呼吸,她想說實話。
所以當被問到父親是不是她的榜樣時,她說“是也不是”
她心中的榜樣,早在14歲那年就轟然倒塌,
可是她不能說。
她努力奮斗著,
然后卻又不得不痛苦的看著被搶走的東西越來越多。
被搶走的不只是母親的愛人,也不只是自己的父親,
還有很多很多本該屬于母親和自己的東西。
越來越多的收入流出公司,被父親情人拿去開學校、搞投資......
就連一個個新公司也都與自己無關,它們被取名為“昌盛”
那是她父親與情人的孩子的名字。
一樁樁,一件件,痛苦無限疊加,
可在大眾眼中,她是人人羨慕的豪門“獨生女”
誰又知道她這些年所背負的沉重的不安全感和屈辱,
誰又知道公司內外有多少人覬覦并想要瓜分她看似光鮮的一切。
那些苦痛與屈辱,只有她自己知道,無人與她分擔。
終于,這個炎熱的7月里,陽光照進了現實。
曾經那些你不得不獨自面對的黑暗終于被攤開在世人面前。
他們撕破了臉,不在乎名聲和道德審判,
更不在乎你父親生前費盡心血想要掩蓋的污點,
他們都不在乎,他們只想和你正面交手,
從現金到股權,他們想拿走本該屬于你和你母親的一切。
宗馥莉,加油吧!
曾經年幼的你遠在美國,如同寄居在人屋檐下,無力獨立,
那時候的你,看到骯臟的現實,仿佛被人塞了一嘴的蒼蠅,
你忍了這么多年,
是時候把那些惡心人的蒼蠅吐出來,還回去了。
作為素不相識的陌生人,我只想說一句:
宗馥莉加油,我挺你!
你若贏了,我支持娃哈哈!
你若輸了,我從此只知宏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